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聊斋新编》看蒲松龄的女性意识

2016-06-21 15:29吴婷琳
大观 2016年5期
关键词:蒲松龄女性意识

吴婷琳

摘要:《聊斋新编》改编自经典文言小说著作《聊斋志异》,通过对各类女性在生活和爱情婚姻中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

关键词:聊斋新编;蒲松龄;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是蒲松龄描绘最成功的地方之一,蒲氏以高超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新描绘出了大量形象迥异的女性形象。《聊斋新编》选取了原著中六个故事,其中的女性角色或为人,或为鬼,或为妖,形象或多情,或纯良,或果敢,或独立,璀璨艳丽,生动鲜明,体现了作者对女性人格的肯定和赞美。笔者将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结合作品人物形象探讨蒲氏的女性意识。

一、追求自由,反抗礼教

在男权至上的传统社会中,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礼记》中有言:“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从父、从夫、从子谓之“三从”,妇德、妇言、妇容、妇工谓之“四德”,女性的美德在于是否安守本分,成功履行父权社会赋予她的职责。几千年来,女性们遵循着这一套行为准则,丝毫不敢逾越。但在蒲氏笔下,女性们勇于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在女性地位的转变

自古男性可以三妻四妾,女性却只能从一而终,女性地位的高低来自于男性的肯定与否。而在作品中,男主人公多为情痴,女性成了男性的精神依托,是男主人公的手中至宝,失之痛不欲生,得之则幸福圆满。《陆判》中陶岳明对朱绮婷一见钟情,最后明知朱绮婷已死,仍要与其完成冥婚,令人唏嘘;《连锁》杨于畏得知连锁是女鬼后,不仅没有改变初衷,还积极调查其死因,甚至宁愿自己折寿也要救连锁;《绿衣女》中的于璟更是痴情,在其妻子绿珠香消玉殒后苦等十年,赴京城找到已投胎转世的十岁女童珠儿,又在珠儿忘记自己是绿珠的身份后再等八年,再续前缘。唐有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而在作品中,守候爱情的不再仅是女子,她们在男性的世界里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她们的青睐是对男主人公才能的肯定和气节的成全。

(二)体现在女性对于爱情的主动追求

《礼记·内则》中有言:“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可见在礼教约束之下,男女之间的普通交往都是不被允许的,更何况婚恋关系。即使偶有大胆的青年男女私相授受,也必定是男子主动,《诗经·关雎》中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在作品中,却被演绎成了“谦谦君子,淑女好逑”,女性不再消极等待,她们一改被挑选、被主宰的命运,勇敢热烈地追求爱情。她们摈弃了传统的束缚,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伦常,不再待字闺中,而是遵从自我意识,把自己的情感放在首位,寻觅意中人。《乾坤》中谢灵儿与忻方平在梦中便已相识,现实中相遇后便生情愫;曲柔明知忻方平心有所属,仍大胆表白,其坦率亦非一般女子所能及,被拒后依然不肯移情薛勇,对爱情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绿衣女》绿珠更是违背“妇道”,主动出击,制造与于璟相遇的机会并嫁其为妻。真挚情爱便是她们的礼法,她们不再囿于世俗之见,从相识、相恋到相守,女性们都是自由、自主的。

二、机智果敢,深明大义

封建时代的女性,不管是身处高位的王侯将相女性,亦或是身处中下层的平民女性,都无一例外地处于男权社会的掌控之下,她们甚至无法为自己的命运做主,更不敢谈及国家大事,也不奢望有理想抱负。男主外、女主内,女性的功能便是完成社会对她们的期许——相夫教子,出嫁后要在姓氏前冠以夫姓,以表明她们自此附属于另外一个家庭,无名无姓,其全部价值体现在是否将家庭照顾好。她们柔弱如蒲草,逆来顺受,面对挫折无所适从。但作品中的女性们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固有形象,挣脱了男权社会的牢笼,为自己在家庭中挣得一席之地,而且能放眼国家,关心社稷,其正直果敢丝毫不输男儿郎。

