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强
【摘要】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 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笔者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大实验为例,探讨实验课教学改革对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并针对本门课程提出了改革的方案。
【关键词】创新 高校教育 细胞生物学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6-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大学教育的根本。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摇篮, 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核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为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按照学校新的规划目标和战略思路,全校师生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正在为实现“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因此,对实验课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势在必行以本校生命科学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细胞生物学大实验为例,通过对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将本领域科学研就所需的基本实验操作、仪器、流程贯穿在实验设计中。6个综合性的大实验基本涵盖了动植物细胞学研究涉及到的基本的三个环节:提取、分离、检测,不但训练学生掌握细胞生物学最基本的制片技术,并且将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层层递进普及给学生。但是,就笔者的个人体会,该课程尚有改进的空间,详述如下:
一、精简和整合基础实验,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和实验课的训练,研究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并且在参与和进行科研的基础上,研究生对实验课的要求已不仅是动手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在刚步入独立研究的大门时,学生需要的是科研思维的培养,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设计、如何去实现。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可能已有很多的信息和线索,那么,课堂上提供给学生一条线,提示学生如何将很多的技术、方法融合进自己的研究,对学生将是非常有帮助的。目前的实验内容里面有关动植物细胞、染色体的观察有两个实验,作为本专业学生的重要实验课程,应进一步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将制片、染色、观察等基础实验内容进行删减。然而,由于研究生的来源、背景不同,必须得有一定量的基础实验内容供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认识、提高相关实验技能,所以,对细胞生物学的基础实验进行整合,将动植物细胞、染色等的制片、染色、观察融合进一个大的实验,既节约出课时又能满足各专业学生的需要。现行实验指导中有关植物和动物细胞器的分离的相关内容重叠在三个实验里面,笔者认为这几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的整合,以增加其他的内容,比如基于大型精密仪器的实验内容。
二、与大型精密仪器亲密接触,扩展学生的科研思维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发展高科技的重要物资基础,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熟练掌握大型仪器的使用,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我校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成之后,共有603台各类型仪器可供校内外科研人员有偿使用,其中有多台气象色谱、液相色谱、气质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大型精密仪器。科学研究中,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为研究过程提供非常大的助力,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无疑能够提供更新、更快、更精细的数据。将对大型精密仪器的了解和使用融合进实验教学中,一方面拓展学生对科研的认识,具有在研究中使用大型精密仪器的意识,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型仪器的使用要求操作人员细致、耐心、严谨,学会使用和操作大型仪器也是对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从学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对于解决研究生就业难也有一定的帮助,笔者建议将电子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这两个仪器加入到实验的设计中。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作为具有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985”、“211”高校,必须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更好地发挥大型精密仪器在教学、科研及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基于高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循序渐进的改革,不断探索和改进,为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志伟,谌其亭,李江胜,王宇, 陈琳.加强创新性实验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广州化工,2015(2),173-174.
[2]陈遇春,王国栋.我国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11.(6), 62-64.
[3]王国祥,戴琛,张春华.大型仪器设备服务本科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