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事业单位要对财务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对管理体系之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完善,才能使事业单位的发展满足我国经济环境的发展要求。如果财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将促进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规范性的提升,从而使事业单位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目前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所以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急需改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与浪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对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管理管理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2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固定资产的专项管理措施
事业单位中有很多固定资产,通常情况下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与应用,出现问题的情况较多,特别是在计价和核算方面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经常出现单位的实际支出情况与账面记录不一致,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没有针对财务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多数情况下实际支出与账面数据存有较大差异,财务资金状况与使用情况不相符,固定资产流失较为严重,对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影响较大;虽然事业单位实际资金存在数量与账面记录数据相符,且实际物品也以某种形式存在着,但是物品的实际报价金额却与物品本身的价值存有较大差异,物品的记录价格往往高出物品本身价值的很多倍。特别是单位用于办公的车辆和一些办公自动化用品,使用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无形之中造成了单位财产的损失,并且在账面记录上还比更换时所花费用高,账面数据的记录情况与实际耗损情况不符。
2.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我国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机构的运行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来实现。每年国家财政部门都向事业单位进行拨款来保障公共服务的正常进行,事业单位需要采购运营所需的各种设备,但是由于采购管理方面存在问题,重复采购的浪费现象经常发生。购置来的设备作为国有资产,应用频率不高,设备使用不连续,闲置时间过长,这些设备通常会以过快的速度被淘汰,这充分暴露了事业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过低的问题。
3.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之道,内控监督力度不足
我国事业单位中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预算资金管理;二是收支款项的管理;三是年终账目的清理与结算。财务管理项目虽然只是包括了这三个方面,但是具体管理事务却较为复杂,再加上我国的事业单位又不具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内控监督力度不足,因此这几方面的管理效果不佳,与预期相差甚远,一些有预算的专项资金并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去使用,针对来往款项的管理也不严格,对账目进行管理和更新的制度并不完善,经常有死账出现,年终清算时有些款项去向不明而使清算结果变得模糊,使财务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4.风险意识防范意识较低,效益意识缺乏
事业单位在财政方面享受国家拨款,往往不需要自负盈亏,因此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所具有的风险意识都比较薄弱,以为单位的运营不会受到财政方面的压力,就算是运营不善有损失也是政府承担,所以风险防范意识并不强烈。同时,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负责部门效益意识不强,这是因为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能通常是为公众提供服务,其社会效益很难有定量的评价标准,一些管理人员忽视了自身以及单位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对社会效益更是采取漠视态度。
5.预算执行不严格,缺乏应有的约束力
事业单位正常运营所用的资金大部门都是来自政府的拨款,所以事业单位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不够谨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上一问题中所说的风险意识淡薄的影响。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并且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不考虑是否有风险存在,所以对于资金的使用缺乏约束,往往超支现象严重。一些事业单位不能有效的区分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那么通常会造成项目支出被挪用来填补基本支出的缺口。由于大部分事业单位对于科研项目的资金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所以常常存在用于科研的资金被挪用的问题,导致科研资金被浪费,科研项目难以完成的问题。
二、如何改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加强绩效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1)加强前期预算编制工作
要想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那么加强前期的预算管理势在必行。针对预算管理,对前期的预算编制需要加强和完善,从而促进绩效预算的提升。在事业单位中,预算编制包含的内容较多,如事业单位运营的所有经费收入和支出编制,事业单位负责财务管理的部门需要针对本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各项财务收支做好规划。在预算编制制定完成之后,需要将做好的预算方案交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之后方可实施。要使预算编制得到加强和改善,就要提升预算方案的科学性,将方案中所涉及的各项预算支出都做到尽可能地详尽。
(2)建立奖惩机制,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
由于事业单位大部分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强,对此应该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对于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单位实现预算目标的个人或是部门给予奖励,而针对那些没能按照要求完成本职工作或是在实现预算的过程中阻止工作正常进行的人员进行处罚。实行奖惩机制能够促进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使得预算目标能够按要求完成。
(3)科学评价预算体系,积极总结经验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该提升效益意识,确保预算能够按照方案执行。同时,在预算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注意其科学性和准确性,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对此有相应的科学评价体系,能够对预算方案的科学性做出评价。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对预算方案的评价是应用投入产出比进行的,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强化企业内部运营的成本效益观念,加强预算的执行力度,积极总结经验并吸取教训从而提升单位效益。
2.加强资产管理,提高单位运行效率
若想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切实的改善与提升,加强资产管理至关重要。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将资产之间的预算联动工作落实到位。预算联动工作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应该将现有资产作为联动基础,然后对增值资产以及预期收益做出合理估计,从而促进事业单位运营效率的有效提升。同时,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要认真负责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好详细记录,这样方便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掌握和管理。如果资金使用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解决。
其二,对国有资产的配置要加强审批程序。每一年事业单位都会根据当年的运营情况,对下一年的预算提出可行性方案,然后将做好的预算计划上报给上级的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事业单位还应该严格遵循与国有资产有关的相关审批程序,这样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使预算方案顺利实现。
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单位行为
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定额体系,但是在制定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财务标准与可用资产之间的适应性,使之构件的体系合理可操作性强。如果体系的制定与单位的可用财务资源之间没有良好的适应性,就会造成事业单位的资源浪费,预算方案不能完成。
其次,事业单位应落实财务考核和费用控制工作。若想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必须对财务支出做好良好规划。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财务支出做好规划,从而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因此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资金的使用情况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从而督促员工合理使用资金,按照预算方案执行,特别是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要严于律己,杜绝铺张浪费,对预算工作的合理性做好控制。
4.构建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增强事业单位防范财务风险能力
事业单位若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就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对资金风险有严格的把控。对资金风险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分别是使用情况、资金配置以及负债。因此风险防控目标要以事业单位具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结合本单位原有的防控制度进行调整和改善,在预算方案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对不可预知的风险做好有效防控。
其次,作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风险控制意识,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因为在事业单位中,资金的使用情况主要受财务人员支配,如果财务人员没有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非常不利。所以需要财务人员认识到自己是否具有风险意识将对单位的财务情况有很大影响。针对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做到严格监督与把控,将资金的使用风险降到最低。
三、结语
分析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其中包含许多问题,但是这可以通过方案变革、加强监管、健全制度、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来改善,使财务管理工作向着长远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谷秋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活力,2009,(4).
[2]樊汝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9,(6).
[3]黄瑞金,杨敏,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J].现代审计,2009,(2).
作者简介:王 娟,东港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