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6-06-21 18:34马月锐
关键词:笔者内容课文

马月锐

高中英语课程,基本上都是每周五个课时。可是,相同的时间里,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游刃有余,有的教师却牢骚满腹,说教学课时太紧,无法按时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除去学生基础和教学设施等原因外,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无法按时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英语课堂上我们的教学时间都去哪儿了?笔者从自身教学以及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时间往往因为课堂的效率不高而白白流逝了。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日常观课感受,从课前预习、课堂组织及课外作业三个方面来找寻我们课堂时间丢失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率。

1. 课前预习不好,师生都烦恼

英语学科学生需要预习吗?所有的教师肯定会说当然需要。可是“预习什么”“怎么预习”这两个问题却不是所有的英语教师都能正确回答的。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明确的预习任务,只是空泛地布置学生自己去预习,并想当然地认为学生肯定知道该预习什么,那么除非是自学能力很强的学生,否则预习的效果必定不理想,课堂任务肯定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刚参加工作时候,笔者曾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去预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教材模块二Unit 4第4课关于New Zealand的一篇说明文。课文虽然不长,可是新单词很多,是一篇缺乏趣味性的导游词样的说明文。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加之想当然以为高中的学生应该知道怎样预习。于是在新课前一天的作业布置中,只是简单让学生们自行预习这课。第二天上课时,笔者让学生来读单词,学生不会,让学生叙说自己预习的内容,学生静默无语。

由此可知,无论是什么课型,如果想用好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任务一定要明确。假如课文生词多,教师在自己研读文章后确定哪些词是需要学生在生词表中进行预习的,可提前让学生把这些词读会熟,了解它们的词意;对于那些课堂可以处理的词汇,教师则要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好情景,让学生在语境中去读懂词汇,甚或了解它们的基本用法;对于阅读中出现的学生不太熟悉的话题等可让学生提前查阅网络,了解背景知识,从而降低课文的教学难度。

2. 课中状况多,时间似水泼

课中虽然只有短短的45分钟,可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状况百出也让英语课堂的时间浪费颇多。

状况一:激趣不成,反“蚀”时

课堂的前3-5分钟往往是用来导入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经验的教师会利用这短短几分钟,巧妙导入教学的主要内容,并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当学生对课堂内容情感积极、兴趣浓厚时,他们会把注意聚焦到学习内容上,从而促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技能的掌握。可是,在笔者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课堂的导入本来是为了激趣课堂,但是由于导入时间过长, 反宾为主,使学生和教师都忘了当堂课的真正目标。有的教师则一味地追求导入时的激趣效果,却忘记了激趣还有一个更关键的作用,即导入教学主要内容的目的。所以,他们设计的激趣内容,比如唱英文歌等,和课堂的主要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一来课堂的前几分钟时间实际上是浪费了。

如此看来,教师在激趣课堂的目标之下,一要注意指向,紧扣教学重点,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二要形式简捷,一呼半唤即出来,避免拖沓;三要注意激趣,力求新颖别致。让课堂导入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内容。

状况二:面面俱到,反无效

现在很多的课堂都模式化了,比如阅读课一定要在一节课中展示before-reading(读前)、while-reading(读中)和post-reading(读后)三个环节;写作课往往要先从词过渡到句,再从句过渡到段,然后是篇;语法课先要展示语法的特点,接着讲语法现象的意义,然后是在写作中的应用。于是,在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中很多教师往往是过度关注自己课堂的完整性,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做到面面俱到,而这往往导致许多课堂环节流于形式。教师讲没有讲到位,学生练也没有练到位。一堂课下来似乎课堂形式完美、课堂容量极大,可事实上学生掌握的东西却是微乎其微的。

笔者曾听过一节语法复习课。上课的教师基本功是很扎实的,她所任教的学生属于该校基础较好的学生。当时这位教师教授的是关于名词性从句的复习内容。这个内容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关于这类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对比以及what在这类从句中的运用等内容都是需要重点突破的。课堂伊始,进展还不错,可当涉及到名词性从句中what的运用时,有相当部分学生就现出了迷茫的眼神,等教师继续讲到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的区别时,学生迷茫的眼神更深了,相信授课教师能够注意到学生的反应,可能发现时间不够了,课堂还有最后一个练的环节没有做,所以授课教师干脆自行解释完便自动进入了练的环节。其练的效果可想而知,很多学生出现了what的误用,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的误写等。

这样只注重环节完整性的教学其实是浪费了时间,又没效率。与其这样,笔者建议教师不如在认真研究学情后,制定符合学生情况的课堂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对于目标达成的反馈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进程,宁肯舍弃课堂环节的完整性,也要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状况三:热闹非凡,收获甚微

新课改后,教师很注重营造课堂学习气氛。为此,教师们也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采用课堂记分制,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个英语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小组在课堂的表现给予不同的分数,学期中或学期末根据每个小组的得分来确定小组和学生的评优等。这个方法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是很有用的。在观课中,笔者也发现了它的弊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是“陪读者”、“旁观者”,他们只负责在课堂上制造气氛,观察分数,对学习的内容是不在意的。久而久之,我们不难发现,在热闹的课堂氛围下,很多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效率是很低下的,也就是说学生的收获是很少的。

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教师在设计课堂时,对学生的得分环节的设计要慎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优化课堂控制和完善课堂效果检查。比如,设计抢答题时,可考虑规定某些题由某些小组来抢答,这样避免出现课堂太乱,教师应接不暇的现象。设计表演项目时,可以对参与人数较多的小组给予更多的加分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而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热情高涨了,课堂效率自然也会高起来。

3. 课后巩固法不对,损时低效谁之责?

课后的巩固在课堂效果的实现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后的巩固得法、到位,不仅能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的兴趣和信心。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很多教师对于课后的巩固不重视。有些教师在一节阅读课结束后往往是让学生脱离课文阅读的学习,马上进行写作训练,或者只是让学生在课外背诵单词。这种做法对课堂学习内容不能起到再学习、再加强的作用。由于教师设计作业时对课堂教学内容突出不够,学生自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复习也不重视,甚至不理会。这些都是导致课堂学习内容在课后得不到巩固深化的原因。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一定要围绕巩固深化课堂内容来设计课后作业。比如,阅读课后,可让学生阅读相关话题的一些阅读材料,了解更多的话题相关内容。同时让学生课后跟读课文磁带,这样不仅能复习课文,还能训练学生听和读的能力。课外的作业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改编课文等。当学生看到教师给予课后巩固足够重视时,他们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如果他们发现教师的方法让他们的学习进步了,他们肯定会乐意跟随教师,强化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拓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青云中学)

猜你喜欢
笔者内容课文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