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
在沈阳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内,一座秉承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精髓,打造了“眼产业”产学研一体化特色的辽宁何氏医学院已在双创教育路途上默默耕耘了6年。他们是如何在双创教育中前行的?《经济》记者专访了辽宁何氏医学院副院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张福利。
模式:“专业+行业”
《经济》:辽宁何氏医学院采取了什么方式来进行双创教育?
张福利:一方面我们强调集群创业,即聚焦在一个产业或行业,充分发挥行业资源,围绕产业上中下游打造全产业链。比如,我们围绕眼健康行业,和中科院、国际知名大学等建立眼科分院,通过高端研发、开发系列产品,对不同类产品进行产业化的小试和中试,然后按照不同类别纳入公司进行孵化,形成行业特色鲜明的创业公司。
另一方面,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构建以专业为特色,结合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创业模式,即价值观高、科技含量高、商业模式清晰的创业。拿我们学院来说,在专业设置上从行业和产业的需求出发,专业课程上采取PBLIE(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教学方式把专业和创新创业紧密融合,围绕行业和产业开发创新创业项目。经过3年商业模式的设计和优化,我们已经成功打造了“EyeQ眼健康”连锁创业模式,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毕业就可以创业。
《经济》:在双创教育上,有哪些系统规划?
张福利:首先,我们以“广覆盖、宽口径、重引导”的理念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即创新创业普及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建设与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群。这样不仅为学生提供依据自身特点和需求构建知识结构的条件,还从“增能力”、“全人格”、“重实战”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与选择,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
其次是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建设。创新创业学院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落实全院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工作,以创新创业学院为中心建立管理平台,进行规划、组织、管理,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环节的落实工作,建立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科研处、人力资源处、财务处、团委、学生处、后勤处、各教研部系等多部门联动的运行机制,形成创新创业全院总动员,使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快速、全面地运营。
再者是完善自主创新的SUSIC (System for University Student Integrative Competence)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质量体系。学院整合了辽宁何氏医学院各学院系所与各其他科研、商业运营、医疗等机构的交叉宏观资源,建立了自主创新的SUSIC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质量体系, 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固化、可量化、可评估、可操作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为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评估标准。
培养:重价值观
《经济》:您同时也负责海归创业学院的工作,您认为海归和未出国学生创业有何差别?
张福利:我认为主要的区别在于创业动机和创业情怀。国内曾有相关机构进行了统计:国外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中,66%的学生创业是为了改变世界。国内大学生的创业动机中,72%的学生创业是为了自我发展。创业动机差异也决定了创业价值观的差异。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这样创业才能走更远。
就目前国内情况来看,校园内创新创业课程大部分缺少价值观培养板块,需要设计相应课程和实践环节。比如,引进MOOC课程、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大志”、“感恩文化”课程、社会型企业家培养等相关课程。
《经济》:作为学校,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改进?
张福利:建设中国创新创业型大学,需要完善其教学体系、实践体系和创新创业帮扶体系。其中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塑造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完整体系。
实践体系是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导师进校园的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实训、实践3个环节,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
创新创业帮扶体系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主要包括创新创业项目筛选优化体系、创新创业导师帮扶体系、创新创业种子基金设立和管理、校友会的资源整合等。
《经济》:在高校创业导师方面,应该如何与社会结合发挥作用?
张福利:社会上的中小微企业在互联网时代需要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研发迭代,高校的科技成果需要向社会输出和转移,因此,高校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把高校的创新创业成果与社会企业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高校创新创业导师通过和企业合作,既能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同时也能带动大学生创业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
破冰:PBLIE教学方法
《经济》:您对双创教育的后续发展有怎样的想法?
张福利:说到这点,就不得不提专业融合性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PBLIE教学方法。这个教学方法是按照知识结构分类,引导学生在学习显性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隐性知识。我参照美国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的研究结论,把讨论、实践练习、向他人传授等效果最好的学习方式在PBLIE里面进行了综合,培养学生以专业为基础的创新思维、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塑造学生的创业精神。
《经济》:能否具体谈谈PBLIE教学方法的思路?
张福利:PBLIE教学方法分为4个层面:一是问题层。这个层面是把专业知识变成创新问题,在一个班级里需要给全班学生分组,分组的方式可以随机,也可以组长自选或其他方法。教师在上课前三天把相同问题发给每个小组,每两个学时布置一个问题(每个问题51%以上内容为颠覆现有技术的创新性问题)。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达到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目的。
二是问题解决层。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找到解决已提出问题的方法(这时的解决办法不一定是百分之百完美)。然后小组成员按分工分别在10分钟之内演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同时给同组其他成员和老师各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围绕问题集思广益,开展头脑风暴,找到更完美的解决问题方法。随后老师通过回答问题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串联起来。此外,每节课程结束之后,老师还要求学生围绕创新点申请专利或撰写论文。在这个层面上,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进行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三是创新创业成果层。每个班级成立专利小组和论文小组,专利小组负责全班级专利检索、撰写专利培训和准备专利申报材料。论文小组负责全班级论文撰写培训、论文查重、论文发表等工作,并把不能形成专利部分的知识或已经申报专利的项目写成论文。在这个层面上,学生们会学习到申报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并提高他们的论文写作能力。
四是创业层。即组成研发小组对学生申报过的专利进行研发、制定产品生产标准、起草质量体系控制文件等工作。研发的产品经过市场测试后,以专利权所有人为核心组建创业公司。这个层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把专业课和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情怀,也能让多数学生毕业后不是拿着个人简历去找工作,而是拿着商业计划书去找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