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仁古镇大写

2016-06-21 17:46裴义红
铁军 2016年6期
关键词:孝亲敬老

裴义红

江苏省泗洪县有个乡镇叫归仁镇,古为江淮名镇。据传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至此,留下“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名句,归仁镇因此而得名。

往事越千年,归“仁”在今朝。如今来到归仁镇,处处闻仁见和谐。这里生产发展,百业兴旺,居民收入显著增加;这里治安良好,鲜有犯罪,充分体现仁的正能量;这里孝亲敬老,助人为乐的仁人好事层出不穷。归仁溢仁,自有播仁人,乡亲们说得最多的人,当数宿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镇党委书记程雷,他主政归仁,克己复礼,大写仁字。

仁心治镇

2012年6月,时任县招商局局长的程雷,调任归仁镇党委书记。

归仁镇远离县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贫困人口和社会矛盾相对较多。程雷上任的第一天,收到的“见面礼”就是上访。访民们听说来了新书记,纷纷来访要求解决问题。很多人拭目以待,不当和尚不知头冷,不到归仁不知水深。归仁这副担子,看你程雷如何挑,口袋里有何治理的锦囊妙计?

程雷清楚,自己没有“锦囊”,更无妙计,但他坚信脚板底下出思路。几圈跑下来,他发现归仁自有独特之处。这个孔子当年来过的地方,不仅留有“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名句,就连遗存的古迹也处处体现一个“仁”字。且不说归仁堤、太皇堤、埠子湖和克复桥的利民益民,单说苏洼村的三眼井,不知建于哪个朝代,但故事却世代相传。这三眼井井口上面3个井眼,下面也有3个井眼,井水从未断过,水质十分甘甜,几百年前的一场大旱,赤地千里,就这三眼井能够出水。村民们还传说,新中国成立前村里有个人不慎掉到井里,当大家赶来相救时,却见此人坐在水面,没有沉下去。这是口仁井啊,不会淹死人!

归仁不仅水甜,饼也好吃。传承了数百年的绿豆饼、车轮饼、大饼被称为“归仁三饼”,成为舌尖上的《论语》。

归仁丰富的仁文化,使程雷深受启示:既然来到归仁,就要当仁者。孔子说“仁者爱人”,治理归仁,就要用仁,就要示爱,也就是说,要时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想问题办事情,首先要看对群众有没有好处。

工业富镇是归仁的发展战略之一。当地土地资源丰富,省道121纵贯南北,二级航道徐洪河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程雷上任之初,外地一家化工企业看中这一有利条件,前来洽谈,准备投资数亿元,在归仁建一家化工厂。数亿元,偏僻的归仁何时见过这样的大项目,不少穷怕了急欲发展的人都想吃这块“大蛋糕”。程雷仔细一了解,发现这家企业虽然效益不错,但污染十分严重。如果接纳该企业,就会给环境带来危害,给归仁留下后患。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群众的长远利益!程雷当即婉拒了这家企业。他和镇党委“一班人”从归仁的实际出发,找合脚的“鞋”穿,大力发展“厂房经济”“大棚经济”“能人经济”,几年干下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这个健身广场建得好啊,我每晚都要带小孙子来玩。这里环境好,还有健身器材,孙子玩得开心,每天天还没黑,就吵着要过来!”住在附近的赵传平老汉说起广场,就乐得合不拢嘴。

为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方便群众健身娱乐,在程雷的倡导下,归仁镇政府在镇中学南大门新修了一座现代化的健身广场,标准化的塑胶跑道,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为群众健身提供了一处好的活动场所。

程雷常说,民生建设要“滴灌”。近几年,归仁镇在财力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办了民生实事一桩桩:新修了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新建了沙庄集中居住区、江韩新村,改造了老镇区;加大村庄环境整治,清理沟渠、河塘,打造自然宜居的环境。针对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又以乡土文化为主导,打造文化服务中心,吸纳各村文艺骨干,成立了“泗州戏”“腰鼓”等文艺小分队,送戏下乡;放映电影,形成长效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品味文化盛宴。

乱庄不乱

归仁镇有个村庄叫乱庄,是个自然村落。虽然已经合并到沙庄村,但乱庄叫了几十年,深入人心,人们一下子还改不过口来。

乱庄,为啥叫乱庄呢?据村里的老年人讲,取名乱庄,皆因这里有过“三乱”:一是姓乱,全村50多户人家,姓氏就有30多个;二是房乱,民房盖得乱七八糟,既不成排又不成行;三是匪乱,旧社会土匪常到村里抢东西,治安环境差,村民没有安全感。就这样,乱庄就这么叫开了。

程雷到任后不久,听说乱庄这个怪名,来了兴趣,他要到乱庄走走看看。走到村口,远远地就听到了一阵阵的麻将声。进村一看,几乎家家摆战场,户户鏖战急。陪同的村支书不好意思地说:“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一些‘4050人员,就业无门,创业无路,赚钱无方,无所事事,就靠麻将打发日子。”村主任补充说:“打麻将害处多呢,不来些钱就没刺激,来钱就形成了赌博。赌博的危害,轻则吵嘴打架,重则盗窃犯罪。没钱还赌债,能不偷盗吗?”

