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改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影响

2016-06-24 22:25李建华许芝卉
考试周刊 2016年46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影响

李建华+许芝卉

摘 要: 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工作进行研究既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中具体实施是离不开课堂教育的,本文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高校课改在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中起到的作用及影响。

关键词: 高校课改 可持续发展 影响

与基础教育的新课改相比,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是普遍滞后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所需各种人才的摇篮,面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需求,高等院校原有的培养模式能否适应教育变革,能否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及终生学习能力的新型的即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学生,考量着每一所高等院校,同时是各高校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必然选择。

一、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由哪些因素决定

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在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高其综合素质,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促进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立足于大学生的长远永续发展。本文从以下两点讨论其决定因素。

1.外因。外因在这里主要是指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果学生所在的院系班级学习氛围浓,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训,面对的教师是热爱研究的,不断进取的,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那么学生必然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毕竟,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于教育,而教育的社会职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活的环节,使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是教育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内因。内因当然是指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不断进取,乐于学习、思考与钻研。

二、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我们学校仍然以就业率和考研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力不够重视。

2.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待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有待增强。学校整体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教师的教育理念也与这项工作无太大关系。教育理念的主要传播者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思想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最终结果。不少教师的学习与科研能力有限,自身知识的更新速度慢,导致教学内容相应的扩展内容越来越窄,只能注重讲授书本知识,很少能将知识的应用与相关的研究有机结合。

3.课程设置有待优化,考核需要改革。各专业只注重专业课所占课时,忽略了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关系,安排课程所在学期的前后与一些基础课不衔接,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属于选修课,但可选的门数有限,自主性不够;课程考核以考试为主要考查形式,内容和方式比较单一,评价方法不够人性化,卷面成绩是评价的唯一主体,而忽视了德育、体育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查,评价结果不够主观,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学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4.学生的自身发展缺乏系统性指导。学校的教育导向,导致多数学生以就业需求和考研课程为主要的学习目标。比如学生只学考研课程,其他课程不钻不学,极大地影响了自身发展,使其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窄。再加上现在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把课堂教育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途径,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广度,导致大学生自身发展意识不强,发展的主体性不够,发展动力不足。

5.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理解和参与未达为到主办的目的,且缺乏有效的指导。校园文化活动多,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活动能力的培养,学生没能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不均衡、不协调,有待拓展。

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来看,高校课改势在必行,影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结果。

三、高校如何进行课改才能挑起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任

开发大学生的潜能,提升发展的层次,促进大学生的永续性发展是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之一[1]。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某一个个体,或某个单位都是无法见实效的,必将和大学生受教育的内容及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等院校担起了重任。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然不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高校将如何课改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结果。

1.从培养教师的新思想抓起。教师的思想理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动态性,教育背景的复杂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快节奏,使知识陈旧的速度加快。青年教师不可能从老教师那里获得行之有效的现成经验,必须独立解决教育领域接踵而来的新问题。构建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模式,成为时代的需要。就我院来说,长期组织青年教师研讨活动,每周一次,各学科方向分组讨论。这样教师不会因为长期代一门课而忽略了其他课程,会让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达到课程的学习与应用并存。

2.从专业角度进行课改与社会需求现状进行接轨。长期以来,我们学院的各专业在课程开设和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考研和培养中学教师这两个观点作为主要培养目标,而学生在其他方面如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等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的扩招,中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社会需求的不断上涨,高校教育必将由单纯培养“学科精英”转变为为社会各个应用领域培养具有适当的有科学素养的、能适应社会工作的全面的人才。

现在我们学院针对各专业人才培养与现在社会需求制定了相对应的新型的教学课程、教学方式,对部分学生进行培训,以求取得与社会需求接轨的知识和发展方向。在课程改革中实施“课程综合化”、“多课程结合化”等新的教学方法。

“课程综合化”也好,还是“多课程教学结合法”也好,都是意在把多门相关课程相结合,结合过程中要以专业知识为核心,把两门或多门有关联的课程穿插在一块进行教学,使课程知识、理论、教学方法相互吸收,使之与专业内容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相对开放的知识网络。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一些钻研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3]。

3.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及各种研讨活动。为学生继续发展能力培养而组织一些专业实践培训讲座,进行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我们学院每年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兴晋挑战杯竞赛、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等。

四、结语

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乎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高校课改着眼于大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发掘与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自主发展,直接影响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结果。

参考文献:

[1]龚宇.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

[2]龚宇.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对策探讨[J].大家,2012,9.

[3]李建华,康淑瑰.以“多课程教学结合”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4:42-44.

基金项目:山西大同大学教学项目.课题: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项目编号(XJY2013214).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