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宁区少年宫 颜清琦
活动课程
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引领仪式教育新发展
□ 长宁区少年宫 颜清琦
仪式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少先队德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学校仪式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讲求形式、内涵不足,注重规模、参与不足,强调传承、创新不足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学校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全新的教育途径与载体也赋予了仪式教育新的生命力。本文以小学少先队仪式教育活动课程建设为切入点,着力介绍少先队仪式教育课程建设与发展的特点、意义。
仪式教育;少先队活动课程;互动仪式链接理论
儿童的生命成长发生在丰富复杂的活动之中,仪式作为这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身体感知、态度形成、意识构建、行为操演等方面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仪式教育涉及社会、家庭、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就算常规的仪式,也要有特殊意义和内涵。在众多的仪式活动中,学生参与最多的仪式教育则是学校开展的体现教育目的,经过精心设计后具有固定程序和规范且具有强烈仪式感的教育活动,它也是学校渗透文化内涵,实施德育的活动载体。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仪式教育却面临讲求形式、内涵不足,注重规模、参与不足,强调传承、创新不足等诸多问题和困境。然而,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为少先队仪式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载体与途径。
1.有内涵,有意义,仪式教育是少先队队本课程重要内容
少先队活动课程是以少先队组织为载体,以少先队活动为途径,以少年儿童的生活经验为教育基础,以少年儿童在组织中的自我教育为基本动力,以促进少先队员的思想意识培养和基本素质养成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富有鲜明的少先队组织特性,是一门队性很强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而在小学阶段,仪式教育主要涉及升旗仪式、入学仪式、入团(儿童团)仪式、入队仪式、十岁生日仪式、毕业仪式等。其中,作为少先队特有的“入团仪式”以及“入队仪式”是实施少先队组织教育以及政治启蒙最重要的仪式教育,仪式活动中不仅具备丰富的少先队组织文化符号,而且也是引导队员了解少先队,加入少先队组织,参与队活动的重要里程碑。因此,入团仪式、入队仪式是少先队活动课程中最为重要的组织教育,也是少先队队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教育内涵。
2.新载体,新途径,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让仪式教育形成系统、更加完善
传统的仪式教育比较重视“仪式”的呈现和体验,前期的准备比较随意,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而少先队活动课程形式的介入,将仪式教育作为整体课程进行规划和实施,形成了有序的课程体系。以“入队仪式”为例,仪式课程计划涵盖了整个学期,内容包括启动——队章、队史我知道(10课时)、实践——星星火炬章争章行动(5课时)、训练与体验——少先队礼仪(3课时)、小结与评价——入队仪式(2课时)、延伸——我为领巾添风采(2课时),整个课程循序渐进,层层递进,仪式活动只是阶段成果的反馈与评价。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让仪式教育从强调形式的“仪式活动”成为注重过程性体验与实践的“仪式教育”。
以仪式教育为主题内容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是以活动课为载体的系统的仪式教育课程,它通过规范系统的课程建设来实施少先队的组织教育,将原有松散的活动提升为系统的活动课程,使得两者相辅相成,让传统的仪式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1.重构融合,解决小学仪式教育存在的问题
仪式教育在中国有着优秀的传承历史,它在少年儿童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尽管现有的仪式教育已经形成了一种长期、规范的行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小学的仪式教育活动在实现程度与预期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引入少先队课程建设机制开展的少先队仪式教育却有效地缓解了小学仪式教育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其一,系统的课程建设,解决仪式教育形式有余、内涵不足的问题。少先队仪式教育活动课程的建设注重知识与导行相结合,学习与反馈相结合,实践与评价相结合。融合了知、情、意、行教育目标的且注重过程性的仪式教育有效地改变了传统仪式教育重“式”轻“仪”、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足,将“有意义”和“有意思”融会贯通。
其二,以童为本,回归生活与实践的课程内容,改变仪式教育受众有余、参与不足的现状。在仪式教育课程中,每节课程后都有着一定的“实践作业”。启动课后,看看《英雄小八路》,参观大队部的队史墙,说一说红领巾小英雄的故事;实践课后,要填一填“争章小脚丫”,做一做随手小公益,念一念红领巾好习惯,写一写入队申请书,问一问爸爸妈妈戴上红领巾的故事;训练课后,练一练队礼,系一系红领巾,唱一唱队歌,学一学执旗;仪式活动后,闯一闯“勇敢者之路”,做一做星星火炬徽章,写一写领巾梦想,找一找自己的偶像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兼顾每个孩子的参与与体验。
其三,整合资源,积极创新,改变传统仪式规范有余、创新不足的现状。作为整个课程的高潮内容,仪式活动的呈现引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例如,在入队仪式活动中通过视频、诗歌朗诵等形式展现不同岗位、不同年代对活动的祝福;通过孩子们设计的少先队卡通形象的人偶参与,增加仪式活动的趣味性;通过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佩戴红领巾合影留念,制作“和绿领巾说再见”的感谢卡等后续活动,让每个孩子不仅感受隆重、热烈的仪式,更有难忘的美好瞬间的回忆记入自己的成长档案。
