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和生活间做个链接

2016-06-24 00:00:00依江宁
莫愁·时代人物 2016年7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换一种活法,或在都市巷陌,或在风景田园,按自己的愿望设计心中理想的家园,于是便出现了诸多极具创意的民宿。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链接起城乡之间、生活与生意之间的桥梁。

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身边的故乡

出镜人:仇银豪

80后设计师

2001年,仇银豪离开老家宁波宁海来到北京,读研、考博,后来进入设计院工作,出差,汇报,工地,都是在路上奔波。偶尔脑海中会闪现小时候的生活,父亲是个民间艺人,做雕刻,包括木雕和泥塑。耳濡目染,仇银豪也喜欢各种匠人的手艺,喜欢写写画画,喜欢做些小手作。小桥流水的朴素记忆,在心底开始发酵。

从上海城建院到东联设计集团,仇银豪做了很多关于园林的设计。他曾以为故乡已经离自己很远,回头看看这些年的经历,其实它像一颗种子,一直在他心里生长。

在工程项目中,仇银豪认识了朱胜萱,他是上海世博园区景观工程总顾问,但其实他们都是不安分的设计师,都有一点点乡愁。

四年前朱胜萱在浙江的莫干山上开了第一家民宿“清境·原舍”,给怀抱同样想法的朋友们,提供一个好玩的地方,一个念想。如今“清境·原舍”已经成为全国首个乡村文创园,进驻了很多创意小店。在这里,城市与乡村不再是分裂的,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密切联系着城乡。

仇银豪很羡慕朱胜萱的做法,也带给他很多思考,乡村有这么多资源,但由于生活方式的单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往城市跑,我们能不能做些改变,让更多的人回归乡村呢?于是仇银豪决定加入这个乡村建设的团队。2015年5月,半年间,朱胜萱的乡建团队先后签下了全国十个凋敝的空心村子,其中有一个地方叫计家墩。

这是一个坐落在昆山淀山湖与锦溪古镇之间的村庄。伴水而生的鱼米之乡,纵横交错的水路,环绕整个村子,村民还保留着单纯的农耕生活模式。

仇银豪找到了村子中心的四栋民居作为民宿选址,门前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屋后有河流,他把它叫作“原舍·阅水”。

“原舍·阅水”总占地3500平方米,改造后的四栋民居被树林合围,叠石庭院,还有两个邻水独立花园式后院。从叠石庭院中穿行而过,能到达每一栋民宿。做了这么多年的景观设计,仇银豪终于可以打造一个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仇银豪希望从“原舍·阅水”开始,带给这个村子不一样的未来。围绕着“原舍·阅水”民宿,这里还有主题餐厅、村民公社、书院、创意市集,他还想在这里引进父母学校、幼儿园,打造一个真正的社区。现在每个周末,来民宿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和村民们的互动也越来越多,仇银豪对民宿的定义是,它不是农家乐,不是观光游,不是休闲度假产品,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乡村生活。

从民宿出发,仇银豪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伙伴,一同开始乡建之路。他相信乡村的真正价值绝不仅仅是为城市提供食物和劳动力,它是一种让人们心灵沉静的安心的价值附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