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开头的第一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那么,“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我们计划在2020年着力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各位注意,这个思路和美国奥巴马总统在2010年之后推行的重振制造业思路是一致的。第二,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这和德国推出的工业4.0本质是一样的。
什么叫做工业1.0?就是用蒸汽推动机械化。什么叫做工业2.0?就是用电力推动大规模生产化。什么叫做工业3.0?就是用电子信息技术推动自动化。那么叫做工业4.0呢?就是生产智能化。具体来说,就是原料、机械设备、工厂、运输、销售这五大模块不再是生产的固定流程,而是统统独立出来了,每一个模块都有自己的软件,自己的传感器。
1. 德国的工业4.0。在过去工业3.0以前的时代,生产一台哈雷机车需要21天,因为它的生产过程全部都是固定的、不可更改的。但到了工业4.0时代,客户在早上九点下单,购买一台个人定制化的摩托车,到下午三点就可以收到这辆完全按照其要求生产的摩托车。过去需要21天,现在只需6小时,怎么做到的呢?就是这五大模块统统激活了,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自动进行加工组合,在6小时之内完工,这就是智能化的力量。
2. 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美国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工业互联网,比工业4.0更伟大。美国五家行业龙头企业,包括通用电器、英特尔、思科、AT&T、IBM等,联手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将这一概念大力推广开来。工业互联网是个伟大的工程,涵盖五大行业,除了德国人讲的制造之外,还有电力、能源、交通、医疗等四大行业,共有九个平台。而德国工业4.0,只是美国工业互联网九大平台里面的一个平台,其他八大平台都是德国所没有的。美国推动的工业互联网可以在未来增加10万亿到15万亿美元的产值,而这等于是再建一个新的美国。
3. 中国发展工业4.0的瓶颈。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其核心都是智能化生产,而进行智能化生产的智能工厂是由许多小的智能模块组合而成的。以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实力来看,每个小模块我们都能够生产,这不是难事,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技术了。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小模块整合成一个工业4.0的智能工厂,这就是我们的短板所在。我们一定会碰到两个阻碍,一个是标准化,一个是稳定性。首先就必须要全面提高中国制造业的产品稳定性,这将是一个艰难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