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洋
《说文》里记载:“匠,木工也。”今天作为文字的“匠”,早已从木工的本义演变为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也许这种生活状态已同世界脱节,但他们却在这浮躁的世界里寻得了自己的一片净土,赋予器物以生命,也以“匠心”沉淀了自我。
匠杺社就是这么一片净土。创建山东省第一家木工体验俱乐部,纪宇从一个想法到落地实施不过四个月时间。而这个“做事要做到极致”的80后老板,接触木工这个事情也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近日,本刊记者来到位于济南文化西路的匠杺社里,探寻我们缺失已久的匠人精神。
全世界最“性感”的痒痒挠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纪宇最初接触到木工就在半年前,当时他一个杭州的朋友做了一把牛角椅,这引起了纪宇极大的好奇心。随后纪宇前往杭州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一个燕尾榫的木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之前,纪宇热爱各种极限运动,滑雪、赛车、航海、攀岩样样都精通;他喜欢旅行,“喜欢满世界窜”;他从大学时就走上经商的道路,无数次创业大起大落。种种印记都把纪宇指向了一个不甚“安分”的人,似乎他的世界容不下一个匠人的专注。但“处女座”矛盾又追求极致的纪宇却在木工的世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做这件事情,我往那儿一坐,就找到状态了。”做木工到底是什么状态?纪宇拿自己其他的爱好举了个例子,“比如滑雪,我踩着雪板从雪山上冲下来的那一刻,内心是宁静的。比如开赛车的时候,90度直角弯,120码,那一刻内心是宁静的。”显然,做木工获得的宁静更为“彻底”,因为手艺活儿是最需要练功夫、花时间的。“技艺这个东西,毫无捷径可走。”做一个木制的勺子就需要五六个小时的时间。
匠人的成就感主要来自于自己的作品。“当你做一件东西,选料、下料、组装、打磨、上蜡。每一道看起来简单的工序其实都不那么简单,把手洗干净,把作品上的灰吹干净,拿一块新的棉布擦上蜡,这对于你的作品来说,就如同成人礼一般。每一道工序都有强烈的仪式感。”
纪宇曾经做过一把富有禅意的木刻纯手制痒痒挠,整整花了他两天的时间。这两天里,他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喝水,忘记了睡觉,用凿子一点一点雕琢曲线。打完蜡之后,纪宇惊喜的发现,痒痒挠中间那条长长的纵穿手掌的木纹,浑然天成好似掌纹中的生命线一般清晰可见。“这也许就是全世界最性感、最有生命张力的纯手制痒痒挠了。”
对于木工的迷恋在纪宇心中隐隐埋下了一个“木匠”的梦,这时他开始有了创建一个木工体验俱乐部的想法。
之后,纪宇就像“走火入魔”一样,四个月攻读了五本木工百科全书,逮谁就跟谁聊木工。有一次,在跟小学同学聊天的时候对方向他推荐了一个人。那就是山东建筑大学鲁班工坊的韩林海,两人见面之后一见如故,韩林海当即决定辞去建大的职务,来跟纪宇一起做这个关于“梦想”的事业。如今,韩林海是匠杺社的技术总监。
韩林海仍记得跟纪宇畅聊的那个下午,“我们聊了整整三四个小时,我非常钦佩纪宇,他把这个事情上升到文化传承的角度去跟我聊,一下子就打动了我。”韩林海出生于一个木匠世家,对木头的喜爱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但家人却并不支持他走这条道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木工似乎是一个逐渐远离了生活的工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尚有木工穿着简单,手持凿子大锯走街串巷的寻觅活计,偶尔遇上一家人要打家具,就会在街边直接开工,阵阵的刨子声和电锯声,夹带着些许的木香,就这样在街头弥散开来。不过对于韩林海来说,木工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对“舒适感”的追求。“一件从人的双手与细致耐心中诞生的工具,使用起来会有一种亲近肌肤的舒适感。”而当这种“舒适感”成为终生的事业,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接下来的事情很顺利,选址、装修、进设备,招募员工,总投入两百万元,纪宇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些工作。作为山东省第一家达到国内一流专业水准的木工体验俱乐部,它具备所有必要的有利条件:从选址上,纪宇特意把位置选在文化西路上,就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这个地方一定要在市中心,没有人想要下了班再开很长时间的车来俱乐部”;装修上完全按照纪宇自己独特的理念,从布局结构、装置设计、到楼梯的尺寸都是纪宇专门打造的;从设备上,全部采用进口的高端数控机械设备,仅设备、工具就投入了五六十万元。
让修行融入生活中
越是美的事物,越非人人都有机会体验到。在这个方面,纪宇是幸运的。接触木工不到半年的时间,他的梦想进阶为“想让更多的人体验成为一个木匠所带来的非凡感受”。
在匠杺社二楼二百多平的操作间里,墙壁上挂着一排木制牌子,上面刻着由日本著名的秋山木工创办人秋山利辉创立的一套一流人才的育成法则——“匠人须知30条”。他所立下的匠人规则,在日本如雷贯耳,其条例被视为如僧人修行般寡欲严苛。秋山利辉曾回复质疑,“既是培训‘一流的工匠,就应该和平庸之辈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人品达不到是绝对不行的。而且,没有‘超一流的人品,单凭工作打动人心,是不可能做到的。”
“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是纪宇非常认同的。对大多数人来说,秋山利辉的匠人法则过于严苛。匠人在这种标准之上未免有些“苦行僧”的意味。但作为一个企业体系,产品的品质和匠人的“修行”直接挂钩。匠杺社不是这样一个地方,“秋山的法则是日本匠人最传统的准则,而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但却可以让匠人精神渗入你的生活。”
