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名师押题:三无图书角

2016-06-17 11:47吴荥林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0期
关键词:自律信任诚信

吴荥林

【题目猜想】

本学期学校根据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稀少,图书馆管理便利性不足的状况,在教学大楼各楼层设置了“课间阅读角”,摆放了一个大书架,陈列了近年来的各类杂志和学习有关的新图书。实行“无人管理,自动登记,借还自动”的管理形式,无门,无管理员,无归还期,堪称“三无图书角”,全靠师生诚信。但是图书盘点中发现,图书在无人管理中不断丢失或损坏,但是也有同学将自己私人的杂志和书籍添加到书架上,也有老师将自己班级书籍和杂志添加到书架上。这种现象引起很多师生的讨论,有人说这样管理科学,方便了师生,给了大家信任,但也有人说这样管理不叫管理,是考验师生道德,甚至助长自私蔓延。

请依据你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做出判断,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表达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押题理由】

新课标作文试卷连续两年改变原有命题内涵过于宽泛的要求,为防止不同形式的“套作”在命题中提出更鲜明准确的写作指令,有专家指出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本文的题目就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这类结合现实生活的命题,紧扣生活中的新闻事件、焦点,具备了当今社会转型中,人们对待事件的看法多样性,具备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里的多样化表现,因此具有天然的“矛盾性”“思辨性”“辩证性”。这就需要考生自己对事件做出客观科学的分析和判断论说,也就是常说的“时事评论”文体要求的表达。

作为高考作文命题的社会性材料,有如下特点:

1.材料体现多元化理解的基础。也就是说所提供的材料其思想是多元化的。图书管理方式采用“信任师生”而不用以往严格管理的方式,是为了方便师生,有其合理合情的一面,但是否通过一个“信任”就能够赢得所有师生在面对公共财产时实现“自我管理”呢?这是很难确定的,因此这种管理方式是否有待商榷或改进等,都是考生的思考和写作的空间。

2.材料内容提供了辩证思考的多维性空间。“无人管理”结果出现两种情况,师生的自律和自私,在图书的借还和使用中表现出来。给予信任是应该的,管理也是应该的,不同的管理方式,其价值都能体现,就看自己如何看待。

【思路导航】

对观点看法“二者择一,辩证思考”为优秀起点。如管理方式的变革,除了方便师生,更是信任师生,给予信任,是一种尊重;师生回报以诚实,促进自律,管理方式改变值得赞扬。但是,要看到不足,因为任何信任,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和承担的,尤其是在人生观不成熟的中学生身上,应该结合其他管理方式来辅助。反之站在反对的立场也可以,同样是要辩证认识,要承认“三无管理”方式的正面价值。

其思路可以概括为:

文章开篇要评价材料,亮明观点;文章主体部分要分层次从不同角度评说,辩证认识;文章收尾处要提出自己的建议或总结给自己或事件相关人的启发。

这类“任务驱动型作文”,极其不宜只执着一端而论,因为材料提供了“辩证认识”的不同角度和讨论评价的空间。考试中,有不少同学就是执于一端,因而出现偏颇之论。在各地模拟测试中,已经完全适用本类问题的评分标准,一旦没有思辨性,辩证性认识,将只能在起评分上下浮动,而且多是下浮。

另外,不能搬用原来的材料引申出一个概念就可以算是扣题的写作,比如,提炼出一两个相关的概念词语,就开始“罗列古今名人,排比中外名言”“搬弄僵尸故事”“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而“神思飞扬”,结果是离开材料内容而无限引申,如此,将在及格线以下评分,尤其是已经连续两年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形式完备后,大家一定要充分地重视。

【写作支招】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必须紧扣材料论说,而且有不同的论述层次和表达层面。这个材料里,既有管理者和赞同者层面,也有反对者层面,各自的理由和价值有些什么角度,就是值得思考切入的点;不同对象的做法、看法,有什么价值,就是产生辩证认识的基础。

