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西贡:时光永远在此停留
我对西贡的热爱由来已久,它比我到过的其他任何城市都更加与想象无差。推开嘎吱作响的木窗户,透过泛白的鱼鳞瓦看向繁华却略显拥挤的范五老街,雾气蒸腾的南国景象缓缓推移。
1930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在西贡度过了她一生难忘的时光。在自传格调浓郁的小说《情人》中,她如此写道:“城里的喧闹声很重,震耳欲聋。房间里光线很暗,四周被持续不断的噪声包围着。窗上都没有嵌玻璃,只有窗帘和百叶窗。在窗帘上可以看到外面太阳下人行道上走过的错综人影。”这一切,就像如今我在范五老街的旅馆里所看到的一样。
在我看来,范五老街是西贡的首选景点。事实上它也确实是西贡旅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几乎所有的长途巴士都选择这里作为西贡的停靠站。范五老街,广义上是指包含这条小小街道在内的一大片古旧街区,这里一整天都沉浸在音乐里:早晨,街头飘荡着咖啡和法棍的香气,伴随着舒缓的早安曲;白天,各式店铺开门纳客,法文歌和英文歌推动着手工艺术品的贩卖;夜幕降临之后,摇滚乐占据了布满酒吧的大半区域,也包括那些霓虹灯闪烁不停的激情店铺。
这座城市的人们谈不上彬彬有礼,但热情爽朗,这热情特别表现在希望推销给你他们所有的一切:纪念品、水果、甜点、小吃、摩托车服务……与西贡的相遇让人感到舒适和温暖,而西贡人也享受着自己的随遇而安,他们似乎都停留在那个值得纪念的旧时代,没有人将自己的城市称作“胡志明市”,西贡永远就是西贡,一个寻得到杜拉斯所描述的那年踪影的西贡。
左岸风情:法式审美的遗产
西贡王公圣母教堂是一座19世纪的宏伟建筑,因为通体由红砖建造而被通俗地称作“红教堂”,这些红砖全部是由法国运至越南,两座鲜艳的钟楼则仿制自巴黎圣母院。教堂前面那座安详优雅的圣母玛丽亚雕像,是1945年罗马教会赠送的,为红教堂增加了更庄严的气息。每到周末,红教堂会恢复它本初的功能,钟声响起,祈祷的语音在屋檐下响起,好像遥远的昨天一样。
中央邮局和红教堂仅隔一条马路,其修建和使用的历史也和红教堂一样久远,今天也依然是一座在真正使用的邮局,时光的混搭感在这里尤其强烈。殖民时期法式建筑的外壳里,深植着社会主义越南传统的内心,胡志明画像高挂在邮局长条形弧顶深处的墙壁上。鉴于邮局修建的时间,很难确定杜拉斯一家是否曾在此寄过信件,如她在成名作《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所描述的,她的母亲曾经书写给移民局的文件,更多是通过邮差上门收取。如今游客可以购买明信片和邮票,一枚中央邮局的邮戳是西贡旅行的最佳纪念。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手持颇具时代感的印章在邮件上按下印记,“咔嗒咔嗒”的声音是幽静的空间里最动听的音符。
边青市场(Cho Ben Thanh Market)是西贡最大的传统市场,东南门是一座殖民时期风格的标志塔楼——法国人的精神遗产如今仍在西贡人的审美和创造中起着指导作用。市场呈方形,四边长度都达百米,被自然分割成若干区域,卖的大多是极具特色的越南原产地商品,从越南香水到漆器木雕,从越南咖啡到热带水果,从鞋帽箱包到丝绸斗笠,从生鲜原料到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如此大型、丰富的“游客市场”也是很少见的。市场中始终弥漫着“对决”的声音:关于物品优劣的辩论,价格高低的讨还,卖力的推荐和好奇的问询……如同一场场无烟的战役,不停上演。
西贡河口:由此走进原生越南