什么是“匠人精神”?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专注如一的付出,怎会有物我两忘的境界。匠杺社的存在,就是在践行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在纪宇看来,匠人比常人多了一份认真。纪宇在创建匠杺社初提出一句话,“卸下浮躁的急功近利,专注的做点东西,起码对得起光阴岁月。”韩林海对这句话感触很深,“往往人们做一件事情,过了四五年之后,你回过头去看,会发现得到的很少。反而是现在所做的事情,更能让我体味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成就感。我不喜欢空想主义的人,有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但并不是想象中的简单。只要你开始动手做,你才有征服的可能性。”
韩林海对木头相当痴迷,“木头是有灵魂的,它来源于大自然,不同于现代社会流水线产品的冰冷。这世上没有任何两块木料的纹路是相同的。”对于匠人来说,造物时手上的原材料是极为重要的,在挑选一块木料的时候,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灵魂与心的沟通。就像韩林海新做的一个日式置物盘:一块长方体的木头,边缘被打磨出自然的弧度和圆润。底部是木料自然、悠扬的纹路,盘面被韩林海一刀一刀用凿子挖出一条条凹痕。盘面还保留有一个椭圆状的疤痕。“之所以要保留这个疤,是因为这本身就是它原生的状态,是它的生命力,有了这块疤,才有了温度”。这是每个匠人跟“世界”相通的独特的路径。
纪宇享受到最大的乐趣是自己的生活变成了“私人定制”。他可以创造出任何一个他想要的物件,而这个成品将会符合他的所有要求。这种成就感是匠人的特权,日本著名漆艺家赤木明登曾这样形容他的作品给他带来的幸福,“无论怎么冥思苦想,我也无法主观地创造出一个好形态,但在我不知不觉哼着歌专注于手中工作时,在我驾车远游时,在我深潜海底时,那些形状却会自发地从我心底浮现,来到我眼前。它们的模样和颜色清晰可辨,几乎触手可及,让我感动不已。我什么也没有做,它们就在那里。不知是谁把它们创造出来的,而我只是在原地等候。”
这种感受是花钱买不到的,用双手和专注创造出来的器物,只是你度过这段美好时间的衍生品。于是,纪宇给匠杺社定下了一个规矩:不允许出售任何一件作品。“现在我们看到的商品,大多都是有价格,没有价值。但是在匠杺社,每一件成品都是有价值,无价格。”纪宇做了一把美国白宫同款的摇椅,当初买来图纸,用了15天全心投入的去完成它。这把传说中的摇椅没有一颗钉子,也没有任何辅助的连接件,全是用木头制成的。有人曾想用9800元购买这张摇椅,纪宇给他算了一笔账,“我做了15天,如果按照我的年收入除以365,再除以8小时,按照每个小时,然后再乘以我做这个摇椅的时间,我起码卖你20万,你想9800拿走,这不扯淡嘛。”匠杺社不生产工业品,每件作品都凝结着工匠的心血和时间,这个价值无法结算。这样的东西在家里放个一两百年是没问题的,越用越结实。每当纪宇坐在这把摇椅上,闭上眼就仿佛感受到身处米国官邸的舒适。
历史的车轮是木头做的
“私人定制”兴起,“工匠精神”逐步回归,这绝不是偶然,必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市场经济利益的催化下,流水线生产一般的快节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但现在的人们似乎“回了神儿”,开始逐渐重视起缺失已久的匠人精神。今年,“工匠精神”作为一个时代课题首次被放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毋庸置疑,我们来到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生意人”纪宇用自己灵敏的商业嗅觉察觉到了这股浪潮,虽然匠杺社只是他的副业,不过他还是想“把这件事当成真正的事业去做。”
会员制是匠杺社的运行制度,这里每年只招纳一百个会员,每个会员需要交一万八的年费。会员可以在匠杺社接受全套的手工工具和机械设备培训,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东西。仅在试营业期间的匠杺社,工作间外就已经摆满了会员的作品。大到摇椅、木马、小到烟灰缸、筷子、勺子,每件作品都不失精巧设计感十足。为了“不把这个地方做嘈杂”,纪宇给会员数量设置了上限。但“想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体验做木工的过程”,匠杺社特地开设了体验课。
来匠杺社体验,学员们需要提前预约自己想要参与的体验课,简单的有筷子、勺子、戒指等,复杂点的可以参与做木马、椅子、燕尾榫甚至家具。匠杺社为不同的人群研发了不同的课程,甚至专门为儿童开设了亲子课程,“把孩子们从手机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回归到最简单的快乐当中去。”纪宇告诉记者,体验课程的人来之前是千姿百态的,走的时候都是一种状态,内心非常充实,“开心的像个孩子”。这也是纪宇创建匠杺社的初心,“我希望来的不仅仅是木工爱好者,更是想要寻找自己的人。”
在其他地区和国家,木工俱乐部早就成为了一种风尚。仅仅在台湾,就有五万家木工俱乐部;在美国带有木工设备的工坊,有200万家;有这么一个数据统计,美国人以及澳大利亚人第一爱好是高尔夫,第二爱好就是木工。
但在国内,木工体验俱乐部的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在山东市场来说更是相对空白。但从生意的角度来看,木工体验俱乐部的市场有非常大的潜力。“中国来到了文化产业井喷的时代。小米手机的雷军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我觉得,这个行业也会飞起来。传统手工艺体验作为服务行业来说,只要有良好的客户体验,那么一定会发展的很好。”于是,在济南店试营业之后,纪宇一鼓作气,相继开始筹备在杭州、南京、深圳连锁店的运作。对匠杺社的发展,纪宇很有信心,“就像历史的车轮走到这儿了,谁都阻挡不了。至于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能引领这个行业的潮流,那就各凭本事了。”
未来的发展,纪宇有更长远的打算,“不仅要做全国连锁,甚至未来还要上创业板进入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