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
摘要:沉默现象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找出一些对策,对消除此种现象,构建高效英语课堂,促进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沉默现象;初中英语课堂;因素;对策
课堂沉默现象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通存在,而这种现象在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更为突出。目前,我国多数农村地区从小学3年级起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程。小学时期,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相对较高,课堂气氛较活跃,沉默现象较少;但一进入初二时期,学生的英语学习开始大面积的出现两分化,这即是多数英语教师谈到的“初二英语学习分水岭现象”,这一时期课堂上参与教师课堂教学的往往以优生为主,多数学生由于跟不上学习,而选择了课堂上保持沉默,只要不影响班上纪律即可。农村地区,由于师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此现象比城市学校更为突出,作为一线教师,应加以反思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促进该现象的减少及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课堂沉默的界定
滕明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课堂沉默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思维,情感与行为等层面所表现出的一种对内容与要求不关联,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刘向前在其学位论文中谈到课堂沉默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所呈现出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他将沉默分为积极沉默与消极沉默。前者指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吸收,消化,理解与运用的过程。后者指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应对教师的提问,不发表看法的现象,以致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产生。本文所要探讨的沉默,主要侧重于消极沉默。相比种极沉默,消极沉默更应值得教师们关注。
二、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产生的原因
导致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沉默产生的原因众多,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相关分析: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材因素,环境因素。
1.教师因素。首先,教师教学风格及教法单一,无法长期激起学生足够的课堂英语学习兴趣。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局限性,加上英语教师对农村初中学生英语水平认识上的误区:许多老师认为,农村初中学生的基础过差,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引着走。因此多数英语教师课堂上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坚持教师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是处于成长中的个体这一事实,久而久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受到压制,慢慢对教师单一而枯燥的上课风格感到乏味。如此,当一上英语课时,课堂上学生保持沉默就不足为奇了。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过分照顾优等生直接使中等生及学困生的课堂积性受挫。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总体而言,优生率不是很高,英语教师面对升学压力,不得不注重优生的培养。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差生的情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造成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参与到英语课堂中去。再次,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盲目赶进度,导致中差生学习吃力,问题越积越多,造成教师提问时,除了少部分优生外,大部分不敢回答问题的局面。
2.学生因素。首先,内向型性格学生更易在课堂上保持沉默。风向型性格的学生通常在公众场合羞于表达。当老师让他们回答问题时,他们因为害怕往往什么也说不出。其次,具有对英语学习高度焦虑特质的学生更易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农村地区,虽然小学时期也开设了英语课程,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及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进入初中时,很多学生仍处于零基础或基础较差阶段。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导致他们不敢在课堂上发言。
3.教材因素。目前,我国多数地区用的是人教英语教材,但由于农村地区整体英语水平较低,教材的某些内容对农村地区的孩子而言,内容过深,难度过大。教材内容过多,学生势必学习感到吃力,进而在课堂上保持沉默。
4.环境因素。农村初中英语学生,大多系统接受英语知识的途径较窄,主要来源于教师课堂授课。同时学生的英语知识面窄,对英语背景知识了解较少,导致学生课堂上自信心不足,不敢用英语与师生进行问答交流,选择沉默即是避免犯错的最佳方式之一。
三、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对策
导致农村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策略解决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1.教师方面。首先,转变教师风格。每个英语教师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风格将直接导致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保持沉默。教学风格过于单一,必然导致学生课堂上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目的性也不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注意在观察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了,适时改变自身教学风格,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其次,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基础差异,改变提问的方式。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让学生感到焦虑,因此很多学生选择以沉默方式应对教师的提问,以避免回答错误。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适当照顾到学生的群体差异性,提问之后让学生应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同时教师在提问时,还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注意提问的方式。
2.学生方面。首先,学生学会建立自信心,消除不必要的学习焦虑。在初中阶段,学生处在个体发展的少年期。初中生的抽象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自我意识明显,渴望竞争与认可。同时同于他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不牢,语言学习环境不利,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认识到学习是一个过程,充分的自信心可以帮助自己消除焦虑,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次,学会与师生进行合作学习。个人的力量是相对弱小的,在师生共同帮助下,学生自己可以正确对自我进行学习定位,从而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方法,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促进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
3.教材方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对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增删,优化教材,以确保优等生学到一些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中等生掌握一些大纲规定的基础性的内容,差等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学习材料,让优,中,差生都得到学习食粮,激发他们各自的学习积极性。
4.环境方面。农村初中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在农村,这是难以改变的。但是教师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和谐课堂气氛。课堂上应尽力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不会感到压抑,更会激发其学习的动机,让其成就动机更进一步激发,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四、结语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在农村较为常同见,对于一线英语教师而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自身因素,学生因素,教材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学生沉默的影响,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晓锋.初中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成因与解决途径探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8).
[2]王慧杰,李贺伟.国内英语课堂沉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