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波
摘 要: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传统教学课堂模式不注重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与内容都存在着漏洞,使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因此展开了对数学的课堂教学创新的关注,为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能力,本文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的标准与理念、内容与方法等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040-01
引言:
初中生通常将数学这门学科认为是比较难的学科,認为非常抽象并且难以理解,大部分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都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认为只能通过死记硬背一些高难度的题型才可以在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样以往教师的课堂模式也是注重数学知识的填鸭式训练与记忆,对于学生在数学上的接受能力和授课效果并不是十分关注,新课改出台后明确教师在课堂模式中要进行深度调整与改革。
一、 初中教师要掌握课程改革理念,明确新课改方向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新要求,不再机械式训练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达到运用数学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做到学以致用。要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层度及了解数学这门学科在生活实践中的重要性,教育模式不再单一枯燥,要不断探索课堂模式的创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 建立数学情景,提高初中生积极探索知识的意识
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在数学中教师的课堂模式是否适合对学生进行思维与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共同完成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教师要通过引导的形式将课堂主人公的角色赋予初中学生,要时刻关注课堂主人的动态与反馈,要让学生对新知识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要配合学生并且鼓励学生,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新想法或与众不同的思维,积极调动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要革除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绝对地位。课堂上要将所学的新知识在传授给学生之前建立特定的学习情境,要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要在教学方法中注重情境教学模式,所谓情境教学就是通过了解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植入到所学的知识中,使学生通过现有的经验体会到知识的用途与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1]。
三、 掌握学生差异,注重师生之间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要根据个体差异的不同建立不同的教学方法,尊重每位学生的思想与特征,并且要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了解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问题,使课堂上教师能够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学进度,对于认知程度不同或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要掌握个体特征、理解学生。要在课堂中建立分组讨论,使学生多交流对知识的理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既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和谐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2]。
四、 完善课堂教学手段与方式,提高课堂效果
在信息化时代的冲击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富有生动的感染力,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枯燥乏味的课堂增添色彩。传统的数学教学只能采用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因不注重教具的引用而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方面发挥不到作用,在网络时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模式将抽象的图形通过计算机绘制,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思维,例如,将多媒体运用到课堂演示中,教师通过制作课件,在讲解时更加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几何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影像,更加深化了几何图形展示的数学概念,增加了学习效率。
五、 初中教师与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的培养
运用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重点,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在对知识的传授中要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或一度的套用公式,要使教课堂模式更加有趣味性,引导初中生在学习通过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以融会贯通的形式做到举一反三,对相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题都能够迎刃而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使教学更侧重于传授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往传统教学教师都是强调公式的重要,学生只能去单一的记忆,真正遇到难题时,对知识反而没有了运用技巧,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要开设趣味教学模式,让学生多角度解题,熟练运用数学知识[3]。
结束语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能够提高初中数学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当前的问题所在,并对此在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加以改进,在内容、方法、手段及理念上要不断创新,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数学能力。
(作者单位:临浦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月华.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 学周刊,2013,08:33.
[2]李建霞. 试论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354.
[3]李青.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 亚太教育,2015,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