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智仓 赵秀清
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将投资、消费和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并将之归结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重视需求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却相对忽略要素的供给和合理配置的深层次涵义,即忽视供给侧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此,如何推进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稳定经济发展能力,进而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已经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一、传统经济发展中重需求侧轻供给侧带来的负面影响
需求侧的内涵一般是指重视经济产出能力,将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测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量化指标,寄希望于通过创造有效供给来满足市场需要,以GDP总量的形式测定经济发展状况。因此,传统需求侧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GDP总量背后所隐含的经济结构、创新产出能力和要素投入状况,与此同时,相对忽略了经济对市场变化的反映状况,容易造成生产过剩并诱发经济滞胀现象。
(一)需求侧改革产生的根源
经济政策具有阶段性与时效性,传统的需求侧改革是建立在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视经济投入产出与经济发展速度的根本原因在于用经济产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经济要素投入比较高,边际产出能力与科技含量较低,引发了经济增长倚重于要素投入与市场需求的困境。
相比较而言,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单纯注重需求侧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暴露出缺陷。就消费领域而言,居民消费的侧重点不在于“是否拥有”,而转向“值不值得拥有”,隐藏在商品背后的科技创新与品牌价值逐步成为影响居民消费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单纯注重需求侧改革引发的经济结构性问题
非均衡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尤其是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需求侧相对忽视供给侧诱发了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外在表现为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经济增长动力等方面的问题。
1.在产业结构方面,三次产业发展存在失衡现象,且产业发展过于倚重投资的拉动作用。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且二产转型升级乏力,一产现代化水平较低,最终使得三次产业发展存在失衡现象。主要原因在于:以工业为主的二次产业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期收益,吸引大量投资进入却忽视创新、科技在生产中的作用,致使以钢铁、煤炭、水泥为代表的重化工行业暴露出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创新应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显著的引导作用,经济要素的配置与创新配置相结合,提升要素边际产出能力与变价创新价值。
2.在区域结构方面,城乡之间、区际之间存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的经济具有较为显著的渐进式发展特点,其根源是资源时空与地域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并由此引发的经济发展速度存在不均衡现象。在城乡方面,经济领域“马太效应”的累加作用,致使城市拥有率先发展的条件,且具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而农村因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迟迟得不到提升。在区际之间,东中西部由于工业基础存在明显的差异,科技创新水平与人才资源同样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由此引发经济发展次序上存在先后之分,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发展的区际不平衡。
3.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过度依赖土地、劳动力和资源的投入,忽视经济边际投入产出效益。传统需求侧经济中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侧重点在于重视经济产出能力,而要素投入结构被忽略,仅仅将要素产出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要素价格反馈机制,致使生产浪费和生产过剩等问题的产生。
4.在经济增长动力方面,将投资、出口和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且过于重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增速过快、结构失衡等问题。追寻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应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外在表现为物化的需求与供给。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受到来自需求侧和供给侧亟待解决的双重压力,单纯重视需求侧或单纯以供给侧为主都不能发挥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也不能够为经济增长奠定良好的发展模式。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经济发展活力的若干建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于实现经济发展质量与数量的双重结合,用改革的方法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在逐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与发挥要素边际产出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全社会生产力水平发生质的转变,更加注重并落实以人民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一)注重经济结构性变化,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经济结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是经济发展各领域动态化的过程,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分配结构等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结构性的变化源于要素在时点上给定与时段上可变的双重博弈。
传统需求侧经济发展模式重视产出与要素投入,而全要素生产率得不到重视,导致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的“三高经济产出模式”的诞生;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应该更加重视要素的变化,无论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要素的稀缺性,还是要素价格的变动,都应该纳入到经济发展所需要思考的更为全面化的系统中。充分发挥要素边际产出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逐步将传统“三高经济产出模式”扭转为“全要素经济产出模式”,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生产力水平。更加协调市场资源配置与政府调控机制之间的关系。市场有效配置资源推动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基础设施完善三者的有机协调,同时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弥补企业的交易成本并着重提高资本投资回报率,此时便需要政府承担起调配资源、调控市场的作用,为市场运行构建制度环境。
(二)新理念与新产业双重结合,探寻经济增长原动力
在经济增长动力方面,应该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在制度变迁、结构优化和要素合理配置三者有机结合之中。尤其是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必须要深刻认识到传统经济发展的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培育新型经济增长点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力量。
在经济发展理念方面,将创新作为提升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协调作为权衡经济发展整体性的测量标准,绿色作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开放作为解决过剩产能的强有力措施,共享作为改善民生与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真正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领域,提升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与长远性。在产业选择方面,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涉及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物流、节能环保服务等,将成为未来推动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不断探索新兴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鼓励跨业态发展模式的推广与应用,提升产业发展对外合作能力与市场融洽度。
(三)逐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加注重要素边际产出能力
传统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表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供给侧改革更加重视创新和技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客观上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合理配置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逐步提高要素边际生产率与边际产出效益。
由于我国劳动力转移和人力资本改善的速度在放缓,而经济发展中投资过高与产能过剩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致使要素边际产出效益较低。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劳动、资本与技术的有效结合,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资源科学配置能力的基础性准则,提高企业产出效率与科技含量。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反应快的新兴企业,用以引导要素向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部门流动,提高单位要素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建立更加及时有效的要素价格反应体系,破除行政管制障碍,用市场价格信号引导要素自由流动,进而提升要素市场流动能力。
(作者单位:1.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