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生兰
(青海省门源县种子经营管理站,青海海北10300)
青海省门源高海拔地区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马生兰
(青海省门源县种子经营管理站,青海海北10300)
摘要[目的]筛选门源县优质油菜的最佳播种期、最佳种植密度、最佳施肥量和追肥量等大田生产技术参数,总结优质油菜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以青杂7号为研究对象,在青海省门源县开展不同播种期、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施肥量和追肥量等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结果]适宜播种时间为4月中下旬,播种密度控制在45.0万~52.5万株/hm2,施肥量以二铵270 kg/hm2和尿素162 kg/hm2,追施尿素37.5 kg/hm2为最佳组合。[结论]合理的栽培措施可显著提高油菜单位面积产量,值得在生产中推广。
关键词油菜;播种时间;密度;施肥;经济性状
门源县是青海省重要的油菜产区之一,常年油菜种植面积超过3.3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 56.3%以上[1-2]。然而,受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影响,门源油菜生产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如油菜品种退化严重。目前门源县主要种植油菜品种为浩油11号、浩油 5号,平均产量仅为1 717.5 kg/hm2[3],远低于优良品种。因此,发展优质油菜生产,推广优质油菜杂交种和科学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门源地区油菜产量、改善油菜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青杂7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油菜所培育的高产、优质、特早熟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在试验区产量高达3 255.0 kg/hm2[4]。笔者以青杂7号对研究对象,在青海省门源县实施不同播种期、不同种植密度、不同施肥量和追肥量等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筛选出优质油菜的最佳播种时间、最佳种植密度、最佳施肥量和追肥量等大田生产技术参数[5-7],总结出优质油菜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油菜生产发展寻找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于2014年在青海省门源县油菜试验田进行。门源县平均海拔 2 600~3 100 m,年均降水量在350~600 mm,且夏季雨量集中,5~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5%。气温垂直分布明显,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 0.5~2.0 ℃,积温 1 321 ℃,作物生长期 110~120 d,无绝对无霜期。属半湿润的高原性气候,全年多为冷暖两季。
1.2试验材料青杂7号为青海省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育成,2009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主推品种。在参加国家北方春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不仅表现品质优良(芥酸低于0.4%,硫甙低于19.25 μmol/g,含油量48.18%),而且产量水平各试点较对照青杂3号增产9.4%以上。该品种全生育期128 d,单株结荚数93.4个,角果数22.8粒,千粒重3.24 g,平均产量2 502.8 kg/hm2,比对照品种青杂3号增产9.0%,适合门源县海拔2 400~2 950 m地区推广种植。
1.3试验设计根据门源县的耕作制度及自然气候条件特点,共设4个试验,即播期试验(4月15日、4月20日、5月5日、5月15日)、播种密度试验(37.5万、45.0万、52.5万、60.0万株/hm2)、施肥试验(C1二铵180 kg/hm2,尿素99 kg/hm2;C2二铵225 kg/hm2,尿素135 kg/hm2;C3二铵270 kg/hm2,尿素162 kg/hm2,C4二铵0,尿素0)、追肥试验(尿素0、30.0、37.5、45.0 kg/hm2),均设4个处理。试验小区面积为 20 m2,3 个重复,随机区组排列。除播期试验外,其他试验播种均于5月5日进行。除播种密度试验外,其他试验播种量为15 kg/hm2。除施肥试验外,其他试验施肥量为270 kg/hm2,尿素162 kg/hm2。除追肥试验外,其他小区的追肥量为37.5 kg/hm2。种植油菜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灭草秋深耕28 cm以上,将地表杂草种子翻埋至深层,使其不能发芽,同时在播种前用氟乐灵4.5 kg/hm2进行土壤处理,拌肥施播处理法。出苗期用菊酯类农药防治黄跳甲和油菜茎象甲;中后期主要防治蚜虫和菌核病。在油菜初花期、盛花期喷洒40%菌核净1 000~1 500倍药液或3%菌核净粉剂防治菌核病,并注意将药液集中喷在油菜花部(还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井岗霉素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4田间调查及实产统计在成熟期对油菜生长状况进行田间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株高、分枝高、分枝数、结角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每小区选取 20 株有代表性的植株,各指标取平均值作为该小区调查结果。成熟期调查结束后,对所有小区进行取样并收割,经后熟过程单收单打测实际产量(计入取样考种部分的产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播种期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由表1可知,油菜各经济性状在不同播种期处理间有差异。5月15日播种的油菜株高和分枝高度最高,分别为137.0和32.7 cm。4月15日播种处理结角密度和每角粒数最高,分别为0.68 cm和22.2粒。4月25日播种处理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实际产量均最高,最高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分别为4.0、105.7个,千粒重、单株产量、实际产量分别高达3.20 g、7.8 g、2 910 kg/hm2,较5月15日分别增长1.64%、32.20%、35.35%。
表1 不同播种期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
