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类广告牌看多面越南

2016-06-17 07:45
环球时报 2016-06-17
关键词:胡志明市广告牌国会

●本报赴越南特派记者 王海峰

胡志明市街头的大海报。   王海峰摄

“全党、全民、全军争创佳绩,迎接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个月,《环球时报》记者一出越南胡志明市机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高高竖起的大广告牌。尽管越共十二大已经过去好几个月,这个有着数面飘扬的红旗做背景的红底黄字广告牌,仍没有被换下。在它下面是一个竖条型小广告牌,上面是胡志明的头像和一片蔚蓝的大海,配文为:“我们的海洋,由我们的人民做主。”远处高楼上则林立着跨国公司广告牌。越南最重要的3个层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南海争端带来的地缘政治改变,以及革新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就这样通过三类广告牌集中呈现在记者面前。

红旗飘飘的“江山大盛会”

《环球时报》记者5月14日至19日在越南采访期间,被一些人称为“民主改革试验田”的越南国会选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胡志明市和河内市的大街小巷,虽然看不到很多国家选举季到处悬挂的参选人照片,也瞧不见政治人物花样百出相互攻讦拉选票的场景,但仍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郁的选举气息。

第一郡是胡志明市最繁华的区域,这里户外广告牌上的主角不是公司和产品,而是“金星红旗”“胡志明伯伯”以及投票箱等。主街上,路边几乎每根电线杆上都挂着红旗,每隔几十米就会出现号召人们投票的海报。它们有的画风简洁,只画着投票箱,有的画风热烈,画着一群各具代表性的人物前去投票,人群中甚至有光头、挂着佛珠的僧人。

这样的选举氛围渗透到越南的边边角角。在南方湄公河边前江省的路上,记者看到与胡志明市内一模一样的红旗飘飘;在北方与中国相邻的谅山省,一号国道边很多乡村公路的岔路口挂着号召人民投票的横幅。越南《人民军队报》称,选举是全党、全民和全军广泛的政治活动,是“江山大盛会”。

今年1月,越共“十二大”推举出新一届“四驾马车”人选,但除总书记外,新任国家主席、总理、国会主席程序上都是在3月底开始的第十三届国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才正式当选。第十三届国会开完那次会议后就解散了,这也意味着他们刚当选就面临第十四届国会重新投票选举的情况。这体现了越共的领导地位,但美国《纽约时报》称其为“威权国家的橡皮图章国会的选举”。

“我们的国会当然不是橡皮图章”,胡志明市一名越南青年告诉记者,越南很多人喜欢看国会代表质询政府高官的电视直播,尤其喜欢看高官被问得满头大汗的场景。采访期间,多名熟悉越南政情的人士都向记者谈到越南国会对领导干部的质询和监督正在强化。

越南国会实行直接的差额选举,而且差额不小,第十四届国会约有500名代表,但候选人有870名。一名在越南的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越南政治很多时候就是“拿选票说话”。按规定部长以上领导必须具有国会代表身份,所以从理论上讲,即使是刚当选的国家主席、国会主席也存在落选可能。当然,越南领导人的得票率一般都在90%以上。

难以言说的平衡战略

走在河内狭窄的街头,记者被一张充满火热革命激情的海报吸引。翻译表示,上面说的是“参加国会代表和各级人民议会选举,建设属于人民、经由人民、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记者顿时有些恍惚:“这话不是林肯‘民有、民治、民享’的山寨版吗?”

