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而过

2016-06-18 05:38毛远影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童言满山说书人

毛远影

儿时的家乡,常有戴墨镜、穿黑袍的说书人两指夹着一柄四四方方的纸扇子,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身后的徒弟把锣鼓一敲,说书人便扯着嗓子旁若无人地唱起来。那干裂的嗓子艰难地挤出沙哑的语调,像是一把生锈的钝刀在木头上磨来磨去。若有人听不下去,给那位说书人倒一碗水润嗓,说书人得了便宜,便要给那户人家讲一番聊斋以表感谢,而无名桥便是那说书人讲得最有趣的故事。

“无名河上无名桥,拖着青山永不倒。话说很久很久以前……”

在说书人娓娓道来的故事里,年长的妇女们总会聚在河边,一边搓着孩子沾了泥的衣服,一边聊着哪家的闺女又出嫁了。这条流淌了一百多年的河,就是无名河。乡下人不识字,就随便给河取了个名字:“无名。”河上之桥,自然也随着河叫作“无名桥”了。

无名桥说得好听是座桥,其实不过是村民嫌过河麻烦搭的几块石头而已。桥的边缘因为长期冲刷而格外光滑,零碎的青苔爬满了石块,涉水而过,蜿蜒成一条呈天然靛青色的丝绸。无名桥的身后,是一座溢满果香的杨梅山。若是到了阴历四五月间,满山的嫣红便如泼墨一般点缀在绿叶枝丫间。人们架着自家的木梯,再抄着打杨梅的木棍,便带着一家子风风火火地上山取梅。当家的摘了杨梅送下山,再挑一部分摆在家门口,插一块红布,伴着乡下人天生的大嗓门便开卖起来。剩下的一部分果子,要么晒成果干做成素日的甜品,要么加上冰糖和着白酒泡成夏日解暑的杨梅酒。待梅子的盛季过了,又是一番宁静,徒留着无名桥上余留的热闹气息。

人们涉水而过,是为满山的馥郁芳香。

无名河宛如长蛇,蜿蜒在低处的河坝里。时常有戴着稻草帽的黝黑农民插完满地的秧,然后蹲在无名桥上清洗自己满手的淤泥和稻谷的碎渣。无名河水极冰凉,若脱了鞋袜,将脚浸入水中,那股冰凉便如一股电流,从脚下传人心尖。偏偏有调皮的娃子爱背着父母在河中嬉戏,男孩子们用布条蘸了水互相打闹,女孩子则坐在路边的岩石上,不时抬抬脚溅起高高的水花。好在长期的泥沙堆积,河水不深,细细的沙砾嵌在脚板上,让人痒痒的。

孩童涉水而过,是为儿时的童言欢笑。

我愿涉水而过,寻那一方净土;我愿涉水而过,坐听一场风雨;我愿涉水而过,留住满山的风景如画。

佳作点评

文章描写自然生动,有浓浓的生活气息。一条无名河、一座无名桥,见证和陪伴着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以说书场景开篇富有新意,在娓娓道来的过程中,以“人们涉水而过,是为满山的馥郁芳香”“孩童涉水而过,是为儿时的童言欢笑”两句点睛之笔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全篇形散神聚。题目“涉水而过”也很有韵味,且富含诗意,既展示了这里的村民自然淳朴的生活,更展示了“我”的内心追求。

(鑫源)

猜你喜欢
童言满山说书人
童言·童画
童言·童画
满山果树花盛开
山中雪后
Max讲故事——说书人
满山杜鹃满山情
满山葡萄红艳艳
竹兄弟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在卑微与高大中穿行的说书人——师陀《说书人》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