从范五老街到边青市场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再到中央邮局和红教堂,转而到达西贡河,整个路程也不超过4公里,步行可至。
在一个不寻常的早晨,15岁的玛格丽特·杜拉斯戴着一顶玫瑰木色的平檐呢帽,站在西贡河畔,与即将成为她的情人的中国男子第一次相遇。天气炎热,她感到疲惫无力,就像西贡河若隐若现的流水声。
在傍晚时到达河边,会收获西贡河最美的景色。你可以像当地人一样,坐在河边的椅子上等待夕阳落入河中,也可以在灯光亮起时登上刻着殖民时期标签的邮轮——它们停泊在码头上,成为具有西贡特色的高档餐厅,提供改良风味的法餐。服务生们扮成船长和船员,音乐和模拟汽笛响起,邮轮好像即将顺河而下,载着年轻的杜拉斯往返湄公河三角洲。
历经由北到南的漫长旅程后,湄公河在三角洲变得浑浊不堪,好像渐入迟暮的老人,沉淀了沧桑的昨天。
河流的坏脾气在法属时期得到调教。杜拉斯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这样描述湄公河三角洲(永隆)的法国移民生活:“她的租借地不能耕作,年年遭受海水侵袭。海水涨的高度总是足以毁坏一切,或是直接地,或是通过渗透……她把十年的积蓄扔进了太平洋的海涛中。”
曾经的湄公河三角洲泛滥无常,季风令这条穿越东南亚诸多国家的大河如同洪水猛兽。好在法国人在越南不只留下了花哨的建筑和食物,也留下了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现在的法国人有充分的理由心安理得地“回”到越南看看,以知道他们的父辈都做了什么——至少不全是坏事。如今越南南部拥有湄公河流域最肥沃、富饶的土地,椰糖、蜂蜜、水果、稻米……被加工和运送至世界各地。
湄公河三角洲:静水深流的简单生活
槟椥省位于湄公河三角洲,邻近西贡。如今在槟椥水域乘坐当地人的划桨船成为一种流行,越南人和法国人同样对这种新时代的“探险”充满兴趣。
只有一人宽的小木船匀速行驶在无波的水面上,平稳的船身考验着撑船者的手感和经验。窄窄的河道两侧,高大的椰树和相对低矮的芭蕉树茂密丛生,午后的阳光透过剑状枝叶照在船上、水上,令泥沙浑厚的褐色流水变得如同镜面。耳边只有规律的潺潺流水声,偶尔有不甚清晰的鸟鸣,若不是我的相机快门声不时惊扰,船上的人恐怕都会睡着了。
槟椥的食物种类并不丰富,但烤鱼足够特色。外皮焦脆香酥的整鱼被端上方桌,采取法式的分餐制,可爱的越南女孩将鱼肉、米线和黄瓜裹入糯米皮中,依次递给餐桌上的每位客人,如果她高兴,会偷偷加入几片鱼腥草,这种常常令外国食客难堪的蔬菜在越南全境的饮食中普遍存在。辣椒、丝瓜、豆芽和鲜虾被煮成一锅鲜美诱人的汤,搭配肉馅炸春卷刚好合适。米饭足够分量,亦足够可口,湄公河三角洲出产的优良稻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养育了中南半岛东南部的众多人口。
一些传统文化在槟椥的村落里被保存下来,包括可追溯至遥远时代的越南弹唱和乐曲,这些用三根琴弦伴奏的音乐,如今被由吉他改造的简陋乐器演奏,而且在城市里再也听不到了。在湄公河深处,家族表演的形式可以帮助文化延承,但保护的力度也十分有限,更多无法离开河流的年轻人选择进入蜂蜜或椰糖工厂,务工的收入比演出要高得多。没有人关心艺术是什么,它很难替代食物在三角洲地区“受人尊重”的地位——全世界都是如此。
在如芹苴这样称得上城镇的地方,人们的生活同样与湄公河密不可分。最好的度假酒店建立在河畔风光最好的位置,为城镇提供工作机会。许多人在河岸的一侧工作,而家在河岸的另一侧。渡船如同巴士一样再平常不过,每天早上和傍晚,简陋的铁船都满载着骑摩托的人,从一座码头到另一座码头,周而复始,毫无变数。人们享受并感谢自己的所得,不抱怨也不妄想,生活简单平淡,像静水深流的湄公河,已经许久不再泛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