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诗歌 守住心灵

2016-06-24 17:30张铎
六盘山 2014年5期
关键词:论者西海固心灵

张铎

王武军进入中年,才开始创作,既写诗歌,又写评论。尤其是他的评论,不但有丰富的生活积累,而且文化底蕴深厚。读他的评论,常有启发我智,深得我心之感。通读王武军的评论集《疼痛与唤醒》,我发现他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注西海固的诗人,二是网络上和他有联系的全国各地诗人。有西海固这样的点,又有网上这样的面,二者有机结合,使他的评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显得不同凡响,且又平易近人,有自己独具的特色,颇富美学价值。

王武军在评论王怀凌诗集《大地清唱》时写道:虽然每天匆匆往返于单位和家的“两点式”距离中,但总忘不了读诗。这样的文字,就像是聊天,让人感到很亲切,没有距离感,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我相信,每个关注西海固文学发展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只是笔下没有罢了。是的,王武军的文字不同于学究气的程式化语言,也不同于学院派的高头讲章的套路,他是属于论者自己的语言。这样的评论语言,一是容易接近,二是容易引起感情的共鸣。“读《大地清唱》,是一种心灵的碰撞,是一种灵魂的烛照,是一种精神的激励,是一种崇高的享受!我相信,不管你与怀凌相识与否,当你打开这本诗集的第一页时,你就已经在人类生存精神高地上‘游走了!”这样的评论语言,既有文采,又有见地。论者尽管是一位教师,但没有教师爷的架势,而是饱蘸感情,娓娓而谈,既能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又能让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这段话,不仅是王武军读王怀凌诗作的感受,其实也是作者读所有诗人作品时的一种感受。它一方面深深地触及了诗人王怀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论者自己。

评论家刘绍智先生曾说:“一个批评家固然需要理论深度,需要站在理论的制高点上,俯视作家和作品,但是情感也是不可缺失的。”正因为如此,王武军在批评王怀凌、单永诊、牛红旗等诗人时,就能够品出常人难以品出的细微之处。如他的每一首诗,都能从细小的事物出发,把最本真的生活诗意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秋风抚摸着她身后白花花的女儿/每捡起一颗鲜嫩的果实/她都会发出一声细小的呢喃/身体的每一次弯曲与直立/就像完成了一次次对大地的感恩仪式”(《挖洋芋的女人》)。我钦佩那样“弯曲与直立”的“感恩仪式”……诗人真实地记录了他所看到的、听到的、亲身感受到的最现实的生活,以及淳朴的西海固风情。这种诚实的写作,就如怀凌其人一样,忠于自己的心灵,用诗歌抚摸着西海固的每一寸土地,构建出西海固人民用不屈创造的生命奇迹。恰恰是这些细微之处,正是诗意之所在。王武军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加之,他又是一位诗人,富有创作经验,因而品味诗人王怀凌的作品时,就能够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独特之处来,以致他的批评更细腻,更深刻,也更到位。同时,将读者的想象力调动了起来,可以让读者深长体味。论者还暗示,诗中只有“挖洋芋的女人”,没有一个“我”字,但诗作中处处有“我”,真可谓“无我胜有我。这和翻译域外诗为表达自己少不了“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增强诗的多层意蕴,且对读者来说,更容易和诗本身发生联系,引发联想,也容易与诗人产生认同感,更好地进入诗的境界,产生美好的诗的感觉。每捡起“一颗鲜嫩的果实”,那不由自主地一声“细小的呢喃”,乃至于每一次“弯曲与直立”的感恩仪式,只有王怀凌等诗人才能写出,也只有王武军这样的诗人批评家才会发现。这个细节不仅写出了诗人“忠于自己的心灵,用诗歌抚摸西海固每一寸土地”的情怀,以及倾听诗歌,守住温暖的艺术追求,同时也勾勒出了西海固人民身怀感恩之心,创造生命奇迹的精神风貌。

这样的分析,借创作过程把生命和艺术融为一体,使诗歌发挥出了最佳的抒情功能,并成为反映生命美学经验的最后的艺术形式。在谈到王怀凌的诗歌语言时,王武军说:“质朴的语言,是王怀凌诗歌音符最完美的体现,诗人怀揣着对文字的敬畏,用口语化的语言,在几乎不动声色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疼痛的幸福。”这段话,让我们看出,王武军对王怀凌诗歌语言把握是很到位的。毋庸讳言,许多论者在批评诗人作品时,不管准确与否,大都喜欢用质朴评价,但王武军评析王怀凌诗歌语言的质朴之处,不同于别人,一是王怀凌惯用口语,二是叙述不动声色,三是带有土腥味,且敬惜文字,一年的创作量也不高,可就是这为数不多的诗作,让我们感受到了“疼痛”的幸福,这不仅显示出论者不同一般的锐利眼光,而且理论色彩极为浓厚,要言不烦,画龙点睛,为我们理解诗人作品提供了宽阔的思路。

当然,王武军的评论在理论水平上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他不仅从内容、语言等方面作深刻的剖析,而且还从形象塑造、意境创造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这不单单是换个角度的问题,而是一个理论视野问题。如他评论王怀凌诗集《风吹西海固》时说:“在他的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表现出他敏感的艺术禀赋。他总是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和捕捉富有诗意的点滴事物,瞬间情景,然后融入心灵,加以情感的浇铸和熔化,利用意象创造意境,打破了生活原型的束缚和局限,更好地表达出情感与理性相融合的生命体验。”这样的分析涉及到心理学、美学、文化学、哲学等诸多领域,视野宽阔,内涵丰富,以高度抽象的理性思辨令人折服。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或许需要慢慢细加品味,但它无疑是王武军对王怀凌诗歌创作过程及其美感经验的精心概括,体现了王武军对王怀凌及其诗歌创作的总体把握。

诗论贵乎有理,诗歌贵乎有情,情与理结合,文采斑斓。屠岸先生曾说,闫纲先生的评论是“评论诗”。我觉得,王武军的评论也像“评论诗”。作为诗人的评论,王武军的评论意发乎中,情见乎情,飘飘洒洒,灵动自如,常常给人一种读诗的感觉。王武军研究西海固诗歌创作及诗人,抓住他们的代表作品及创作特色,又兼顾其他诗人的特点与互相联系,为总结西海固诗歌的特点及诗歌发展,做了很好地基础性工作。王武军曾说:“虽然,我不能用自己拙劣的文笔为诗人写点什么,但我却可以默默地祝福所有的诗人——守住诗歌的温暖,守住心灵的这片芳草地,让诗性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而这对于我们学习研究西海固诗人及其诗歌创作,有相当大的启发。

猜你喜欢
论者西海固心灵
Facing emotional impact of a warming planet 直面全球变暖造成的情感影响
阅读理解两篇
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与汉族的中医体质分析
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
心灵小语
行走在西海固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