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倩
卷首语中国汽车品牌高端化应该怎么走
文/张倩
每逢车展前夕,中国汽车品牌的高端化总会炒的沸沸扬扬。说起来,走高端路线,应该是每一个中国汽车企业的梦想。而如果能够借助车展的东风,把具有战略意义的车型公诸于众,总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经历了或正在经历、即将经历几个发展阶段。在低质低价阶段,汽车品牌主要解决的是有和无的问题;平质低价阶段,也就是现阶段,很多车企品质不错,甚至能与一些主流合资品牌持平,市场表现良好。正是这种良好的市场表现,麻痹了许多自主品牌,让他们纷纷摇起了做高端品牌的大旗。
然而,高端品牌,并不是单靠品质提升就能撑得住的。一个高端品牌,必须是从产品定义到设计研发再到生产以及营销整个过程体系的提升,而这,恰恰是现在的中国汽车品牌所欠缺的。产品跟不上,技术跟不上,配套体系跟不上,都直接阻碍了自主品牌的高端化之路。
要打造一个中国的高端品牌,并非喊喊口号或者烧烧钱就能做出来的。要做到实打实的高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太多,比如,中国车企仍需加快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扎实技术革新,进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略规划与布局,更重要的,保证自主品牌在产品品质与管理团队等方面的稳定性,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渠道和价格策略的创新。
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推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向上的新动力。中国自主品牌试图在高端化道路上寻求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是好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升级势在必行,只是有时候,还是要量力而行。
特别策划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自主品牌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而合资品牌则汇集在中高端车市场。在与合资品牌的交战中,自主品牌总是节节败退。4月26日,北京车展期间,“2016中国汽车论坛”不断有声音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品牌汽车发展的最好机会。事实上,近几年自主汽车品牌的努力与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如今,重拾信心的自主品牌纷纷向高端市场发起进攻。对自主品牌来说,品牌向上之路并不平坦,要想突破“天花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