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2016-06-21 02:15:08凌秋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9期
关键词:危险病例脑梗死

邹 湉 凌秋平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深圳 518112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邹湉凌秋平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深圳518112

【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MD)合并急性脑梗死(A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80例T2MD合并ACI(发病2周内)患者为病例组,入院后实施NIHSS评分,并分为小卒中组(NIHSS≤3分)和大卒中组(NIHSS>3分),另选同期在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病史等,同时给予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等,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别、高血压、颈部血管狭窄、HbAlc、Fbg是T2MD合并ACI的危险因素,其中,性别和HbAlc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T2MD患者中,尤其是女性,需合理控制血糖,从而有效预防ACI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相关性;NIHSS评分

糖尿病(MD)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T2MD[1]。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到2010年,全球MD患者高达2.85亿,严重危及人类身体健康[2]。T2MD合并ACI患者,其症状重、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带来严重负担,而且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3]。因此,研究T2MD合并AC的相关危险因素,加强预防,成为MD防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2010年,糖尿病指南将HbAlc≥6.5%列为T2MD的诊断标准之一,其重要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6]。NIHSS是评价急性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MD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文主要分析T2MD合并ACI危险因素相关性以指导脑卒中的一级预防,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0例T2MD合并ACI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同期在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诊断标准[4]:①病例组所有患者均行头部CT诊断、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②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静脉血糖在7.0mmol/L以上,任意时刻静脉血糖在11.1mmol/L以上。排除标准:①年龄在18周岁以下;②研究近两周内行脑部手术;③合并严重肝肾疾病或心脏疾病。

1.2方法

1.2.1问卷调查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生活习惯等。

1.2.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5]病例组患者入院后,均行NIHSS评估,根据评分情况,分为小卒中组(NIHSS≤3分)和大卒中组(NIHSS>3分)。

1.2.3生化检查患者入院当天或第二天早晨,在空腹状态下取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采用凝固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bg);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患者一天7次的血糖波动情况,包括早餐前、早餐后2h、午餐前、午餐后2h、晚餐前、晚餐后2h、术前血糖。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若果符合正态,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如果为偏态资料,用中位数加减四分位间距表示,经对数转换,若仍为偏态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对相关因素分析应用有多因素Logistic回归,P<0.05时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病情相关因素对比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11个危险因素中,有5个(性别、高血压、颈部血管狭窄、HbAlc、Fb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病例组的NIHSS评分二分类分析病例组80例患者中,以11个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5个因素(性别、高血压、颈部血管狭窄、HbAlc、Fbg)为自变量,以NIHSS评分为因变量,根据入院时的NIHSS评分,分为小卒中组(NIHSS≤3分)和大卒中组(NIHSS>3分),实施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MD合并ACI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性别、HbAlc属于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在不同NIHSS评分组中,小卒中组45例,平均HbAlc为(7.26±1.44)%,大卒中组35例,平均HbAlc为(8.68±2.4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病例组危险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据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MD患者中,约有17.3%的患者合并脑梗死,并且成为MD的一个常见死亡因素,而在脑梗死患者中,MD合并ACI的比例约为20%~25%[7]。据临床资料显示,由于MD合并ACI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故而一旦MD患者出现并发ACI的现象,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也给临床治疗带来难度[8]。鉴于此,要想预防MD患者发生脑卒中,需分析其危险因素。

T2MD合并ACI患者入院后,其空腹血糖升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在HbAlc的测定中,其结果近8~12周血糖总体水平,故而不受血糖浓度暂时波动的影响,可以将其作为检测MD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9-10]。据国外相关研究显示,空腹血糖控制不良与卒中的风险增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MD本身与卒中风险没有相关性。但是,HbAlc与卒中具有密切联系,据英国一项研究显示,T2MD患者每升高1%的HbAlc,其发生致命性中风的几率是1.37%。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的HbAlc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HbAlc是T2MD合并ACI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据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lc水平高的患者,发生非小卒中的风险性显著高于HbAlc水平低的患者,前者是后者的1.864倍(见表2),研究结果与国外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MD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进而通过不可逆的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积累,影响动脉壁,产生毒副作用。

据已有研究显示,性别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且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在卒中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11]。但本研究显示,在病例组患者中,男性(62.50%)显著高于女性(37.50%)。在T2MD合并ACI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性别有关,女性MD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较男性更严重。

综上所述,T2MD合并ACI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性能和糖化血红蛋白。因此,在T2MD患者中,尤其是女性患者,需合理控制血糖、凝血功能、血压等,以有效降低ACI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水平,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李英,王鑫.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河北医药,2011,4(11):1627-1628.

[2]张敏,张翠云,张静,等.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4(30):7356.

[3]王熙然,裴育,李全民,等.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0,13(4):570-572.

[4]王蕾,陈哲萌,陈浩,等.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5,15(8):1270-1272.

[5]曹灵,张真稳,朱妍.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 东南国防医药,2015,9(4):372-374+417.

[6]谢海洋,曹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3(4):552-553.

[7]王一沙,常青,郭婉姝.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7(5):674-677.

[8]朱立勋,陆学胜,丁素菊.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与代谢紊乱的关系[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8(11):1021-1024.

[9]赵亮,王广霞.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RBP4水平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糖尿病杂志,2015,14(5):19-20.

[10]马中华,孙林,田国红,等.170例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1,26(10):772-777.

[11] 秦莉花,李晟,朱建华,等.不同性别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差异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1):2064-2067.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9-0116-02

(收稿日期:2016.03.14)

猜你喜欢
危险病例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病例”和“病历”
喝水也会有危险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拥挤的危险(三)
新少年(2015年6期)2015-06-16 10:28:21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国药业(2014年20期)2014-05-17 03:13:57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右江医学(2014年1期)2014-03-22 23:18:44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
右江医学(2014年1期)2014-03-22 23:15:4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话“危险”
海外英语(2013年11期)2014-02-11 0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