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雪
一日,我乘公交车外出。前面坐着一对母子,孩子看起来两岁左右的样子,很可爱。他举起小手跟妈妈说:“妈妈,蜘蛛,蜘蛛!”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原来他在指公交车窗上小锤子旁边贴的图片标志。他妈妈说:“那怎么是蜘蛛呢?你看,中间那个黑的代表小锤子,旁边几条线代表玻璃被砸破的裂纹……”孩子一边盯着图片,一边听妈妈讲,没有出声。又过了一会儿,他又伸出小手往车外指:“彩色的天空!”那位妈妈回应:“天空应该是蓝色的。你看,就是这种颜色,这叫蓝色。”她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座椅靠背。
那位妈妈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声音温柔且很有耐心,自然让孩子学到了不少知识。可是不知为何,我突然觉得有些乏味起来。我想起很久之前在杂志上看过的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说,他问五岁的小侄子:“你知道什么是月食吗?”话音刚落,小侄子就口若悬河地解释了一遍关于月食的科学原理,把作者惊得目瞪口呆。他原本不过是想给孩子讲讲“天狗吃月亮”的故事,可发现这故事在他小侄子面前已经完全派不上用场,于是备感失落。我明白,作者失落的原因不是自己炫技不成,而是孩子的“脑洞”过早地被各种所谓“正确的科学知识”填塞挤压,留给幻想的空间越来越少,世界在他们眼里越来越不生动了。
所以,我猜想,那个小孩子以后坐公交车的时候,估计再也不会想到“蜘蛛”,因为在他的小脑子里,“蜘蛛”已经被正确答案所取代,没有了位置。
其实,对孩子来讲,少知道一个正确答案,又有什么关系呢?况且,那个正确答案他不是早晚会知道吗?可是,很多大人等不及,甚至忍受不了孩子的“幼稚”。大人们总是不停地把孩子往前赶,要看到他们进步,要用知识快速将他们武装起来,以免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孩子的想象力就这样在大人们冷酷的“理性”中被渐渐抹杀。
前几天,儿子要喝水,我从壶里倒水给他,倒的时候由于气流作用,壶里发出“呜呜”声。儿子问我:“为什么倒水时,会有这种声音?”我一时无法做出准确的科学解释,犹豫着是不是该上网查一查。突然,我想起儿子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的游戏,就对他说:“因为你要喝水,水很高兴,所以唱起了歌!”谁知他听后甚为不解地说:“水应该不高兴才对啊,因为我喝进去,等会儿它出来就变成尿了。”这样的逻辑引得我开怀大笑。虽然到现在他也不知道倒水时壶里为什么有响声,可是他那个不靠谱却生动不已的答案却是我最喜欢的。
在儿子小时候,我对他提出的问题常给出各种不靠谱答案。比如,他问“月亮上黑黑的地方是什么”,我就会说“是玉兔坐在树下乘凉呢”;他问“瑜伽是什么”,我就会说“是印度人的广播体操”……我的“瞎编”并不高明,甚至很多时候是因为才疏学浅所至。可是就在我觉得他可能已经过了幼稚期应该正经学点儿知识的时候,有一次说起地震是怎么回事,儿子说:“地震不就是土地爷在翻身吗?”我顿时觉得欣喜,立即决定放弃理论讲解。
虽然了解科学和保持想象力并不冲突,但孩子尚小,我们大可不必那么着急地给孩子灌输所谓的“知识”,告诉他们那么多正确答案。因为,在未来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忽悠”他们不是误导,而是尽可能给他们多打开一道门,一扇窗。
前不久,儿子过八岁生日,我们送给他的礼物是一架简易的天文望远镜。天气好的时候,他会拿着天文望远镜去楼顶看月亮。当清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时,儿子就兴奋地大叫,然后就给我这个“科学盲”科普天文知识,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同时,他依然执著地寻找着月亮上的小兔子。
我觉得,这样挺好!
编辑/祝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