打麻将,在归仁镇不仅乱庄存在,其他村也有。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程雷经过调研,觉得与其堵还不如疏,这个疏就是要用“仁”解决“4050”人员就业无门、创业无路,赚钱无方问题。镇里决定先在乱庄试点,取得突破。

说来也巧,当时县里推进全民创业,倡导“三来一加”,即“来样定做、来料和来件配套加工”。乱庄在外创业有成、资产上百万、千万的老板有好几个,在镇党委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这些老板们“凤还巢”,纷纷回村办厂,招的工基本上是本村村民。对一些“4050”人员,就让他们做“三来一加”。就拿羽毛球拍厂来说,他们把材料拿回家加工,足不出户每月就有一二千元的收入。

如今,乱庄及所在的沙庄有板皮厂、电子元件厂、羽毛球厂等私营企业13家,基本满足了村民务工的需要。有工作做了,有工资拿了,谁还把心思放在麻将上?村里的麻将声少了,赌博现象没了,这些年来压根儿就没发生过刑事案件。不少村民说:“不了解情况的人还真以为这里是个很乱的地方呢,其实咱乱庄根本不乱。还是党的富民政策好,镇党委政府落实得好!”

程雷趁热打铁,让点上经验在面上开花。现在“三来一加”项目已在归仁镇生根开花,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干部抓发展,能人抓项目,户户搞经营,人人有钱赚的致富格局,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孝行乡里

2012年11月底的一天,程雷走访来到仁园村。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在一处两间低矮的平房前,程雷看到一对70余岁的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尽管阳光还暖和,但由于老人衣着破旧单薄,在冷风中还是瑟瑟发抖。陪同的村支书介绍,这是村里的李老汉夫妻。

程雷向老人打了招呼,进屋一看,但见家徒四壁,床上放着两条薄棉被,一边墙角已裂缝,钻进丝丝冷风,屋内比屋外还冷。揭开锅盖,是一锅山芋稀饭,看来是这二老一天的吃食。“老人咋这么穷困,是不是无儿无女?”程雷问村支书。“不!李老汉有四个儿子呢,有的种地,有的做小生意,有的在外打工,日子过得并不差。但他们都不孝顺,也不给父母生活费用,至多逢年过节来看望一下!”听到村支书的答话,李老汉满是皱纹的脸上顿时流下两行老泪。

程雷接连走访了几个村,都有这种情况。打工潮带来的是留守老人多,有的儿女常年在外,忙于挣钱,没功夫孝敬老人。还有的则是孝的观念淡薄,甚至干脆就不顾老人了,因而造成了留守老人的困境。

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仁的核心。播仁就要播孝,程雷决心让孝行归仁,和谐全镇。

在程雷的组织下,归仁镇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孝亲敬老”的活动,接连走了三步棋。第一步,开展“六好评比”,每季度一次。六好即:好公公、好婆婆、好儿媳、好儿子、好女儿、好女婿。评上的人不仅大会表彰,披红戴花,还要送匾上门。第二步,典型引路。通过广播电视、文艺演出以及向报刊投稿等方式,广泛宣传孝亲敬老的意义和典型。第三步,狠抓落实。镇里发动机关干部走村入户,针对问题,做好思想工作,把孝亲落到实处,不留死角。

“三步棋”走得顺顺当当,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效果也是扎扎实实。孝亲敬老掀热潮,全镇比学赶帮超,老典型更上一层楼,后来者争着献孝心。仁园村李老汉的四个儿子经过教育,犹如喝了一碗心灵鸡汤,也开始孝敬父母了,全镇涌现出600多个孝亲敬老的好人好事。孝行乡里,很多老人都高兴地咧开嘴笑了。

程雷用温馨的仁,换来了群众幸福的笑;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 党亚惠)

猜你喜欢
孝亲敬老
敬老爱老防跌倒
如何更好的推崇孝亲风尚
菊花黄,重阳到
德育工作要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我的最佳选择①
赣县审计局开展敬老月活动
最美重阳节
渭南市中小学校大唱《孝亲敬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