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娇+于奎杰
摘要:经济新常态阶段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高速增长的货币供应量并未引发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本文统计分析发现,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二者的正向关系有所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已经十分明确,展望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大概率会面临一定的通货紧缩压力。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01
一、货币供应量影响通货膨胀的作用机理分析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衡量价格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衡量通胀或通缩的具体指标。从各国政府宏观管理实践来看,通货膨胀都是最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运行和检测指标,是各国中央银行最为关注的核心指标。货币供应量是衡量货币存量的重要指标,根据流动性的强弱不同,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流动性依次降低,中国人民银行长期以来施行数量型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指标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指标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决策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根据经济学原理和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以及复合型等类型。从理论溯源看,传统凯恩斯主义观点给出的逻辑机制是“货币供给增加(减少)→利率水平下降(上升)→总需求增加(减少)→物价上涨(下降)→通货膨胀(紧缩)。进一步发展到货币主义理论,则进一步强调通货膨胀本身就是一种货币现象,其著名的公式为:MV=PT,其中M代表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P代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T代表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数量。通过上述公式很容易发现货币供应量的过度供给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供给不足则会导致通货紧缩。
从我国学者和政策界对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已有研究来看,不同专家学者的实证分析还存在明显的分歧。比如,易纲(1996)发现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存在着反向关系,而更多的研究则指向了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宋建江,2010;谢太峰,2013;宋长青,2014)。因此,下面本文将运用统计数据进一步验证分析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和通货膨胀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货币供应量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考察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本文选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通货膨胀的替代变量,选择M0,M1,M2作为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替代变量。本文收集了1995-2015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CPI增长率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下面绘制了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与CPI之间的折线图:
从1995-2015年CPI与M0,M1,M2之间的相关系数来看,CPI与M2的相关系数为0.5378,CPI与M1的相关系数为-0.0729,CPI与M0的相关系数为-0.1087。可以简单判断得出结论,CPI与M2的正相关关系较为明显。从图中描述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保持的高速货币扩张并没有引发剧烈的通货膨胀,这一现象也被称之为货币与通胀的“中国之谜”;二是居民消费价格的增长相较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来说,往往表现的较为“迟钝”,即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化滞后;三是个别年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完全相反;四是近年来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关性有所增强。
三、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将决定CPI走势
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已经超过140万亿元,我国M2/GDP已经超过200%,货币超发的隐忧加剧,给人民币汇率稳定和金融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也要求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随之发生转变,就货币政策而言最明显的变化在于我国正经历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的阶段。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刚要》来看,未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成为主流趋势,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利率走廊的不断完善,微观主体对货币供应变化的反应将更加灵敏,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之间的关系无疑将更加灵敏、更加复杂化,可以预见,未来我国大概率存在一定的通货紧缩压力,但也不排除在某些时点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宋长青.中国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J].人文杂志,2014,08.
[2]李谦,杨志柯.货币供应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J].人文杂志,2010,10.
[3]张玮,苏珺.中国货币供应量的产出、通货膨胀效应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0,05.
[4]周小川.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构筑风险防范体系解读“十三五”金融改革[N].金融时报,20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