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而大学生的就业也开始向“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发展。在大的经济发展背景以及就业体制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剧增的就业压力带来的各种问题使高职院校学生产生了自卑、焦虑、不安等诸多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成才,甚至学校与社会的稳定。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问题和人才培养方式,关系到我国人才的发挥和社会稳定,对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文化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一、必须明确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新教育,可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创新精神的培养还可以让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操作技能上头脑灵活,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场竞争力。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并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以便能有效应对自身内在冲突的各种问题,一方面满足其对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渴望,另一方面给其在人格发展、价值实现、恋爱、择业与就业等现实压力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途径。由此可见,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最终使之适应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关系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情绪自我管理水平,挖掘自身正能量,调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创新人才培养中对人才要求涵盖了心理素质要求,这是创新人才的基本要素。综上,在当前的高校全面型人才培养计划中,创新能力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均不可或缺。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造力开发
诸多研究证实,每个个体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而大学时期为个体心理潜能的开发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更为开放而自由的成长空间、丰富而多样的训练内容、较好的学习资源等。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等能力的训练,而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尤为重要。创造力的形成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学生自我能动性的开发,在实际教育中,还要注意学生人格培养,如自信心、意志力、耐挫折能力的塑造,这些都是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要面向全体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独立自我管理能力等基本素质,做好其心理维护。要做好学生的智能训练,这不仅是创新人才能力的根本也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标准之一。针对性的开设智能训练课堂与活动,如专业竞赛、知识评比、技能考核等多元化途径来训练学生智力,充分挖掘大脑开拓创新的潜力。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帮助和引导,通过搭建校园学习平台,充分营造校园和班级学风或通过优秀学生和校友现身说法以及社会实践等,使之明白学习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对学习有一个科学而正确的认识,鼓舞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动机并传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关注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通过抽样观察发现,在本校学生中仍然有部分学生心理问题较为特殊,需要针对这些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具体而言,一是学习适应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水平差异较大,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厌学情绪明显、上课注意力分散、学习困难等问题;二是情绪不稳定问题,集中表现为紧张、抑郁等;三是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行为问题,如打架、说谎等;三是严重心理问题之后产生的抑郁症、神经衰弱等。
心理问题行为是学生内在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一方面该问题直接反映学生的成长状况;另一方面,心理问题严重者极易诱发严重后果甚至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认知、整个学校的稳定。例如,近年来高校学生因失恋、学习和就业压力过大为诱因的自杀事件等。对于这些具体问题,一是要做好预警,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尽管高职院校学生从年龄上均已成人,但从心理年龄和社会经验上来说学生还不够成熟理性,做好预警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关注和关心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预防问题、处理问题,把学生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行为扑灭在萌芽中;二是敲好警钟,给教师敲警钟,明确教师的职责,关心和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师不是只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而是学生成长的领航人和守护者;三是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辅助引导作用,明确三方主体分别担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