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昶君
摘 要: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一些企业逐渐呈现“高能源消耗、低产品输出”的发展模式,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绿色生态设计并不是无原则、无要求的现代化设计。无论是庞大的环境体系,还是微小的环境体系,都存在一定的规律。现如今,构建生态文明成为了人们热烈讨论的时事。要想提升循环经济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在选择生态设计工具时就需要考虑多种技术条件和开展方式。
关键词:绿色生态;创新设计;室内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2.036
1 室内设计及绿色生态原则
1.1 生态居室基本原则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室内空间设计可以给人以美的心理和生理感受。这是设计的基本原则,需要设计者具有探索、钻研时代和历史的精神,给予科学技术形象的空间感受,不局限于以往的空间模式。室内的色彩不仅会对人的生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对人的心理,即情感产生影响。科学、合理地使用色彩,可以将设计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从而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将色彩运用得恰到好处,还可以使功能与审美的配合相得益彰。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牢记这些基本的色彩原则,还要结合当代的美学观,改变设计的形式,使其更加新颖。壮丽、唯美的自然景观备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很多设计者将阳光直接引入设计中,用以消除室内具有的密闭感,使室内空间显得更加柔美、舒适。再加上变幻莫测的光影效果,室内设计元素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1.2 室内装饰设计要素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如果能够恰当地变换装饰,了解不同材料的特征,就能够展现出丰富多样、风格迥异的室内设计效果,并且能够突出不同地方的文化和文明特点。室内设计以满足功能需求、创建和谐的室内环境为宗旨,将人们在室内的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等活动放在重要的位置。设计者只有在了解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处理好人与空间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室内设计。掌握室内空间的一些相关尺寸和比例,使人与空间的互动变得更为合理、舒适,是完成室内设计的基础,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室内设计不仅要考虑人们对空间使用功能的需求,还要考虑人们的身心需求。室内设计的原则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感情,甚至影响人的行为和思想。这就需要设计者对人们的生活规律、人的情感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知,需要设计者掌握各种理论和适当的手法来对人们的心理和意识产生影响,从而使设计达到更好的效果。
2 绿色建筑设计及遵循的原则
2.1 绿色建筑设计
为了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设计者需要结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合理地调整其设计方案,并且要对自然环境的相关影响有充分的理解。这就要求设计者获取更多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资讯。在新时期,绿色生态设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这对设计者来说,也是展示他们才华的机遇。绿色建筑的设计者要提高建筑过程中土地资源、水资源、材料等的利用率,并且提高建筑居住的舒适性。建筑作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所,其自身的多个系统要相互协调,并且要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成为真正的“生态建筑”。另外,在选址和规划的基础上,绿色建筑要与当地的人文和经济相符。资源的占有和消耗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点,要遵循“建筑使用周期与功能相互协调”的原则。
2.2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
各个时期的生态建筑都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承载着人类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文明历程。建筑并不都是独立、单一的,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文等都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一些曾经保护过我们、取悦过我们、扎根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古老建筑,已俨然成为一种艺术和文化。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且有些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色彩文化的多种可能性。建筑是人文情怀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论是从地域的历史延伸出发,还是从民族的文化传承出发,建筑设计都应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下,关于建筑色彩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如果我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态建筑设计中发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种种优点,并且能结合我国的建筑特色和文化特色等,必将可以构建起既能充分展现年代特色和创造力,又能囊括大量地域传统特征的生态建筑体系。
3 结束语
绿色生态设计需要得到现代社会科技创新及绿色生态体系的认可。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二者协调、统一,并将建筑结构与室内空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符合绿色生态体系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设计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了解创新和生态的相关内容,掌握绿色生态体系的特点,并且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绿色生态设计中。要想使现代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就要将科学、新颖的设计理念充分运用于每一个设计环节,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绿色生态理念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苏会杰.浅谈绿色设计[J].衡水师专学报,2003(01).
[2]张钦楠.我国建筑能源的消耗与节约[J].中国能源,1981(04).
〔编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