2.2不同播种密度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由表2可知,油菜各经济性状在不同播种密度处理间有差异。株高、分枝高度、分枝数、结角密度和单株角果数最高值分别为137.6 cm、34.7 cm、4.17个、0.62 cm和97.5个,最低为130.9 cm、25.8 cm、3.70个、0.55 cm和70.7个。其中,株高、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随播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结角密度则随播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实际产量在播种密度为45.0万株/hm2时最高,分别为23.7个、3.23 g、7.0 g、2 710 kg/hm2,在播种密度为60.0万株/hm2时最低,分别为19.0个、3.00 g、5.5 g、2 050 kg/hm2,且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表2 不同播种密度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
2.3不同施肥量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由表3可知,油菜经济性状在不同施肥处理间有差异。施肥处理后油菜各经济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株高、分枝高度、分枝数最高达135.6 cm、32.0 cm和4.23个,较未施肥处理分别增长12.07%、64.10%、24.41%;结角密度、单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最高达0.56 cm、100.6个和23.0粒,较未施肥处理增长7.69%、32.54%、5.50%;千粒重、单株产量、实际产量最高达3.34 g、7.4 g、2 910 kg/hm2,较未施肥处理分别增长11.33%、51.02%、59.02%。除分枝高度和分枝数外,其他性状指标最大值均出现在处理C3,且随施肥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表3 不同施肥量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
2.4不同追肥量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由表4可知,增施追肥后油菜各经济性状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株高、分枝高度、分枝数最高分别达135.8 cm、44.4 cm、3.7个,较未追肥处理分别增长8.12%、40.10%、23.33%;结角密度、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最高分别为0.69 cm、101.2个、22.7个,较未施肥处理分别增长1.47%、19.34%、13.50%;千粒重、单株产量、实际产量最高为3.25 g、7.0 g、2 710 kg/hm2,较未施肥处理分别增长3.17%、25.00%、29.67%。其中,株高、分枝高度和每角粒数随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追肥量最大时达到最大值,而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实际产量随尿素追施量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当追肥量为37.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
表4 不同追肥量对油菜经济性状的影响
3讨论
油菜适期播种能使油菜开花和角果发育处于光照充足的7、8月份,角果成熟度好,对油菜获得高产具有重要意义[8-12]。该试验中,4月25日播种油菜单产为2 910 kg/hm2,比4月15日播种2 300 kg/hm2增产610 kg/hm2,增幅26.5%;比5月5日播种处理2 600 kg/hm2增产310 kg/hm2,增幅11.9%;比5月15日播种处理2 150 kg/hm2增产760 kg/hm2,增幅35.3%。因此,根据门源县的耕作制度及自然气候条件特点,门源地区最适宜播种时间是4月中下旬。
油菜分枝性强,只有在温、光、水、肥等条件均满足时,大多数腋芽才能进行生长形成有效分枝[13]。因此,不适宜的种植密度不利于油菜产量的提高[14-15]。油菜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是构成油菜产量的主要因素,角果数多少直接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单株角果数的多少又取决于单株有效分枝数。该试验中,密度控制在45.0万~52.5万株/hm2最为合适,在此密度下,单株角果数、千粒重、产量均较高。比37.5万株/hm2增产360 kg/hm2,增幅 15.3%;比52.5万株/hm2增产210/hm2,增幅 8.4%;比60.0万株/hm2增产660 kg/hm2,增幅32.1%。37.5万株/hm2处理因密度过低,单位面积株数偏低影响产量形成,同时高海拔地区密度低会延长油菜生育期不能正常成熟,也会影响产量提高;60.0万株/hm2处理密度过高,单株角果数、单株角粒数明显降低,也会影响产量形成。
油菜需肥量大,对氮、磷、钾的需求量高于一般木本科作物[16-17]。油菜缺氮时会发生一系列症状,最终导致角果少,产量较低[18]。甘蓝型油菜叶缘直至全叶出现紫红色,严重的枯黄而死[19]。门源县油菜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4.24%~5.91%,耕作土壤条件良好。但由于该地区气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因而土壤养分分解转化迟缓,土壤肥料速效养分当季利用率低。随着施肥量增加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株高均增加,各经济性状综合来看处理C3产量较为突出,单位面积产量达2 910 kg/hm2,比处理C4增加1 080 kg/hm2,增幅59.0%;处理C2次之,产量2 530 kg/hm2,比处理C4增加700 kg/hm2,增幅38.3%;处理C1产量2 300 kg/hm2,比处理C4增加470 kg/hm2,增幅25.7%。杨丽娟等[20]认为,增加氮追肥比例可以增加油菜籽蛋白质含量。唐湘如等[21]研究发现科学合理的追肥配比能提高产量。该试验中,37.5 kg/hm2的施尿素追肥处理产量较为突出,单位面积产量达2 710 kg/hm2,比未追肥处理增加620 kg/hm2,增幅29.7%;30.0 kg/hm2处理次之,比未追肥处理增加440 kg/hm2,增幅21.1%;45.0 kg/hm2处理产量2 390 kg/hm2,比未追肥处理增加300 kg/hm2,增幅14.4%。随追肥量的增加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实际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孙娟娟[22]研究表明,随追肥比例的增加,油菜产量先增后减,经济系数不断下降。这可能与施肥过量,营养物质丰富,个体发育过于旺盛,植株偏高,后期倒伏,群体下部荫蔽,菌核病等病害加重有关。
4结论
通过上述最佳(选用青杂7号良种,4月中下旬播种,密度控制在45.0万~52.5万株/hm2,施二铵270 kg/hm2,尿素162 kg/hm2;施尿素追肥37.5 kg/hm2;控制草荒并配合以虫害防治)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门源高海拔地区的油菜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生产状况明显改观。据2014年333.3 hm2示范田测产验证,平均产量2 445 kg/hm2,最高产量达2 830 kg/hm2,比常年传统种植产量1 755 kg/hm2增产700 kg/hm2,增幅39.3%。该技术通过点面结合、辐射带动的推广手段,成为门源高海拔地区油菜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加路.不同氮肥基追比例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12.
