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靖惠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很大程度上将引领社会未来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理念。本文通过对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分析并发现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有利于未来良好消费风气的形成。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调查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118-02
消费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他们现在的行为、观念反映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分析并发现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理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笔者于2016年4月对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56份,有效率为70%,有效随机访谈10人,其中,男生共14人,女生共52人。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消费现状及特点如下:
(一)月均消费情况
集中在1000—1500元,占37.5%,1000元以下的和1500—2000元的各占29.17%,2000元以上的占4.17%,其中1500—2000元的多为男生。可见,对大学生生活奢侈的说法是有偏见的。
(二)每月的生活费
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家里,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校外打工、获奖学金补贴生活费,其中校外打工占20.8%,奖学金占16.67%,没有人通过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赚取生活费。可见,学校的勤工俭学项目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三)生活费主要开支方向
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开支是伙食费,占总开支的40%,主要集中在300—600元,没有人的伙食费开支超过800元,水果零食集中在100—300元、学习费用(书籍、影印等)集中在50元以下,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并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种资格证的学生外,一般不买教科书以外的书。
考试费集中在2000—3000元,这笔开支是除了伙食费外最大的,占每学期总开支的1/3左右,学生都想尽量考取一些资格证书,以备毕业后容易寻求工作。
交际娱乐(聚餐、赠送礼物等)集中在100—300元,服装饰品化妆品集中在100元以下,几乎没有人超过500元,占每月生活费的1/4左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也重视自己的穿着打扮,尤其在西外这类女生聚集的学校,化妆品等与其他学校相比存在更大的消费动力。
这总体反映了现在的大学生重视交际活动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忽视了文化消费的重要性,且文化消费目的性强,主要为了找工作而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我国读书情况不好也与此有关。
(四)每个学期旅游费用支出情况
旅游花费集中在500元下和1000—1500元,且各个年级均有分布,只有10%的人不会出游。可见,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行万里路”,外出旅行,他们认为旅行既能锻炼自身的独立能力,又能开阔自己的视野,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人。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流行,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
(五)月末生活费持有情况
有余额的占50%,差不多花完的占12.5%,有时透支有时不透支的占37.5%,没有始终透支的情况,可见,大学生整体的消费情况还是合理的。
(六)生活费盈余的持有情况
54.17%的人选择转入下个月的生活费,29.17%的人选择存入银行以后备用,只有4.17%的人选择用于投资,没有人选择马上花光。可见,大学生的理财意识还很淡薄,局限在生活费上。
(七)自己热衷的方面的消费情况
58.33%的人不会在自己热衷的方面控制不住自己大肆花钱。且在购买商品时,选择有需要且价格适中的人占83.33%,选择喜欢就买的仅占20.83%。在遇见不需要的商品时,不会因为促销便宜、朋友大力推荐或觉得以后会用得上就买起来屯着等诱因而购买的占41.67%,选择觉得以后会用得上买起来屯着的占33.33%,选择促销很便宜就买的占16.67%,可见,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总体还是理性的,能够体谅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
(八)拿到生活费时的安排情况
进行该时期的预算,做好消费打算的占45.83%,没有安排,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占25%,且多为女生,一边花一边打算的占20.83%,没有人马上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选择能省则省。
(九)消费的记录情况
有记录但断断续续的占41.67%,没有的占29.17%,想过但没有实施的占16.67%,全部记录的占12.5%,可见,大学生对自己财产的把握与规划意识是比较强的。
(十)如果生活费增加,消费方向的增加情况
大部分人选择书籍、购物、娱乐和交际,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伙食、零食和通讯。可见大学生对书籍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同时,更是娱乐导向型的消费者。
(十一)支付方式情况
用借记卡网上支付的占41.67%,现金的占33.33%,用信用卡网上支付的占12.5%,刷借记卡的占8.33%,刷信用卡的占4.17%。可见,大学生能更快地适应新型支付方式,但分期付款和超前消费观念淡薄。
二、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及问题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当前大学生消费情况存在的特点及问题:
(一)大学生的消费构成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娱乐交际费用较多,俨然大学生圈子也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普遍相信“朋友多了好办事”,十分重视交际活动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系,为自己以后步入社会积累良好的人脉基础。同时网银、借记卡等消费方式也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且认可和接受程度快于社会其他人群,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甚至超前。
(二)理性消费仍为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支出是用于伙食方面,玩乐方面的支出合理。由此可见,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还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不会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都会较为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不会一味求贵,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在乎是否需要,大多数大学生也不会在十分热衷的方面不计后果的大肆消费。所以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较为理性的。
(三)合理理财观念仍十分淡薄
调查中,有一半的大学生的生活费都是有盈余的,但盈余部分大多都转入下一起生活费或存入银行,只有不到5%的大学生会选择投资,这说明大学生的投资意识不强,对资本性收入认识不足,没有很好地理解资本的强大作用,局限在劳动型收入上,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四)超前消费的情况尚在合理范围
调查中,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的学生比例仅占16.67%,大多数学生在购买想要的东西却钱不够的时候选择自己存钱,而不是分期付款或借钱,可见,传统消费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很深的。
(五)文化消费观念淡薄
除了考证外,大学生很少购买教科书以外的书、杂志等,不注重阅读,而是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上网,沉浸在快餐文化中。
三、针对大学身消费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对大学生的建议
1.大学生应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
大学生们应对自身的消费现状有理性的思考,在大学生活中就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少攀比,多考虑自身真实需求。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
2.大学生应注重精神消费
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还能让大学生有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博览会等,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拓宽视野,自觉抵制快餐文化对自身的影响。
3.大学生应增强理财意识
自觉学习理财的相关知识,更好地认识资本性收入,学习如何规避风险,从单纯的劳动性收入理念向外延伸,结合资本性收入、技术性收入等拓宽对收入渠道的认识,为以后走入社会更好地创造财富做好积累。
(二)对学校的建议
1.学校要教育学生要树立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
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相适应,鼓励积极、合理消费,反对攀比、盲目、奢侈消费。学校应要及时客观地分析学校里的消费主义现象,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做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2.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
帮助学生理性认识与运用钱财,学习用正确的方式“以钱生钱”,如,开始投资理财课程、举办投资理财大赛,帮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认识风险、正确运用金钱,既能帮助学生认识资本性收入的意义,拓宽学生的收入渠道,又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3.学校应加大学校勤工俭学项目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影响力
调查中,有很多同学反映,想要通过勤工俭学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以后步入职场积累一定经验,但对学校勤工俭学项目不能很好地了解,在外面兼职又出现过很多被欺骗的现象,导致大家不敢再进行兼职活动,打击了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建议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开设相关宣讲会等向学生作相关说明,帮助学生大学期间更好地“学以致用”,培养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对商家的建议
学校周围的商家应顺应学生的支付需求,及时开设POS机刷卡功能及网上支付功能,这种符合学生支付习惯的收款功能会很好地留住客户。商家应注重自家的服务态度。调查发现,大学生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集体,他们认为好的服务态度是对他们的尊重,因此更愿意到服务态度好的商家消费,对服务态度差的商家,即使商品再好,他们也不愿意光顾。
【参考文献】
[1]禹小英.当前大学生消费的新特点与高校消费教育研究——基于对长沙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消费经济,2010(10).
[2]方胜杰.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解析[OL].233网校论文中心,2009-05-29.
[3]张立彬.大学生消费道德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1-30.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