熊文婕 曹国敏 严小东
摘 要:兽医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并不断完善兽医实验室管理体系,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应急反应能力的关键。该文介绍了近年来防城港市兽医实验室的运行现状,同时结合新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兽医实验室;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1-0124-02
防城港市兽医实验室始建于2010年,2013年通过省级兽医实验室考核。兽医实验室的建成,为防城港市开展动物疫病的防控、指导养殖者实施科学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促进全市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自然、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该市兽医实验室建设运行管理中尚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1 兽医实验室管理运行情况
为了方便理清思路,本文主要从资源管理、流程管理、监控评价3个方面来介绍兽医实验室管理工作。
1.1 资源管理 实验室资源管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物力资源管理和检测方法管理。
1.1.1 人力资源管理 我中心兽医实验室确立了组织结构,规定了检测质量相关人员和技术相关人员的责任、权力和相互关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本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能力考核、工作质量监督,确保所有人员的工作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我中心现有职工12人,其中兽医实验室有技术人员7名,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人。
1.1.2 物力资源管理 我中心兽医实验室315m2,主要包括档案室、业务室、解剖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室及水、电、污水处理系统等配套设施,并配备了PCR仪、酶标仪、生物安全柜、组织研磨机、纯水机、高压灭菌锅、冰箱冰柜等仪器设备70多台(套)。为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需重视物力资源管理。物力资源管理包括环境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和实验试剂及耗材管理。在环境管理方面,除实验室室内设施和环境须符合检测要求,在户外采样、检测时也要特别注意环境控制。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要定期维护和校准仪器设备,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精密仪器如天平、酶標仪可以申请检定机构上门服务。在实验试剂及耗材管理方面,依据每年监测任务开展进度和经费情况,合理计划采购;检测试剂及耗材须向有资质的供货商购买,确保供应品质量符合检测要求;做好物资出入库台帐,特别注意及时清理过期的检测试剂,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1]。
1.1.3 检测方法管理 检验方法是检验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包括标准方法、非标准方法和自行制定的方法。我中心兽医实验室现使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参照国家标准和农业部推荐方法。实际上,一些PCR检测、ELISA检测所使用的是商品化试剂盒,与国家标准相比,工作原理一致但检测试剂或操作步骤与有所不同,这种情况属于检测方法的偏离,须在作业指导书和检测原始记录中体现。此外,需要定期开展技术标准查新工作,更新检测方法。
1.2 流程管理 引入流程管理这一概念能够方便于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并完善质量管理工作。整个检测工作包含:受理、抽样、检测和报告(如图1所示)。“客户”是兽医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养殖场(户)、屠宰场、市场,“受理”这一环节是体现实验室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抽样”、“检测”这2个环节是检测质量的保证,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而“报告”就是整个检测工作的最终产品。兽医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管理工作从受理检测任务开始,到检测信息反馈客户为止,形成一个以保证检测质量为目标的职责和方法的质量管理体系,目的在于确保客户利益和要求,保证检测结果本身准确性、及时性。
1.3 监控评价 为了不断完善和发展兽医实验室,确保其运行处于良性循环状态,需要引入管理评审、内部审核、质量控制等监控评价方式。这3种监控评价方式在实施主体、方式、监控内容和目的方面均有不同。管理评审是中层以上管理者一年一度对本单位的管理体系进行评价,一般通过会议的形式开展,目的是通过汇报讨论,对现有体系的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作出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内部审核是内审员每年一次或数次对自身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使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质量监督是监督员通过现场检查的方式,依据检测标准规范,对检测过程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能力,确保检测数据和结果正确可靠。在笔者看来,管理评审侧重于规章框架的优化(即上层建筑的构建),内部审核倾向于检查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质量监督则集中在监督整个检测工作情况。
2 存在问题
一是实验室普遍未通过计量认证,无法确立其合法地位和权威,管理能力、检测技术水平和第三方公正性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二是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兽医实验室为了通过上级考核,想办法东拼西凑资金来建设实验室,达到了考核合格的目的,但后续经费投入不足,加上实验室耗材价格昂贵,许多实验室开展日常工作举步为艰;三是实验室人员不足。目前广西很多地方市级、县级动物疫控中心、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饲料质量检测中心都是一套人马、三块牌子,检测任务重,普遍存在缺少实验员的问题;四是实验室监测项目繁多,采样任务重,检测结果未能得以及时反馈;五是实验室存在管理体系认识不够深入,自我完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验室运行后的持续改进工作跟不上,落后或残旧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实验室日常工作开展。
3 对策建议
3.1 开展兽医实验室计量认证工作 兽医实验室计量认证工作是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和能力的评价和认可活动,是全面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需要。因此,各级兽医实验室要高度重视开展兽医实验室计量认证工作,通过计量认证来保障全国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提高质检机构的管理能力、检测技术水平和第三方公正性,确立质检机构的合法地位和权威,为实验室间检测数据的互认创造条件[2]。
3.2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能力建設 各级兽医实验室要按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合理布局,并按照规定标准配齐相关设施和所有仪器设备,不断完善兽医实验室的设施设备配置,重要仪器对应墙面加挂操作规程和设置醒目标识,做到专人管理、定期检校、持证操作,建立使用台帐记录,同时要加大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经费投入,推进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稳定化迈进。
3.3 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核心,造就一支思想境界高、业务素质好和技术能力强的队伍是实验室管理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通过培训、进修、考察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和工作任务派员到有关单位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鼓励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多途径积极引进人才,如我实验室通过“白鹭型”人才计划公开招聘了专业技术人员,以满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之需要。
3.4 统筹监测任务,有目地、有计划地安排抽样检测工作 依据全年各类疫病监测任务,合并共同的监测对象,几种疫病同时开展监测工作和流调工作,避免重复采样和检查。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大力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在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检测任务同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广大养殖专业户、规模户,指导其开展动物防疫防治工作。
3.5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 各级兽医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结合本级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强化安全意识,完善管理措施,落实监管责任。在运行过程中,还应根据实验室发展及客观情况的变化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修订,以确保其可行、有效,严防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维护公共卫生安全[3]。
参考文献
[1]曲萍,宋晓晖,翟新验,等.浅谈兽医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中国兽医杂志,2014,50(06):98-100.
[2]张险朋,朱燕秋,王健青,等.浅谈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0:117-118.
[3]李敏,李俐睿,苏中海,等.县级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四川畜牧兽医,2013,01:19.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