在进行这类命题写作时,可以从对社会正面和负面的价值、个人的正面和负面意义、社会及某类群体的正负价值等角度切入思考,比较判断而写作。

突围角度一:正面立意,多角度分析材料,辩证认识事物

【佳作赏析】

以自律助诚信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1)班 陆相羽

法律的约束、传统的美德教育、外界的舆论压力使我们大部分人不会去偷盗、诈骗。但当外界约束消失时,面对金钱或名利的诱惑,我们是否能坚守住道德底线,做诚信之人呢?材料中图书馆的“三无”管理,即是以促进师生自律来帮助诚信养成的典范,可以说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广大师生的道德发展。(从法律层面切入,紧接着进行设问,从而亮明自己观点。注:考场写作的观点鲜明,“鲜”,多体现为准确;“明”,多表放置位置)

学校“楼道图书馆”,无管理员,无约束,本希望师生能借书之后珍惜图书,按时还书,然而月末盘点,图书虽增加了图书数量,却仍有丢失、损坏。(概括引述)由此可知,在同一种管理制度之下,既有人选择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走向自律,也有人将公共图书据为己有,弃诚信于不顾。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是为什么呢?在约束自我的他律之力不复存在的前提下,人如果缺少自律之心,紧绷的诚信之弦将会松弛,诚信也会随书籍不翼而飞。(推论出失却他律管理,自律管理会大大减效的结论)

他律的确使我们“诚信”,正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朝代、国家不拥有自己的法典,领导者依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来约束人的行为,使社会秩序井井有条,维护社会安定。然而这只是促使人们守信而不是诚信,并且不守信的现象仍然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屡受惩处仍难根除,累犯一次次受到法律制裁仍难回头……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他律所构筑的框架一旦出现漏洞,约束不足,一旦有利可图,人便可能回归兽性,为所欲为。他律具有强制性和不完善性,只能治标,但不能治人心。(本段从他律切入强调外在控制的不足,并得出末句的结论,为下段正面论述打基础)

唯有用自律助诚信,才能治人心。人之为人,在于对正义与非正义的理性权衡,在于对非正义诱惑的“漠然视之”。唐朝张九龄在《刺史制》中说:“不能自律,何以正人。”可见人的自律于诚信之重要性。图书馆的新管理制度是对引导自律的一次尝试,在其增多的书中可见其成效,而自律之心驱使其他师生用自己的书去弥补,从而以这种方式回报图书馆的信任。如果这种管理方式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多的师生走向自律。常怀自律之心的人,会使自律转化成一种内在修养,一种内在习惯。纵使有千金诱惑,也可以做到不改本心,对背信弃义之事,唯恐避之不及。(本段是关键主体部分,还可以从管理者给予师生信任,引导师生回报信任角度论述,使论说更加充实)

何以自律?何以诚信?(设问过渡到全文收尾)

作为监管者,应给自律一个机会,信任大众,在适当的场合实行“三无”管理,进而从小范围推行到大范围,使整个社会充满自律之风。而作为被信任者,应不辜负这种难得的信任,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此处适当肯定管理方式的合理性,避免了缺少客观分析,同时用语稳妥恰当,如“适当的场合”等没有过度的夸张、赞美)

诚信之人不仅需靠规则的条律支撑,更需要自律铸成的诚信之基而立足社会,学校的“三无管理”无疑会在坚持下助学子走向诚信。(最后结合自己观点,强调条律和个人合力作用)

名师点评:这篇文章,题目亮眼!将管理方式的目的意义,用“自律”概括;将对阅读者的作用概括为“助诚信”。阅卷教师一看即知道考生审题立意切合写作要求。

其次,本文没有从一般的“先肯定,后辩证”的套路着手,而是亮明自己观点后,从“他律的局限”入手,这无疑是个难题!但是考生一段就将其证明:“他律具有强制性和不完善性,只能治标,但不能治人心”。然后顺势而下,得出“唯有用自律助诚信,才能治人心”结论,回扣首段观点。引证和分析紧扣管理方式促进自律的价值,一气呵成。虽有不足,但瑕不掩瑜。

最后的“建议”,从小范围方式推及社会的管理,对管理者的建议,对个人自律的号召,对促进社会诚信的改变充满信心。

突围角度二:反向立意,从人性出发,表明约束之力

【佳作赏析】

以法制教育规范诚信

□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三(1)班 任星蓉

学校为了表示对师生的方便和信任,开展了“三无图书阅读”管理,无门,无管理员,无归还期,全靠师生诚信。但盘点时,虽然书籍数量可观,可仍有书籍丢失、损毁。这引发我的思索:诚信,仅靠简单自我约束就能得以保证吗?我认为,诚信只是一个道德要求,而公共财产不可能仅仅用道德来保证。(开篇定向引述材料,设问而亮明自己观点)