(一)于国,爱国为民

蒲氏极力推崇女性的才能,这种才能,首先表现为爱国为民、知晓大义上。为了民族大义、苍生百姓,她们可以放弃自己的幸福乃至于性命。《叶生》中汝宁公主并不中意回鶻国王子,虽曾以逃婚作抵抗,但最终放弃自己的个人情感,以国家百姓利益为先,同意嫁入回鹘国,避免两国战乱伤及无辜百姓。虽无男子驰骋沙场之豪迈,但亦用自己羸弱的双肩阻止了一场战祸的发生。《乾坤》中谢灵儿乃一弱女子,一无法术,二无武功,但为拯救苍生频繁来往于人魔两界,最后用自己的生命阻止了魔尊曲清磊妄图打开人魔两界并加以统治的野心。她们不再把眼光局限于家庭,也不再拘泥于自身的儿女情长,而是以国家、民族、百姓为着眼点,大义为先,令人钦佩。

(二)于家,独立自强

“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的才华并不为男权社会欣赏,社会上更不会应允女性职业的存在。职业乃谋生之根本,没有赖以谋生的手段,自然也就无法独立于男权之外。作品中很多女性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她们不仅能养活自己,也能养活家人,养活姐妹。《叶生》中香菱逃出宫后开青楼为生,不仅养活自己,也养活一群无依无靠的女子;后在叶承飞的教导下,又劝服众姐妹把青楼转为按摩院,从此不再以卖笑、以取悦男子为生。《连锁》中杨于畏无以为生,是连锁凭自己的能力制出金创药,养活了一家人。柔弱的女子身上表现出了不亚于男子的刚毅,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三)于己,恩怨分明

蒲氏笔下的女性往往有智慧,有决断,她们爱憎分明,有恩必报。《叶生》中韩妃虽为一猫妖,但其有情有义,为辅佐皇室血脉继承大统,将自己生死度外,头脑冷静,处变不惊,与手握兵权的八王爷斗智斗勇。一介女流能有此家国情怀,实属不易。《绿衣女》中绿珠为报于璟偶然的救命之恩,化身妙龄女子与其成婚,并屡次相救于璟于危难之际。她们坚韧、果敢,不再是任命运摆布的无助女子,她们有着是非曲直的判断力,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

面容姣好、性情贤淑固然可贵,但蒲氏塑造的这些女子侠肝义胆,古道热肠,智慧与胆识并存,小到知恩图报,大到舍生取义,让多少须眉汗颜。endprint

三、劝善惩恶,爱憎分明

蒲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主张人心向善,他一方面褒扬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劝恶向善,希望借此矫正社会风气。虽然蒲氏肯定女性的自我意识,但他生活于一个极端压制女性的时代,不免在形象的塑造上带上时代的烙印,他仍然是从男权视野去塑造女性,众多的理想女性形象乃是为了男性而存在,她们身上具备的仍是那时的父权社会称颂的女性特质。

(一)赞温顺、忠贞之善

蒲氏向来对贞操观念非常看重,主张女性的贞烈妇德,他认为树立妇德典型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避免道德风气的沉沦。作品的正面女性往往是德才貌兼备的温婉女性,她们勤俭持家且对夫君忠贞不二,谨守节操。《连锁》中连锁本是女鬼,却没有阴森恐怖的面容,贤淑温柔,典型的贤妻良母。在与杨于畏经过种种磨难,终于决定此生相守之时,丈夫李大贵回来了,她便舍弃了与杨于畏相守的念头,若非后来李大贵作恶,恐怕连锁也不会与杨于畏再有下文。《恒娘》中恒娘因与洪天福多年夫妻却无所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夫家延续香火是那个时代女性的使命,没有子嗣符合“七出”之条,丈夫可以据此休妻。虽然洪天福并未有此念头,恒娘却萌生了为夫君纳妾的想法。妻子为丈夫纳妾,是通过牺牲自己的情感来稳定家庭地位的一种方式,也是对男子欲望的一种满足,三妻四妾而又妻妾和睦乃是男子毕生幸事。宝带进门后本性毕露,设计陷害恒娘将其赶出洪府,洪天福丝毫没有袒护恒娘。即便如此,恒娘依然愿意放弃妻的成分,宁愿做妾也要回到洪府,如此委曲求全、对丈夫忠贞不渝堪称典范,受到蒲氏肯定。

