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晴晴
[摘要]由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和较大的生存压力,新闻采写、报道的速度越来越快,几乎和新闻发生同步。但一味地求快,使得新闻报道越来越浮躁、轻率。很多时候,由于记者没有经过深入采访和认真核实,事实或是事件的细节记者不清楚,这时固有的刻板印象就会对记者的认知、采访和写作产生极大的影响,极易引发失实报道,引起新闻剧情反转。
[关键词]刻板印象;新闻报道;剧情反转
一、什么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本是印刷术语,专指印刷铅板。1922年,美国著名记者沃尔特·李普曼在《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引用该词,用以解释人们对世界的错误观念和偏见,从而首次将“刻板印象”从印刷技术领域引入到传播学领域。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比如我们常常习惯性的认为美国人直率,中国人含蓄;北方人大方豪爽,南方人精明能干;警察都是正义的化身,老师们都是博学儒雅的代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富裕,西部城市地区贫穷落后等等,这些都属于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影响既有的认知结构,会使人们形成固化的观念,导致先人为主,且难以改变,记者也不例外。
二、刻板印象在“反转新闻”中的表现
现实工作中,记者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且庞杂,真假难辨,而新闻报道越来越讲究时效,新闻机构为了收听率或收视率而“抢”新闻、“抢”头条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很多时候记者没有进行深入采访就急于发稿,不经认真核实新闻素材就急于转载其它报社、网络的新闻,或直接引用作为新闻评论素材,甚至有些网络编辑新闻素养和职业道德缺失,不经采访或调查核实,根据道听途说或“想当然”即主观印象来杜撰新闻,这些往往都是记者的刻板印象在起作用。
刻板印象会在采访环节中表现出来。首先这种刻板印象会表现在新闻选材和确定主题上。有些记者在采访之前,确立新闻选题时就会不知不觉的产生了刻板印象。记者会根据自己以往对事物的认知和固有的“框架”结构进行新闻选材和确立报道主题。
例如2015年9月8日,在“淮南女大学生称扶老被讹”的反转新闻事件中,记者在确定该事件为报道对象时,根据以往大学生“扶老”却屡遭“碰瓷”的刻板印象,内心已经认定此事件是女大学生遭老人“碰瓷”,记者未经深入采访和调查,就急于得出结论发至网上,又经多家媒体未经仔细核实就转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如“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老人倒地该不该扶”,“老人倒地该怎样扶”等,老人一家也承受着巨大的舆论指责。但7天后,即9月15日,新闻剧情却出乎人意料地出现了反转。随着3名目击证人出来作证,称女大学生确实撞了老人,并指认当事人曾向老太太道歉,并承认撞了人,事实的真相才浮于水面,一时间舆论哗然。
其次,刻板印象在记者进行新闻采访中也时有发生。据相关人士的调查发现:82%的新闻记者自认为在新闻采访中曾出现“以名取人”,“以貌取人”的行为;16%的新闻记者认为自己的定势效应很厉害;认为自己定势效应比较严重且时有发生的也占到了34%,只有10%的人认为自己很少有这种现象。
例如2014年12月21日,在西安凤城一家医院医护人员自拍事件中,记者主观认为医患纠纷中病人作为弱势群体,在采访时不知不觉地站在弱势的一方,带着同情的心理进行报道,认为“生命岂可开玩笑。”随着西安市卫生局启动对“医生手术台自拍照片”事件的调查,图片显示的是“手术已全部完成,病人即将送回病房。一台高难度手术的成功,病人安全,医生比病人家属还要开心。”一场沸沸扬扬的“医患关系”新闻以闹剧告终。
再次,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记者也常运用刻板印象,大量使用具有主观想象性的“形容词”,极易造成新闻反转。
例如,在2014年4月21日的大陆男童香港街头撒尿事件中,凤凰卫视记者、主持人间丘露薇当天中午即在个人认证的微博上称:“孩子当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路人一耳光。白衣青年看不过眼报警,并且阻止夫妻离开,双方争执,青年遭人用婴儿车推撞。”在随后的各家媒体未经核实转载的过程中,“孩子”变成了“女童”,且放大并突出“打人”这一细节。然而经香港警务处调查后,新闻报道的剧情出现了反转。首先,网上各大媒体报道的幼童是女孩的消息并不准确,该幼童是男孩,且调查资料显示并不存在付姓女子打路人耳光的情节。凤凰卫视主持人闾丘露薇和各大媒体记者未经仔细调查核实,就在新闻报道中阐述事件,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刻板印象对“反转新闻”的影响
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就在于不用深入探究事物的真实情况或本来面目就可以通过已有固有的看法得出相应的结论,这不仅简化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也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但“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首先,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都离不开事实。如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频繁采用刻板印象,在被给予的有限信息和材料的基础上得出带有普遍性的结论,会使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认知中忽视个体的差异,造成先入为主,导致知觉上产生错误,妨碍对客观事物或事实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且极易造成极端化现象,不利于新的观念和事实的传播。
新闻反转剧频频上演,甚至有人盘点了年度“十大反转新闻”,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媒体人应该自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媒体取得公众信任的前提条件,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而“反转新闻”的本质是新闻事实的失实,其本身是有事实依据的,并不是空穴来风,只是在记者新闻采访或写作的过程中,由于错误的解读或没有经过认真仔细的调查而造成对事件的歪曲,以致新闻剧情出现反转。以“西安医护人员自拍事件”为例,其本身是真实事件,新闻报道的失实并不是记者杜撰假新闻造成的,问题出在记者并未亲临现场,或认真调查事件的真相,仅以照片呈现的“事实”或发帖者的爆料,根据自己的刻板印象报道新闻事实,造成与真实情况不符。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客观、准确、公正,要用事实说话,用事实的力量引导人、说服人。网络时代,媒体更应当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拒绝抢发、拒绝不经核实的转发,以及推波助澜的行为,拒绝低俗、媚俗的新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致力于传递社会正能量,做好新闻的“把关人”;其次新闻媒体应当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落实“三贴近”要求,加强和群众、实际的联系;最后新闻记者还应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
哈钦斯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宣称新闻媒体不应受到刻板印象的制约,要对各社会群体进行真实情况的表达。也就是说,记者不仅不能受到刻板印象的制约,还应该承担起消解社会刻板印象负面作用的责任和义务。
信息铺天盖地,新闻层出不穷。受众越浮躁,媒体就越应该冷静,不能让刻板印象蒙蔽了“真实”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