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红英
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聋哑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思想品德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耐心细致地备好、上好每节课,特别是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学生,由于他们先天失去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所以接受能力差、表达能力弱,认识事物时往往产生片面的理解。针对聋哑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对他们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一、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教师要经常组织聋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如“我是一个聋哑人”“自信的丑小鸭”“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等。在每次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为聋哑学生创设有思考、体会和表达空间的情境,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每人都能大胆地表演和讲述自己的理解与想法,连平时不爱参与的聋哑学生也能参与表演。通过教育活动,让聋哑学生了解别人,获得心理体验,受到心灵触动。教师还要了解聋哑学生的日常起居、兴趣爱好、学习进程、家庭状况等。针对个别内心自卑、性格孤僻的聋哑学生,教师要和他们做朋友,用热心、耐心、诚心换取他们的信任。多带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多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促使聋哑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做一个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人。
二、全身心关爱学生
大多数聋哑学生都有自卑、猜疑的心理特点,对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显得格外敏感,甚至对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脸上的细微表情变化都非常注意,而且反应非常强烈。因此,要使聋哑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和颜悦色、循循善诱。要尊重这些聋哑学生,体谅聋哑学生各方面的难处,减轻聋哑学生的心理负但,不论聋哑学生怎样发脾气、哭闹,都要真正把聋哑学生放到“人”的位置上,不能抱有任何歧视、瞧不起的心态。教师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不能挖苦聋哑学生,也不能说反话刺激聋哑学生。对于正常的学生都要不讽刺、不挖苦、不体罚和变相体罚,而对于聋哑学生更应注意。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随意开玩笑。随意说笑聋哑学生,虽然他们听不到,但反应出来的是教师对聋哑学生教育的态度和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样也容易让别的学生仿效而产生不良后果。
三、注重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时刻存在着,因为聋哑学生多为住校生,每天都在教师的呵护下学习生活。所以对聋哑学生来说,教师就像父母一样。如《尊敬老师》这一课,教师可以首先设计“猜一猜”的环节,引导他们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理解教师的辛劳。然后搜集有关尊师的小故事,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古至今都注重对教师的尊敬。最后让聋哑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为: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聋哑学生交谈、喂他们吃药、晚上巡视宿舍、帮他们盖被子等。通过一幅幅真实画面,使他们认识到教师的艰辛,知道要关心、帮助教师,为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交流让聋哑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以此来拨动他们的心弦,最后达到教学所要求的效果。
三、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教育
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聋哑学生脑海中是否扎根,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也依赖于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是聋哑学生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行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父母要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充分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聋哑学生天生模仿力强,但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如果父母有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则会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可以开办“家长学校”,定期给家长上课,让家长首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子女聋哑的事实和聋哑孩子的教育问题,用尽可能多的耐心和爱心来帮助子女克服因聋哑而造成的困惑。积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让聋哑孩子在一个宽松、和睦、进取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其次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了解聋哑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校对聋哑孩子的教育目标,使家庭教育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取得一致,以便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再就是要耐心劝说学生的监护人,作为聋哑学生家长要比正常孩子的家长付出更多,要用心教孩子自信地融入社会,教他们抬头做人,教他们学会一技之长,做一个自食其力、对国家有用的人。
(作者单位:江西省东乡县特殊教育学校)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