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速滑运动的乐趣

2016-06-22 21:04付兴龙
黑河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付兴龙

[摘要]速滑教学中,学生容易发生一些运动损伤,其原因是多样的。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就会影响学生学习和掌握速滑技术,甚至使一些学生对滑冰产生恐惧心理,因此,速滑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怎样预防一些运动损伤,掌握速滑运动损伤出现的形式和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严格执行速滑规范,最大限度地降低运动损伤的出现,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使学生喜爱速滑这项体育运动,在安全的前提下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速滑教学;运动损伤;预防措施;急救方法

速滑运动是我国北方学校开展得较为普及的运动项目。随着“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在我省的推广,各学校都相继开设了冰上课程。但是,由于滑冰运动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事故,使部分学生产生了恐惧心理,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了速滑课的教学质量。本文探讨了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争取把速滑课的运动损伤发生几率控制到最低。

一、速滑运动教学中损伤的原因

1.课堂组织方法不得当

组织涣散、混乱是速滑课运动损伤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课堂纪律差,比如不按照教师的要求逆向滑行,这时学生容易发生相互碰撞;或者有些学生手拉手滑行,当一人摔倒时容易造成多人摔倒性运动损伤。

2.准备活动不充分

由于冬季天气异常寒冷,对准备活动的要求应该更严格。缺乏准备活动、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过大也是产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或者准备活动与教学内容结合不好,未能使神经系统及相关的肌肉组织充分动员起来,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灵活性和伸展性,当用力过猛时极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和韧带拉伤。

3.安全教育不到位与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少数教师对冰上课的安全教育不够,对伤害事故的认识不足,使部分学生在学习速滑技术时一味追求速度而忽略了安全,带来自身的伤害。对于刚学速滑运动的学生来说,滑冰是一项有趣的运动项目,起初会很兴奋,导致上课时不注意看教师做示范,在滑冰时由于动作技术不合理,造成摔倒性损伤。

4.场地设施差

教师要及时对场地进行必要的清理,比如场地中的石子儿、落叶等,以保证在平整光洁的冰面上进行教学活动。每天应按时浇冰,遇到场地有裂缝的时候要立即修补冰场,并设立标志物,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让,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损伤的种类

1.摔倒引起的运动损伤

上肢:人在摔倒时本能用手直接着地受力,容易造成上肢关节扭伤、脱臼或骨折,如手腕、上臂和肩关节的损伤。

下肢:由于速度滑冰要求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屈伸、扭转膝关节,这样很容易造成膝关节扭伤。

头部:身体素质差,特别是力量、灵敏、柔韧素质较差,动作僵硬、不协调的学生初学滑冰时,由于身体重心掌握不好,平衡能力、肌肉控制能力较弱,很容易摔倒造成头部侧着地,造成脑震荡或骨折。

躯干:由于滑行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后仰,导致尾椎直接撞击冰面造成骨折。尤其是弯道滑行时,重心过高,在摔倒时会因惯性左右髋关节着地,造成表面软组织擦伤或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2.非摔倒性引起的运动损伤

由于错误的滑冰技术动作违反了人体结构的特点以及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有关规律,或者超越了机体功能的活动范围,导致运动性损伤的发生。

三、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应在思想上提高学生对运动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本着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教学原则,教育学生加强自我保护,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1.强化防范意识

加强对学生安全性、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提高预防伤害的观念,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优良品质,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要始终贯彻安全教育,确立“安全第一”,将安全措施落实到教学中。

2.掌握滑冰技巧

指导学生掌握速滑运动的规律,掌握正确的滑行技术,强化技术技巧,如起跑要直、弯道蹬冰、重心移动、摆臂等。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运动量

教师要遵从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防止急于求成,让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血液循环活跃起来,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以确保运动中的协调和平衡的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适度适量,学生应按照一定的方向滑行,保持一定的间距。

四、常见损伤的急救方法

师生应掌握以下几种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在速滑课中,学生一旦发生运动损伤立刻进行急救。

1.骨折

在速滑运动中,由于摔倒或冲撞都可能发生骨折损伤。其症状有:碎骨声——骨折损伤时可以听见碎骨声;疼痛——由于骨膜破裂、对软组织的刺激和局部肌肉痉挛所致,一般疼痛剧烈,活动时加剧,严重可发生休克、肿胀及皮下淤血。骨折后,由于附近软组织损伤和血管破裂,出现肿胀皮下淤血,骨折处有明显压痛,有时在远离骨折处轻轻震动捶击,骨折处也伴随疼痛;完全骨折时局部可出现类似关节的活动移动时可产生骨摩擦音,确定骨折后应及时固定,以免加重病情。对此,教师应先采取临时固定的方法,用夹板、绷带把折断的部位固定包扎起来,使骨折部位不再活动,减轻疼痛,避免再损伤和方便运转就医。如果有休克,先抗休克后处理骨折;如果有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包扎伤口后,再固定骨折部位,固定以后迅速送医院治疗。

2.脚踝扭伤

由于鞋带绑得松或冰面裂缝等可能造成踝关节的扭伤。伤后症状:踝关节内侧或外侧疼痛或肿胀,活动受限,重者足有内翻或外翻变形,足背与踝部有皮下淤血,而且局部压痛明显。踝关节扭伤时,应立即给以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固定休息,外敷伤药。

3.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损伤是速滑运动常见的伤病。速滑主要是下肢运动,要求膝关节保持深度弯曲并进行高速运动,主要技术动作蹬冰、弯道倾斜、滑行、收腿和摆腿,首先应让受伤的腿保持伸直状态,用临时夹板绷带固定,然后到医院就医。

4.刺伤

滑冰时由于摔倒、冲撞来不及停下,容易受到冰刀的刺伤或冰刀刃的切伤。刺伤发生会导致受伤部位出血,所以必须及时进行止血和保护

猜你喜欢
运动损伤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果树“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