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评估价值

2016-06-19 19:37
关键词:综合性螺旋心肌梗死

肖 音

(齐齐哈尔市公安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评估价值

肖 音

(齐齐哈尔市公安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分析其综合性评估价值。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经扫描发现,早期相灌注缺损34例,其心肌梗死敏感性为94.44%;延迟相增强特征有3种;不同区域平均CT值与正常心肌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增强特征各异,保证了综合性评估的全面性。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急性心肌梗死;评估价值

多层螺旋CT属于无创检查,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与普遍。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常见与多发疾病,临床决策时,不仅要评价冠状动脉病变,还要了解整体心室功能、心肌组织水平灌注、梗死区面积等,经综合性评估,方可保证决策准确性[1]。本文以我院接待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证实了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4±3.4)岁;合并症:高血压14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0例。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②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③均自愿接受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检查;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伴有精神疾病者;③对比剂过敏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等,均接受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具体如下: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如果心率未达到70次/min,则给予美托洛尔25~50 mg,口服,借助心电门控法,选用64层螺旋CT,层厚0.8 mm,电压80 kV,电流800 mA,初次扫描速率为4 mL/s,对比剂为碘普胺370,静脉推注,80 mL,45 s后开始扫描,维持滴注,速率为0.1 mL/s,5 min后,延迟扫描。在扫描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屏气10 s,获取数据后重建,由两名医师分析与重建早期相、延迟相的图像。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 组 3 6 例 患 者 , 经 扫 描 发 现 , 早 期 相 灌 注 缺 损(ED)34例,其心肌梗死敏感性为94.44%;延迟相增强特征有3种,分别为孤立心内膜下延迟相晚期增强(LE)22例、单纯心内膜下残余缺损(RD)8例、心内膜下RD与心外膜下LE4例。与正常心肌平均CT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区域平均CT值与正常心肌平均CT值对比(±s)

表1 不同区域平均CT值与正常心肌平均CT值对比(±s)

注:与正常值比较,*P<0.05

CT值 ED LE RD正常值 105.3±15.3 76.4±11.3 76.5±12.3各区域值 45.3±10.34* 106.3±17.4* 38.5±10.6*

3 讨 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CT扫描的应用日渐广泛与普遍,自20世纪末,急性心肌梗死评价开始应用CT,但因CT分辨力较低,从而影响了其图像质量,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出现后,保障了评价的精准性。为了明确其临床价值,本文以我院接待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结果显示:早期相灌注缺损34例,其心肌梗死敏感性为94.44%;延迟相增强特征有3种;不同区域平均CT值与正常心肌平均CT值相比,差异显著。

国 内 学 者[2]经 研 究 指 出 : 早 期 扫 描 早 期 灌 注 缺 损 占95.3%,与正常心肌的CT值相比,ED、RD区域均相对较低,LE区域较高,差异显著。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介入治疗后,行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其强化方式各异,并具有特征性,因此,临床上应积极推广。同时有关学者[3]指出,此检查法明确了再灌注后的梗死部位、范围以及心功能等。

通过研究可知,双期扫描的增强机制与磁共振延迟成像类似,其各异的增强特点可借助不同时段对比剂分布情况进行阐述。在早期扫描过程中,对比剂经微血管床至心肌细胞内,但因患者微循环阻塞、心外膜大血管闭塞,致使对比剂难以进入心肌细胞内,随之出现了灌注不足问题,并表现为ED;而在延迟扫描时,心肌细胞内对比剂逐渐排空,正常CT值降低,但梗死相关区域的心肌细胞膜功能异常,其中的对比剂难以有效排出,进而造成对比剂聚集、CT值升高现象,并表现为LE,另外,部分被破坏区域,如梗死核心区,心肌细胞难以进入对比剂,从而表现为RD。与正常心肌相比,梗死区域对比剂分布、排泄等状况不同,经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后,便于明确其性质。

[1] 关 韶 峰 ,方 唯 一 ,曲 新 凯 ,等 .多 层 螺 旋 CT 双 期 扫 描 对 急 性心肌梗死的综合性评估价值[N].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4(03):326-330.

[2] 王中程.多层螺旋CT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早期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3(07):226-227.

[3] 罗友琛.多层螺旋CT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早期价值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4(03):202-203.

本文编辑:孙春宇

R542.22;R814.42

B

ISSN.2095-6681.2016.20.031.01

猜你喜欢
综合性螺旋心肌梗死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奇妙的螺旋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