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初探

2016-06-24 08:28叶静
考试周刊 2016年46期
关键词:识字生活化课文

叶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一门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很强的社会生活性。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日益实施,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越来越受到关注。语文教学生活化是现代教育理论下教学的必然趋势。我现结合教学实践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与作文三个方面论述生活化教学。

一、识字教学生活化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低年级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认字。以往的教学是典型的注入式教学,学生对生字的学习主要是读与写,如此枯燥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参与动机不强,学生把学习当做一件任务完成,学习失去乐趣,教学效率低下。识字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使教学更富有生活气息,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汉字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要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寓教于乐,让识字教学走出难教、难学的误区。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眼中这些汉字不只是笔画的简单组合,每个汉字都有故事,都有生命。我们要把识字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如“人”和“入”,这两个字极其相似,学生容易混淆,我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这两个字。有的学生将这编成故事: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撇”,一个叫“捺”,但是两个人却经常吵架,“撇”占胜“捺”时组成的字就组成人字,“捺”占胜“撇”时就组成入字。这样的故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了这两个字,强化了对字的识记,对字的笔画也有了深刻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识字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二、阅读教学生活化

1.多媒体再现生活

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情境,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小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认知水平较低,因此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时很难入情入境,无法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文章的语言魅力。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把一些学生不熟悉的、没有经历过的情境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与文章产生强烈的情感和心理共鸣。

例如一些写景的散文和纪实的文章,作者大多生活的年代与我们不一样,单凭文字,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但采用多媒体后,可以将生活“搬”到课堂中,让学生有形象直观的感受,在文本和学生的生活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阅读时有更深的体会。如在学习《朱德的扁担》时,我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因势导入:今天所要学的课文《朱德的扁担》就发生在那个艰难的背景下。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了解战士们生活的艰苦,体会战争的残酷,感悟朱德和战士们的互敬互爱。

2.角色扮演体会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而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如学习《小动物过冬》时,我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课文的阅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我先对角色进行分配,然后让学生认真研读,准确地把握角色的性格特征,将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3.想象朗读感悟生活

阅读想象力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它直接影响一个人在朗读他人文章时感悟、理解的程度。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特别关注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尽可能地在脑海中再现文章描绘的情景,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如我教学《狐假虎威》一文,在朗读狐狸带老虎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这一部分时,让学生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想象狐狸摇头摆尾、神气活现的样子,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神态,从而体会狐狸的奸诈狡猾。

三、作文教学生活化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每一位文学家的优秀作品都是他们深入生活才完成的。作文是教师与学生都倍感头疼的教学内容。我们要以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重新认识写作,以生活激起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喜欢写作、学会写作。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反映没有内容写,认为写作就是要写大事,而生活中的琐事上不了台面。其实这是学生写作的一个误区,使得学生写作时没有内容写。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文章就会不切实际,对认真写作有一定妨碍。生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这座高楼的基石;写作其实就是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学生只要认清写作和生活的关系,知道写作究竟要写些什么,自然就会消除对写作的畏惧情绪。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事物,注意观察细节,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总结的方法。

小学语文书本中的大部分课文都来源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当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判断,用生活的底蕴诠释,用生活的经验解读,说说自己独特的体验,从而实现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发。只有这样,才能赋予课文生命与活力,更好地揭示其新的意义,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积极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猜你喜欢
识字生活化课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背课文的小偷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识字
识字儿歌
背课文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