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杨全富
探秘丹巴石文化
文·图/杨全富
①石磨
②石熨斗
③石灯盏
④石三脚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远古的人类站在石头上,砍砸石头、打磨石头,用加工过的石头狩猎、耕耘。从此之后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了新旧石器的记载,向世人展示自然的奥妙和人生的哲理,人类从此之后才与其他动物真正的区分开来。
1989年至1990年,在丹巴县中路乡罕额依村经初试挖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出土的石器有打制和磨制的石斧,石刀、石锄、石锤和用水晶石磨制的细碎石器;该遗址上部经碳14测定,其年代为3500~3700年前左右,那时,丹巴境内就有人类就制作石头用具用于生产生活。丹巴人民制作石器的技艺日趋完善,代代相传,现如今,在丹巴县的村寨里,勤劳善良的藏族人民还在利用石器烹煮食物、修建房屋、制作器具。
来到丹巴,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河谷的两岸,是由巨石垒成的山峰,在半山腰上才能看见一些新绿,那是在崖缝中倔强生长的高山柏。汽车在谷底奋力地向前行进,车窗外的山崖向后跑去,在几里路之后,你才会走出大山的包裹,来到平坦的地方,河谷也开阔了许多,才能看见两岸依山而建的藏族村寨。在丹巴县,很多地方的地名都与石头有关,如八底,藏语为巴拉四底,意为岩石上的城市,如丹巴县岳扎乡境内的大石包庙宇,就是因为庙宇旁有一巨大的岩石而得名,如半扇门境内的尖石包,就是因为在这里有一巨大的石头如一把利剑直指苍穹而得名。又如丹巴县东谷乡境内的大岩,就是因为这里的岩石群组成了一天然的岩窝,古时候人们从此经过时都会在此歇脚打尖,由于独特的外形,多功能的用途,因此又俗称石窝棚。
丹巴是横断山脉里的一座小县城,五条河流在此会聚之后汇流成气势磅礴的大渡河,因此也有大渡源头第一城的美称。五条河流将丹巴分成五条山谷,山围绕着水,水依恋着山,最后组成了美轮美奂的地球之花的独特地貌。在丹巴境内,多山多石,有质地坚硬、色彩艳丽的花岗石,有薄如纸片的页岩,有白色的石灰岩……由于岩石居多,因此这里的人们很早以前就用岩石垒石为家。丹巴的房屋建筑主要以石砌为主,经过人们的集思广益,许多新的砌墙技术得以发扬光大,从最初的一层建筑到几十米高的古碉建筑,充分体现了丹巴人民智慧的结晶。
走进丹巴,如同走进永恒的石器时代,又如同走进一个实用的石具博物馆。这里的民居在岩石组成的山间起伏错落,随岩就势,以天然的岩石为路、为地基、为台、为墙,石凿的水缸、炊灶、桌凳、床、磨、供龛等日用物更是随处可见,石炕、石灶、石碾、石水缸、石臼……石制的用具应有尽有。
在丹巴县,走进农家小院,随处都可以看见这种石质的器具。来到锅庄房内,映入眼帘的是房屋正中间的长方形火笼。在藏家,火笼是做饭、取暖、家庭中商量事情和待客的地方。火笼里有三个形如弯腰老头的石质脚架,丹巴嘉绒语中称其为甲布桑,意思就是三锅庄。在它上面可以放置铁锅等容器,人们可以一边做饭,一边取暖,一边摆龙门阵,真是一举三得。在锅庄边就座,一定要注意三个锅庄石的样子,乍一看仿佛都是一样的,然而只要你细心观察也可以发现其不同之处。有一个锅庄石上有小孔或者杯状的小容器,吃饭时都要在此容器中放置祭品用来祭祀祖先,这是嘉绒藏族每天必做的功课。来客如果德高望重,主人会殷勤地将来客拉到此处就座,这就是最尊贵的人就座的地方,藏语称其为甲库,意为尊位。与之相反的方位嘉绒语叫挎提,意为烧火之地,一般为家中辈分较小的女性所坐的地方。
由于嘉绒藏区房屋的建设地离水源较远,因此在锅庄房的角落里,每一户人家都备有石质的水缸。由于所处地域不同,石头的质地也就不同,因此在制作水缸时也有一定的差异,在丹巴县东谷谷中,两岸的巨石都是以青灰色质地坚硬的石头组成,能工巧匠们用凿子将石头打磨成一个长方体的粗坯,然后再用凿子在石头中将它凿成一个长为87厘米、宽为56厘米、高为54厘米、厚度为3厘米的中空长方体容器,一口水缸就制作完备。在丹巴县小金谷中,石头主要以页岩为主,岩石全是厚薄均匀的石片,有的小如巴掌,有的面积达到几十平方米。当地的土著居民采集这种石片,在打制石片时,首先制作前后两片长为90余厘米、高为55余厘米的长方形石板,再制作左右两片石板,长为40余厘米、高为55余厘米,最后制作底座,打制成长为100余厘米、宽为50余厘米的石板,前后左右的石板上部边角用凿子凿成凹槽,最后将凹槽相对紧紧扣住,放置在底座上,这样一个粗加工的水缸就制作完毕,最后再用黏性极强的黄泥将缝隙密封,这样一个水缸就制作完成。有些水缸上还要凿一些图案,内容大多为鱼跃龙门、五谷丰登的画面。
