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晓竹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拓展城市空间,政府大量征用农村土地,失地农民数量激增。被动城市化城郊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转型适应问题,因此,如何使失地农民转变为真正意义的市民,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在转型过程中,存在政府赋权不足和自身充权不足的双重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劳动制度改革,加强社区交涉,失地农民应该转变观念,双方共同努力,使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城郊失地农民;社会适应;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拓展城市实用空间,政府大量征用农村土地。城市郊区农民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首当其冲地成为农民市民化的领头者。被动城市化城郊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转型适应问题,在经济层面和生活层面的转变相对容易,而在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适应与融入还需要长期努力。城市郊区处于城乡结合处,兼具农村和城市的某些特质,城郊农民也融合了农民和市民的部分特点。因此,城郊农民市民化不同于城中村农民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值得我们关注。
自从2006年以来,辽宁省鞍山市陆续有多个城郊农村被政府征用,笔者选择征用较早的G村和S村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研究的方式,采用个案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等方式收集资料,本研究主要围绕城郊失地农民的适应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来开展,并对解决措施做出一定的探讨,以期对政府的政策决定以及推动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进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现状
适应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实践,通过生活中持续不断、往往不被人明显觉识的系列磨合、矛盾和冲突的解决而达成。(符平,2006)在社会学中,适应行为是指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本文将从经济层面、生活层面、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四个维度考察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状况。
1.经济层面
G村和S村在被征用前,主要收入来源为土地收入和部分打工收入,整体经济水平一般。在征地过程中,每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获得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共8.4万元,再加上宅基地和青苗补助费等补助,人均补偿费用在10万以上。目前,该社区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房租、个体经营和征地补贴,经济收入水平高于征地前。
另外,根据《鞍山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暂行办法的通知》,老年人(男≥60,女≥50)每月可享受生活补贴510元,并且失地农民可以自愿选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所以从补偿水平来看,高于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
2.生活层面
生活方式的转变更能反映出失地农民的适应程度。在征地拆迁以后,失地农民被统一安置在政府统一建造的居民楼内,安置面积人均在40平方米以上,部分家庭更高。从居住方式上看,居住方式与市民并无差异。中青年失地农民比较适应目前的居住方式,上了年纪的老人对安置房普遍不适应,很多老人反映,更怀念以前在农村时候的居住方式。
居住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互动方式的改变。由于住房条件改善,单独居住使家庭内部矛盾减少,亲子关系更为融洽。在邻里关系上,居住方式的改变对老年人的人际交往影响较小,对年轻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影响较大,地缘关系逐渐被业缘关系所取代,使年轻人之间的互动减少,甚至生疏。
3.文化层面
当城郊村落被征用后,城郊失地农民不仅要实现职业和身份的转换,还要逐步融入城市文化。在征地前,从事非农业劳动的中青年就在城市内工作,受到城市文化的熏陶;文化适应较慢的主要是老年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城郊失地农民在教育观念、生育观念、保障观念方面的转变较快。土地被征用后,部分家庭享受到较多的经济补偿,并且职业性质的转变,使更多家庭闲暇时间增多;土地的失去,意味着失去最后的就业保障,诸多因素促使城郊失地农民更加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接受访谈的年轻父母中,有一半表示每天为孩子辅导功课,并且给孩子报了兴趣班。
养老观念的转变也比较明显。除在征地过程中由政府给老人每月发放的生活补贴,部分居民自己也参加了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是在其他方式上仍然保留了农民的特点。比如,搬入社区后,仍然开垦荒地,种上各种蔬菜;以前的许多农具即使现在用不上了,也舍不得丢弃;占用楼道摆放杂物,等等。
4.心理层面
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方面,经济适应和生活适应是“外”和“形”,而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是“内”和“质”。心理层面的适应是最高层次的适应,只有在心理层面完全适应后,才标志着城郊失地农民完全融入了城市。
由于城郊失地农民在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的差别,其内部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心理层面的适应也存在明显差别。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在心理适应层面,由于年龄、教育和性别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其心理适应能力更强。
笔者通过访谈发现,访谈对象在土地征用初期,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不强,部分居民很怀念以前的农民田园生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大部分居民已经习惯并认同了当前的社区生活。G村和S村土地被征用后,先后建成了比较先进的示范性社区。但是在社区事务的参与方面,他们的积极性不高,大家只是平时到社区活动室时进行闲暇活动,对于社区建设及社区参与方面很少涉及。
二、城郊失地农民社会适应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笔者综合两个社区的调查结果发现,由于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征地时间较晚,补偿标准较高,因此城郊失地农民在经济层面、生活层面的适应较好,并没有出现如其他地区所出现的补偿标准过低、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但是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适应与融入还需要长期努力,因为其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就业层次较低
从受教育程度看,失地农民所受的基础教育较少,没受过良好的职业和技能教育,没有一技之长,缺乏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文化程度低是影响其成功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匮乏,大部分城郊失地农民从事的是收入较低的售货员、保安等工作。部分老年居民由于身体状况,文化程度等原因无业在家,也有部分老年人在安置区附近从事绿化、环卫等体力工作。
2.自我认同感不强
自我身份认同被视为个人对外在环境和自身状况的综合反映。失地农民在失地—进城的社会情境中,面临重新找回“自我”的社会位置问题,这直接决定着被动城市化群体能否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文军,2004)
由于身份转变的被动性,大部分失地农民无法产生城市居民身份认同。一是因为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差异逐渐缩小,附加在城市户籍身份上的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的福利逐渐较少,甚至部分失地农民认为农村户籍优于城市户籍。
二是失地农民的身份转换是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安排,在转变之前没有前期的心理缓冲,导致部分失地农民无法在短时间内认同城市居民身份。
3.社会参与程度低
长期以来,农民一直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限制在有限的参与范围内。
G村与S村就征地补偿款截留和新生儿征地补偿款和安置费的上访活动,就没有自发形成有效的小团体,即使在事件开始阶段,成员也是抱着搭便车的心理,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
三、促进城郊失地农民社会适应的有效途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失地农民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文化是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农民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仅仅依赖失地农民自身的努力完成市民化面临很多障碍,在社会适应的初期,社会政策的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1.政府充分“赋权”
地方政府首先应该改善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宏观环境,全面实行市场化的就业机制,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的能力,职业的非农化是社会适应的前提。
此外,地方政府要加强社区建设,营造有利于失地农民观念转变的社会环境。只有通过社区建设,通过邻里间的互动和居民之间的互相关心和信任,培育和养成城市所需要的思想感情、生活习惯和工作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2.失地农民有效“充权”
由于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虽然城郊失地农民在社会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但他们仍带有很强的农民的习性。城市市场经济发达,各个领域充满竞争,这是失地农民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思想上,城郊失地农民必须改变传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积极进取;在行为上,从生活的散漫性和无序性转变为有节奏性和条理性;从生产的季节性观念转变为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从以血缘、地缘为主的人际交往转变为以业缘为主的人际交往;从以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的通信传媒沟通为主。
城郊失地农民虽然实现了身份和职业的转变,但要真正完成市民化的过程,却还有相当一段路程要走。因此,城郊失地农民要想实现从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的全面转型,还需要通过外部“赋能”与自身“增能”的通力合作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文 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甘肃社会科学,2005,(4).
[3]张海波,童 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2).
[4]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5]符 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J].社会,2006,(2).
[6]王彩芳.论城郊失地农民文化适应[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7]沈关宝,李耀锋.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