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鹏
一、 史的真实——折射历史理性的光芒
纪录片的文献价值是由其追求真实记录的原则决定的,历史理性是它的本质。历史使人睿智,也给人精神力量。文献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求索历史、建构历史、感悟历史的过程,它要求创作者立足现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使观众了解历史并审视历史。
(一)求索历史
文献纪录片能将尘封已久的往事、远去而模糊的岁月重新展示出来。正如学者吕新雨所言:“纪录影像的意义,在于见证历史、打捞历史的证据,从而使有可能沉沦的历史重新浮出,进入到历史的光亮中来。”求索历史,是对历史的回访,是创作者用自己所掌握的材料来告诉观众一些事实,是对真理的竭力靠近,并不是以真理掌握者的身份来公布结论。因此,求索历史的过程是将更多有价值的历史存在纳入人们的视野中,扩展历史空间的深度与广度。
(二)建构历史
文献纪录片自然是不可虚构的,否则就会丧失其真实可信性的优势。但它的文本形态毕竟是“第二历史”“第二真实”。因此,创作者对历史素材的取舍和叙述主线的结构决定了作品的真实性与感染力。建构历史的核心是“历史的人格化”,是将宝贵的史料与各种人物的记述相结合,表现人格化的历史,让历史活在文献中,让文献“活”在人物中,运用历史见证人特有的“考证性和目击效果”,向观众真实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这些如白描式的叙述和个人化的视角建构起来的历史,并没有削弱历史的厚重,却平添了几分历史的温情。
(三)感悟历史
我们求索历史、建构历史的目的在于感悟历史。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都站在历史的连接点上。在历史的回眸中,人们可以获得时代性话题,赋予历史以昭示现实的意义。
目前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大多还是主要由历史文献资料或时空概念模糊化的镜头组成,对现实时空的表现往往只出现在访谈段落。这种处理无疑有助于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符合人们对此类纪录片文献价值与史学价值的认同与期待心理。但从观众接受的角度来说,一味采用这种做法产生的审美效果毕竟有些单一,而且历史情景与现实生活存在的差异对观众来说具有距离感,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观众的深层介入。而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的交织体现了创作者开放的历史意识与视野,不仅有助于深化纪录片的意蕴和内涵,促进审美效应的多元化,更有助于我们感悟历史。因此,创作者有必要跨越历史时空单一结构的叙述,形成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复合结构的叙述,以开放的姿态对结构进行独具匠心的编排,注重将历史与现实合理而自然地交汇,这样才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
二、诗的感染——抒写感性历史的华章
文献纪录片不一定都是枯燥乏味或是思想大于形象的,它同样可以走向感性。在折射历史理性的光芒之外,还应运用多种形式抒写感性历史的华章,以史的文本达到诗的感染,在史的开掘与诗的叙述方面,达到诗化的历史高度,从而提升审美感染力。
(一)叙述视角的独特
如何掌握第一手材料,并提炼和寻找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是文献纪录片能否获得成功和认同的关键。因此,要求创作者选择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处理好作品的结构关系,使文献纪录片不仅成为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更具有较强的审美感染力。
例如,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创作的文献纪录片《东北抗日联军》,就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叙述视角。它没有站在宏观的视角,以一种客观的视点旁白讲述历史,而是运用以故事为叙述线索,以人物为亮点的叙述策略,不时将叙述视角转换到个人的身上,让其讲述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所感所想,巧妙地实现主客观叙述视角的转换。通过这种手法让观众感受到历史发展进程与人物兴衰荣辱的关系,还能体会到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从而对历史进行一种人性化的解读。这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群至死不言败、英烈写千秋的中华民族铁血儿女,他们让我们为之动容且肃然起敬。
(二)“情景再现”的营造
当某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找不到能够推动叙事所必需的声画载体时,可以借助“情景再现”的手法,以情景的营造完成语言之外的历史时空的表达,引发观众睹物思人、睹物回想历史的审美想象,努力接近历史文献的意义,并获得对历史文献审美的感受。“情景再现”常使用三种方式:摘录故事片片断、演员扮演、模拟场景。“情景再现”在片中往往时间不长,但其传达的信息量却很大,构成了一种情境化的叙事情节。
“情景再现”具有逼真纪实的美学特征,但过于具象明确不容易调动观众的联想、想象,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审美接受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观众审美感受的生发。瑞士美学家布洛曾以“心理距离说”来解释审美现象。他认为,在审美接受过程中美感的产生有赖于距离化、间隔化提供的条件,适当的距离有助于审美主体冷静客观地观察审美客体,获得审美愉悦并超越暂时有限的感知进入对永恒无限内涵的把握,从而增强对作品意蕴内涵的深刻理解。因此,创作者应适当运用“情景再现”的创作手法,并注意运用富有表现力的造型语言营造出诗意般的氛围和独特的韵味,这样才能引领观众进入审美的境界。
(三)特技镜头语言的运用
不论何种文本形式,历史书写者总会去寻找和选择那种符合历史内容表达的话语方式。尤其对于以综合艺术手段作为表述形式的文献纪录片,可以说有着更为广泛自由的话语选择空间。无疑,特技镜头语言是这个“话语选择空间”中的一种。它可以让文献纪录片中的文物、遗迹、文字档案资料等没有动感的静态元素变得鲜活起来。它的运用,是一种表达式、一种修辞手法、一种理念。
总而言之,缺乏理性智慧的情感难以升华到完美和谐的审美意境,而没有激情的理性智慧难以闪烁出耀眼的创新火花。如椽巨笔绘史诗,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应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互相应和,理性与情感的互相辉映,如史诗一般包含着感情色彩的渲染,折射出历史理性的光芒。
(作者单位:武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