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阳
[摘要]20世纪30年代是关内移民走向东北的高潮阶段,同时也是东北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同一时期两者关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于现今东北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的东北的农业经济为突破口,分析关内移民与东北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移民;东北;农业;经济
我国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大片土地无人开垦,东北发展相对落后。但是随着上个世纪初的一场阵容浩大的移民潮涌入东北,不仅开发了东北的土地和资源,而且使东北的经济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三十年代,东北甚至一跃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区之一。不得不说,关内移民对东北经济,尤其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0世纪30年代关内移民东北的概况
关内地区主要包括我国的河北、河南、陕西、山东以及湖北等地,这些地区往往人口众多,耕地紧张,尤其是在农业发展为主的近代,人口增长速度加快,造成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加剧,有些地方甚至难以维持生活。另外关内地区社会问题也很严重,主要表现在近代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导致的军阀混战、土匪横行、以及近代官府的腐败等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致使民不聊生;同时,关内也是最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最为严重的灾害就是旱灾、水灾、蝗灾、病疫等,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灾人祸,加之生活的窘迫,使得关内地区的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求生路。而东北地区隐含的发展空间,恰好就满足了关内人员的需求,开始了大规模的移民行动。
2、关内移民与东北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是东北的土地和资源得到开垦和发展,促进了农产品的商业化发展和工商业的发展。
2.1、关内移民促进了东北农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劳动力和耕地是农业生产力的两个基本要素,发展农业要有一定的劳动力,也要保证足够的土地,才能促进农业的正常的发展。而我国的东北地区,地处广阔的东北平原地带,有着肥沃的黑土地,还有广大的待开垦的可耕地面积,但土地开发却很迟缓。这是因为在清朝东北就开始被封禁,直到近代1861年清政府“驰禁”以后才逐渐开放,允许移民进入东北发展,并鼓励进行土地开垦。特别是关内移民的涌入,使得土地被大量开垦和利用,粮食产量和农产品都发展迅速。据有关资料统计,到30年代东北三省的农耕面积就达到了1.7亿多亩,平均每年就开垦400万亩。关内移民到东北为东北农业发展带来了大批优质的劳动力,除此之外也带来了关内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东北过去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被打破,从而使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都得到了提高。如根据东北的气候特点实行一年种荞、两年种麦的耕作模式,如何鉴别种子优劣等。总之,关内移民的到来,使东北的土地得以开发,从而促进了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
2.2、关内移民促进了东北农产品的区域化生产
我国东北的农产品种类众多,主要有高粱、大豆、玉米、小米、马铃薯及荞麦等。关内移民东北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也使得这些农产品实现了区域化的生产,并带动了相关经济的发展。例如,大豆和高粱是东北最主要的农产品,拿大豆来说,农民广泛种植大豆不仅可以食用,也可以靠它获得现款。大豆可以榨油,促进油类产品的发展,榨油后剩下的渣滓也可以被用来当做喂养牲畜和种地的肥料。因此,大豆的区域化生产,不仅可以带动农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相关豆制品产业的发展。东北不仅发展成为中国的大豆生产基地,更是远销海内外,成为世界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所以,以大豆为代表的农产品的区域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2.3、关内移民带动了东北农产品商品化
农业作为东北发展的第一大产业,自然与东北的自然条件的巨大潜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关内移民也功不可没。因为关内移民多数为落魄的世代为农的老实农民,对农业生产可谓熟门熟路,而且吃苦耐劳,有着勤劳的精神。因此,东北的农业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发展迅速,农作物产量逐年增加。以至于东北近代的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占据着重要地位,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粮食和农作物的大批量生产,其产量远远超过了东北人口发展的总需求量。这也就使得每年的粮食和其他农作物出现大量的剩余,市场的供应量增加,促进了农产品的商业化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其他地区对粮食的需求,同时也远销国外,促进了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20世纪30年代随着关内移民的涌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农业方面,使大片的荒地和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增加了粮食和相关农作物的产量。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这一切都与关内移民涌入东北地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可以这样说,关内移民促进了东北经济,其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