(二)赞心性纯良之善

《陆判》中的朱绮婷和《恒娘》中的恒娘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女子,非仙非妖非鬼,既无法修炼得道,也没有法术来自保,但她们善良正直、纯真无暇,是中国传统女性的道德标杆。朱绮婷偶遇被黑无常追捕而四处逃窜的陆判,心生怜悯,对其施以援手,此乃尊老之善;得知姐姐朱景兰倾心于潘岳明,三番五次为其牵线搭桥,牺牲自己的感情也要帮姐姐达成心愿,此乃友悌之善。恒娘在去县城途中邂逅怪婆婆,怪婆婆不但嗜酒如命且性情古怪,恒娘不但不加以责怪,反而以礼相待,并教导丫鬟小蝶要敬重老者。能因为善念善待别人是蒲氏大力推崇的,在作品中,心性纯良的人都能够得到好的结果:陆判被朱绮婷的善心感动,在绮婷被姐姐所害丢掉性命后,用性命书写新的生死簿将其救活,成就朱绮婷与陶岳明的一段姻缘;怪婆婆亦是几次对恒娘施以援手帮其解困。蒲氏思想深受因果报应影响,人若为善则必得善报,而偶尔的犯错也是可以被原谅的,恒娘虽一时被迷心智,但能够迷途知返,将善念延续下去,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三)惩悍妇妒妇之恶

心灵纯净、娴熟善良的女性,是蒲氏由衷欣赏的,而那些巧言善妒、心思丑恶的悍妇妒妇,往往会受到眼里的惩处。《连锁》中李秀琴本是杨于畏相好,后嫁于其兄长为妻,而在杨回来后欲与其重新旧好,无奈杨于畏与连锁已生情愫,李秀琴便心生毒计,陷害连锁;《乾坤》中曲柔一直对忻方平有情,在获知忻方平倾心谢灵儿之后便联手薛勇,欲设计杀害谢灵儿。蒲氏因现实中的遭遇,对悍妒深恶痛绝,其塑造的悍妇妒妇往往面目可憎、残忍恶毒,加上夸张的渲染手法,这样的女性觉得往往令人心生厌恶,下场凄惨。蒲氏除对这些角色大肆批判之外,亦主张引导这些女性向善。李秀琴终于悔悟,为救杨于畏被杀害;曲柔也一改前非,最后为大义牺牲。蒲氏强调善行,反对作恶,通过这些故事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也期望借此匡正社会风气,表达对人间真善美的追求。

蒲氏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有着多重特质,她们既能相夫教子,亦能持家报国;既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又具备一定程度的女性独立人格。蒲氏的描绘虽无法摆脱时代的痕迹,但他勾勒出的这些美丽、善良、刚毅、自主的女子们,个性鲜明,光彩照人,已然是历史长廊中一幅璀璨夺目的画卷。

【参考文献】

[1]孙丽莉.论《聊斋志异》的女性主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47-50.

[2]徐大军.男权意识视野中的女性——《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扫描[J].蒲松龄研究,2001(01):68-75.

[3]黄伟.论《聊斋志异》悍妇形象及其女性文化[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25-30.endprint

猜你喜欢
蒲松龄女性意识
蒲松龄纪念馆举办“道法自然——王佑学山水写生画展”
蒲松龄
蒲松龄驳权贵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红楼梦》宝黛诗词与女性意识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蒲松龄隐诗批文章
蒲松龄妙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