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

2016-06-17 13:59王阳刘宇新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经济效应途径

王阳+刘宇新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我国必须重视农业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标准化,提升农业产品质量,促进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最终推动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经济效应;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1

一、农业标准化

(一)含义

农业标准化是将农业作为了标准化实现对象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以“统一、简化、协调、选优”为开展原则,通过标准的制定和标准的落实将农业实现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过程,主要以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为标准化的实现[1]。

(二)农业标准化开展的作用

1.加快了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步伐

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主要的区别在于技术体系的不同上。传统农业依靠的是直观的经验,现代农业采用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中国地域辽阔,农业占经济发展的很大比例,农业人口众多,但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却在世界上处于落后地位,人均耕地面积还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2],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农业技术实现应用和推广。农业标准化就是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完成科研和生产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农业技术通过标准化的转化,实现了从繁杂到简单的转变,并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环节上,实现了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变。

2.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保障

中国人均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提高,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大众对农产品不再追求的是数量满足,更在质量和安全方面提高了要求。农业标准是开展农业质量监督的重要参考,为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具体化的品质要求,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对食品质量的安全越来越重视,相关人员也要对农业标准进行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创建一整套从农田播种、销售、餐桌这样的一个系统化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才能切实的为大众提供具有安全保障的农产品。

3.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农业生产要将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变为现实,必须有一套标准流程规范来统一产品的规格和质量,才能实现各环节的有效保障,并逐渐的使生产的规模经济变为现实,使农产品具有市场化和竞争力。农业标准化的落实和开展,促使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实现了了对质量要求的保障,不仅密切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还将交易成本实现了降低,是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的重要条件。

二、农业标准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1.农业产品规格和品质一致性

农业标准化是在农业生产的各环节中开展统一化的要求,实现了各环节的控制,来实现成品在规格以及品质等方面的一致性。农业标准化的落实,不仅可以实现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的降低,还能预防未知风险,与此同时,对于规模化经济的实现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利用农业生产分工的发展

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对于生产效率来说,也是具有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在未实施农业标准化之前,农业生产包括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上,市场交易各方都有会非常大的成本投入,包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搜寻成本、监督成本等,这些成本俨然对农业生产分工在形成和发展方面有着不利影响。生产者面临高额的生产成本,会对生产过程的各环节进行改革,并使其转变为小而全的生产模式。而一旦将农业标准化体系创建并实施,市场在开展组织活动时,就可以将其作为标准来进行,并把自己的优势生产活动发挥出来,并实现产业链上某个环节产出的具有标准化特点的产品进行交易,促进分工更加细化、效率更加高速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3.便于政府的监管

农业标准化对于政府而言,仅需认真的落实和严格的执行,并全力实现监督职责。对于违反标准和规章运作的企业,以及那些未达农业标准体系标准的企业,会随着市场的发展逐渐被淘汰,严格依从农业标准开展生产的那些企业就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赚取更大利润。

三、促进农业标准化实现的有效策略

1.加强领导的带头作用,认真落实农业标准化

领导是工作开展的领头羊,对农业的向前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作为领导,必须对农业标准化有个正确的理解,才能帮助工作的有效落实;对农业标准化重要性有正确的领悟,才能有效帮助工作开展更具高效性和积极性。对于农业产业化升级具有的重大意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纵观大局,深入了解,并对农业良性发展明确方向和道路,在实现了农业标准化研究的和规划基础上,加强工作的落实。政府方面,做出积极的配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有效的推进工作。

2.抓好标准化示范点建设,带动农业生产标准化

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开发和建设基础上,不断实现对技术的应用,并对产业化经营和示范区的建设不断进行推广,分别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及示范点进行创建,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基地生产单位上建立不同的作物标准化示范点,并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利用梯次布局来将农田逐渐实现规模的扩大,并对生产行为不断急性规范和约束,进一步对农业标准化建设途径进行新的探索,为农业标准化的全面开展和落实创造有利条件。

3.制定统一生产标准,推进标准化发展

相关部门及企业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将现有的国家级、省级农产品质量标准,和企业遵照执行的生产流程和规范,都要做出统一性的规范,相关生产技术也要制定出完善的操作规程,并做好执行的监督工作,督促农产品基地和带头企业农业生产标准化实现规范性。政府方面一定要做出相应的帮扶,在政策上,要制定出针对个人和企业的奖励制度,并通过多种形式如良种补贴、农机补贴、优惠政策等,来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健康发展。

4.加强宣传和人才培养

第一,对标准化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并对经营者贯彻标准化的相关政策、法规等,将标准化概念根深蒂固的扎入受众心中,激起大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掌握标准化的应用,并可以投入到标准研究中,从根本上将标准化管理贯彻实现。第二,要积极创建农业标准化工作队伍,培养出理论和实践兼顾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这样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实现复合型人才的队伍的壮大,还能将农业产业化推向更高的层次,实现不断的发展。还要重视经验的引进和学习,利用国外总结的经验,帮助我国农业标准化更快捷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金爱民.农业标准化作用与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2]王艳花.陕西农业标准化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作者简介:王 阳(1983-),工作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财务处,会计兼科长,经济师。

猜你喜欢
经济效应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论会计的经济效应
中国超高层建筑发展及经济效应分析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