诚然,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对具备自律的人提供便利。然而,学校楼梯间阅读角书籍的丢失和损坏,恰恰暴露出没有法规条例约束诚信的不可靠,仅依靠自律保证诚信效果不好。规则必须实行,然后才能约束人们的行为而走向文明。(“诚然”先肯定正面价值,“然而”一转分析,末句观点鲜明)

诚信需要法治的规范。在法律法规之下,在有人监督之下,人们都会自觉爱护书籍,按时归还书籍,虽然此时显现出了诚信,但当独处于无约束的环境中时,很多人却失了诚信。没有监督下的诚信终将浮于表层,停于浅薄,缺乏思想上的认可和规则的判断执行。(观点鲜明,语言准确,正反分析事理)

像无人图书馆丢失书籍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有人曾在素有“首善之区”和“人间天堂”的北京和杭州开设了一日的无人管理的自助超市活动。结果也是与无人图书馆颇为相似。许多人选择了少付甚至不付,堂而皇之行违背诚信之事。在无规则的督促之下,大多数人选择让“自律和诚信”屈服于“自我利益”。对此,我们不禁深思学校教导的诚信为何不曾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原因在于,人是变化的,人是必有自私之心的。这就体现了法制规范诚信的重要性。(拓展开去,以首善之地类比,简洁论明无管理下的道德陷落,进一步指出人心变化、人有自私心是要害)

学校所传播的“诚信”大多只是说起有理,实行很难的“自律”二字。即使人人手中写着诚信,却从未让其驻留于意识,体现于行动。这样的教育必然是肤浅的。对此,我们该做的便是从学校着手,改良教育制度,强化法制教育观念,制定恰当的管理条例。学校也应该做各种诚信模拟情景训练,深入法的理念,让教育与法不再是嘴边的一句话,而是心中的一道底线。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带着深层次的诚信踏入社会,才会做一个守法执法的现代化公民。(深入一层,直指教育方式不当而提出深入法治教育,构筑守法底线)

以学校为基点的诚信教育的传播和有效施行,更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执法。(递进,从国家层面深入一层)

观望欧洲国家四处普及的无人售票、无人超市等,他们的成功足以让我们羞愧,也更让我们思考。实际上,看着是诚信自律的背后是强有力的法规执行。在欧洲,即使是一次小小的逃票行为,被发现以后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工作和生活。而反观中国,不诚信行为面对的后果,却只是简单的处理,温和的批评,或是没有后果。正是这样的轻处罚助长了不“诚信”和捡利(生造词语了“贪图小利”)行为,也可以从这里反观,正是因为执法的力度的不足,法规的价值没有体现,才有了不诚信的泛滥。(对比欧洲,论说诚信背后是强有力的执法支撑)

要改变现状就需要国家制定完善的法律,建立严密的检查系统,当然这里所指的检查系统是指对个人在无人自主公共场所的购买付额记录的核实,同时对于不诚信行为也应该实行严格的惩罚,只有如此,才能让人们在法治之下,渐渐养成诚信。学校的无人图书馆才会不再有书丢失和损坏。(强调执法力度塑造诚信,末句回扣材料,高度上升)

名师点评:1.题目简单明了,是全文观点的浓缩和概括。和上一篇的题目一样,这是考场作文拟定标题的好示例。

2.本文论述内容紧扣材料而讲道理,适当的同类性质的其他材料(欧洲的无人售票)引用,也很好地帮助论说,使论证的深广度得到拓展。这在“时事评论”的写作中运用,不同于原来的“引申性生发开去”的散漫写法,是切合题意的好办法。

3.“时事评论”的写作,同样讲究语言美,只是客观分析,让形象性、文学性表达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是语言美不仅仅是形象性、文学性,同样的,简明准确,客观适度也是最佳表达,本文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猜你喜欢
自律信任诚信
自律使人脱颖而出
自律成就美好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从生到死有多远
以他律促自律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