在丹巴县的每一个村寨,到处都能看到与饮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石质容器。
丹巴的气候为高山峡谷干热气候,适宜种植黄豆。为了吃到香甜可口的豆腐,每个寨子至少都有几扇小石磨,一般的小石磨直径为34厘米,两扇石磨厚度在10余厘米。石磨安放在一木架上,直接放在大铁锅上,随着石磨的转动,白色的豆浆流进锅里,再将豆腐渣滤除,烧火将锅加热,使豆浆沸腾,再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在藏寨中,人们将石头打制成直径为55余厘米、深20余厘米的圆形石质猪槽。猪在吃食时最喜欢将猪槽掀翻,然而面对厚重的石质猪槽,只能俯首就范。因此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地将石头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既方便就地取材,又节约了木料。
有些农户家里,在墙壁上还可以看见挂着的自制抬秤,秤砣是直径为18厘米、厚9厘米的鹅卵石。从秤砣上你可以清楚地看见打磨的痕迹,当地的人们在交易时还在使用这种最原始的称量工具。笔者做了一次实验,它与现代最精确的称量工具相比每一百斤只有0.2斤的微小误差。从此也可以一窥丹巴先民们的智慧。
在丹巴县水子乡纳交二村的山腰有一天然的溶洞,可容纳几十人。在溶洞旁,有砌成的石灶,上面放置着一口直径为80余厘米、深度为20余厘米的石锅,制作非常精细。从石锅底座上厚厚的烟渍可以看出,石锅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地居民称这溶洞为石锅梁子,从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石锅的喜爱和膜拜。
丹巴是嘉绒藏族聚居最集中的区域,这里的人们信奉藏传佛教,在祭祀时许多石质的祭祀用品应运而生,如煨桑的器具,也是用整块石头打磨而成,上边是正方形,里面用凿子凿成直径为27厘米、深9厘米的铁锅形,有四只高15厘米的脚。整个造型看上去雍容华贵、落落大方,又不失庄重的样子。在家庭的经堂里,祭台上有石质的酥油灯,高约15厘米。在寺庙里,酥油灯座较大,高约90厘米,可以装酥油70余斤,俗称万年灯,里面的灯火常年累月地燃烧着,发出的光亮照亮了庙里的菩萨雕塑,使之更显得庄重与肃穆。丹巴人民对石头有一种膜拜,把它当作心灵的慰藉。
由于县域境内巨石林立,峭壁直插云霄,因此也制约了当地的交通,许多年前,这里的村庄几乎与世隔绝千余年,这里没有喧哗,没有纷争,听不到汽车、拖拉机或其他机器的声音。居住在山崖上的百姓,个个练就一身本领,在大山之中穿行时如山中之精灵行走如飞。如今的丹巴,人们再也不用去过那种肩扛背驮的原始生活,一条条康庄大道已延伸到每一个村寨,然而这里的人们还是像过去一样,没有丢掉练就的本领。
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的杨扎太老人背着自己的孙子在门前晒太阳,他已经70多岁了,看上去仍然精瘦干练,行走在山间依然健步如飞。他告诉我,他们的祖宗是杨家将,是从陕西迁移到丹巴的,已经在丹巴居住了十几代。我不禁为之动容,对老人有一种敬仰之情。他神秘地告诉我,丹巴的石头是古代神魔战争时留下的武器,如半扇门境内的尖石包,就是墨尔多山神追赶魔鬼时抛出去的石子。我想,这或许是对丹巴多山多石最好的解释了,虽然它充满了神话色彩,但是从我内心深处,我还是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豆)
①石砌技艺
②石锅
③石制水缸
④石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