[2] 张生权.门源县发展油菜产业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青海农技推广,2011(2):43-45.
[3] 马振君.对青海省门源县油菜产业化道路的思考[J].青海农技推广,2005(4):9-10,27.
[4] CHEN X P,CUI Z L,VITOUSEK P M,et al.Integrated soil-crop system management for food security [J].Pnas,2011,108(16):6399-6404.
[5] 杜世州,曹承富,张耀兰,等.氮素运筹对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1):9-15.
[6] 李杰,张洪程,常勇,等.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J].作物学报,2011,37(7):1235-1248.
[7] 战秀梅,李亭亭,韩晓日,等.不同施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1,17(4):861-868.
[8] 米生金.门源地区青杂七号油菜杂交制种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14(2):46.
[9] 梅金安,梅少华,陈兴国,等.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1):4337-4340.
[10] 廖桂平,官春云.湘油13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优化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6(2):79-83.
[11] 张贵之,唐义军,颜立新,等.双低杂交油菜春季施肥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3(6):43.
[12] MENDHAM N J,SHIPWAY P A,SCOTT R K.The effects of delayed sowing and weather on growth,development and yield of winter oil seed rapeseed[J].Agric Sci Camb,1981,96:389-416.
[13] 邓秀兰,冷锁虎,祁胜媚,等.油菜产量与种植密度的新探讨[J].作物学报,1993,19(3):276-281.
[14] 许寿增,黎青,徐立军,等.撒直播油菜不同播期的播种量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4(6):326-328.
[15] 李锋,张春雷,李光明.栽培措施对直播油菜冬前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27(6):40-45.
[16] DRECCER M F,SCHAPENDONK A H C M,SLAFER G A,et al.Comparative response of wheat and oilseed rape to nitrogen supply: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radiation and nitrogen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stages determining yield[J].Plant and soil,2000,220(1/2):189-205.
[17] HOLMES M R J.Nutrition of the oilseed rape crop[M].London: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td,1980.
[18] RATHKE G W,BEHRENS T,DIEPENBROCK W.Integrated nitrogen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improve seed yield,oil content and nitrogen efficiency of winter oilseed rape(BrassicanapusL.):A review[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6,117(2/3):80-108.
[19] 陈超锋.油菜缺素类型判断及无公害施肥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7(10):57.
[20] 杨丽娟,梁成华,须晖.不同用量氮、钾肥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2):109-111.
[21] 唐湘如,官春云.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碳氮及脂肪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23(1):93-103.
[22] 孙娟娟.氮素对油菜物质积累及生理代谢影响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10-25.
Analysis on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 Mode of High Quality Rape in High Altitude Area in Menyuan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MA Sheng-lan
(Menyuan County Seed Management Station, Haibei, Qinghai 10300)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obtain the optimal planting density, fertilization amount and topdressing quantity for high quality rape in Menyuan County, summariz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 [Method] With Qingza No.7 as research object,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 mode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topdressing quantity and fertilization amount in Menyuan County were studied. [Result] The appropriate sowing period was mid and late Apr., planting density was 45.0×104-52.5×104 plants/hm2. The optimal fertilizer combination was diammonium 270 kg/hm2, urea 162 kg/hm2, topdressing urea 37.5 kg/hm2. [Conclusion] The appropriate cultivation measu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rape yield per unit area,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production.
Key wordsRape; Sowing date; Density; Fertilization; Economic traits
作者简介马生兰(1974- ),女,青海门源人,农艺师,从事良种引进、繁育、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6-03-15
中图分类号S 5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1-0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