2.多元发展,仪式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仪式教育依托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不仅促进了学校仪式教育的多元发展,而且也赋予了仪式教育发展的新特点。
(1)目标导向多元化——提升群体认同性
通过启动课程,引导孩子们形成向往和愿景。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小队、中队还是整个年级,都沉浸在迎接仪式来临的期待和愿景中,通过不同目标的引领,引导他们逐步完成个人、小队、中队所需完成的任务和目标,在群体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提升孩子们对集体的认同,对中队的归属感。
(2)分层实施多元化——增加实践体验性
依托课程的实施,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方式。以长宁区“入团仪式”为例,在仪式教育过程中既有市少工委的规定仪式内容,也有区少工委推出的“学跳小红星集体舞”的要求,还有各校校本文化(“学京操”“养绿萝”“少年军校”等)的特色体验内容,更有家庭、社区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体验的参与面,也提高了实践的社会性和趣味性。
(3)氛围营造多元化——强化心理暗示性
仪式教育的实施不局限于一场仪式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渗透,一个礼仪规范的传递。为此,从实施课程开始,从教室的环境布置(争章树、梦想墙、荣誉榜)到活动的实施开展,从家长的参与到社区的支持,浓郁的氛围向孩子们传递着仪式活动的信息,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心灵的涤荡,内化成一种自觉的向往。
(4)拓展延伸多元化——注重教育渐进性
区别于以往的仪式活动,结合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的仪式活动有着承上启下的延展性。每次仪式活动后续的推进课程,都进一步明确了孩子们后续的努力目标,既有了解组织机制的小队优化组建,又有参与红领巾服务的志愿者活动,这些延伸活动和拓展课程将为下一个仪式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
1.“以童为本”,提升主体参与性
少先队活动课区别于其他活动课程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以童为本”,儿童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激发孩子们的自主参与和创造。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链 ” 理论,认为成功的互动仪式能够让群体成员从强迫的仪式转向互动的仪式,也是通常所说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如何让孩子们主动参与仪式教育的过程,引导他们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行动?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活动课程实施中把握三个词,做好三件事。
三个词是“我喜欢”“我希望”“我建议”。三件事就是“听一听”“问一问”“选一选”。听一听,民意小调查——开展“我喜欢的仪式活动”,了解孩子们的心声。问一问,金点子征集——设计“我希望有××”,让孩子们出主意,提出他们的想法。选一选,评出最佳活动方案,从队员中来,到队员中去。只有孩子们投票选出的活动,才能获得他们的肯定与支持。开展三件事不仅提升了队员们主体参与性,更提高了活动实施的吸引力。
2.“文化浸润”,加大校本文化进课程
文化是育人的主旨,课程是育人的载体和途径。尽管仪式教育有着严格的规范和仪式程序,但其中渗透的文化内涵是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培育出什么学生,个性化的校本文化不仅让参与的孩子更感到亲切,强烈的校园文化符号内容也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从而加强仪式教育对其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内化。例如长宁区哈密路小学将少年军校课程融入入队仪式教育,愚园路一小将校本阅读“西游记”悦读课程与开学仪式相结合,以取经的方式引导三年级队员为一年级小朋友服务。这些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不仅提升了仪式教育的文化内涵,还加深了队员对学校特色文化的理解。
3.“多元评价”,提高仪式教育活动实效
少先队仪式教育活动课程区别于传统的仪式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其具有“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和形式。从评价主体而言,包含队员的自我评价,小队的集体评价,学校老师、家长、社区的他人评价;从评价的形式区分,有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还有网络评价等众多适合少年儿童评价的方式;从评价的内容上着眼,既有课程学习评价,也有实践体验的活动评价,既有过程性的评价,也有仪式反馈的成果评价。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更有效地激励队员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自我,帮助每个队员更好地参与活动体验。
作为少先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仪式教育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融合将让更多的孩子在规范隆重、充满少先队文化魅力的仪式教育活动中感受生命的精彩、成长的快乐!
1.张志坤:《仪式教育于儿童生命成长的人类学意涵》,《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第18期。
2.张雪梅:《仪式教育:为生命成长奠基》,《江苏教育》 2013年第2期。
3.[美]兰德尔·柯斯林著,林聚仁等译:《互动仪式链》,商务印书馆 2009年版。
4.张莉:《基于“互动仪式链”的学校德育思考》,《中小学德育》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