“越南的政治改革进程,包括国会选举制度改革,其实是一种平衡,它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同时,不拒绝在政治层面上学习美国。”一名中国学者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南海争端,为增加对抗中国的筹码,越南需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需要在政治上做出一些改变,以适应美国的要求。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搞平衡,能给越南带来最大利益,但美国毕竟是其意识形态的主要敌人,如何改变却又不失去越共的领导地位,这是越南最纠结的地方。

了解越南的人通常会觉得中越两国的发展模式相似,越南人也不避讳说“中国是越南学习的榜样”。在越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报》位于还剑湖畔环境典雅的大院内,听着越南同行以“同志”称呼记者一行,更让人感受到中越关系的特殊。《人民报》国际部主任田心说,越中互访频繁,越南每年赴中国学习的代表团有几十个,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人民报》从副总编到编辑都有人去中国学习。他本人曾在中共中央党校学过两个月,领到的毕业证上面还有习近平主席的名字。

“历史已经证明,我们真诚团结在一起,第三方是攻不破的”,越共中央委员、“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台长阮世界对记者说,“但如果我们之间产生分歧,第三方就有可乘之机。所以我们要管控好分歧。”

国际大环境的复杂增加了中越两党处理关系的复杂性。田心的名字源于他父亲名字中的“思”字,他父亲也是《人民报》记者,报道越南反抗美国侵略的战争时牺牲在前线。但他表示:“越南非常希望促进与美国的关系。越美虽然经历了酷烈的战争,但现在两国要搁置过去,面向未来。”

胡志明市的一名越南青年坦率地告诉记者,越南人并没有特别喜欢的国家,如果非要以好感度排名,美国肯定位居前列。至于中国,他嘿嘿了两声,然后说:“你懂的。”他还表示,越战虽然残酷,但那个岁月越南一直在打仗,跟日本,跟法国,跟美国,还有跟中国,但这些都已经过去了,现在越南南方不少人甚至觉得当时在美国支持下日子过得还不错。“当年西贡满大街跑的都是汽车,现在呢?”他指了指街上浩浩荡荡的摩托车大军说:“从四轮退化到两轮了。”循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还看到,在一个街角,一大排橱窗里用大幅图片展示着“1975年春季攻势的伟大胜利,解放南方,统一全国”。街上人流很大,但橱窗前无人驻足。

反和平演变:自信与无奈

越南外交学院代理院长阮武松认为,越南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是与菲律宾的本质区别,美国人曾到越南,要求越南学习菲律宾,到国际法庭告中国,但越南没有这么做。他说,美国在南海推行航行自由,与越南的观点契合,但越南并不是要跟着美国走。

在大国间搞平衡的战略给越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几年前越南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现在从南到北,一段段高速公路陆续开通,更多的在建设中。像河内机场的高速公路,是用日本的ODA(官方开发援助)修的。

西方渗透的不仅仅是经济。在越南,西方社交媒体遍地开花。胡志明市的王姓华裔青年告诉记者,他上大学时喜欢看《青年报》了解时事,现在基本不看了,脸谱、推特上什么都有,包括揭露腐败的,嘲笑官僚主义的。

记者在胡志明市时,正好碰到市中心的天主教堂前有人游行示威。过去数年间,这个地方与河内还剑湖畔的黎太祖雕像小广场一起,成为反华示威的主要场所。此次也与中国有关:4月中旬,越南中部海域鱼群大量死亡,怀疑是台塑河静钢厂排放的污水所致。示威者抗议企业,抗议政府,还有人通过社交媒体刻意强调台塑是中国台湾省的企业,挑起民粹主义情绪。两天后,记者在越南官媒上看到文章,指责此次游行是境外敌对势力策划。

“这种游行示威合法吗?”记者向越南朋友请教。得到的回答是:不合法,但政府一般无法阻止,也不会强硬对待,除非太出格。实际上,近些年除了反华示威,越南各种反体制、反越共的活动都在增加。这些活动背后,多有一个叫越南更新革命党(越新党)的境外组织的身影。该组织总部位于美国。

允许言论和集会自由,正是美国敦促越南“展现更大决心推动法治改革”的一部分。很多美国政治人物访越时,都会提到美越关系的发展取决于“越南保护人权和自由的意愿”。越南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也被附加了政治条件,包括自由组织工会和罢工等。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国务院负责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汤姆·马利诺夫斯基公开表示,这是美国多年来推动越南进行“深层体制改革、促进人权”的最佳机会。

有时,西方的这种鼓动直接威胁到越共的领导。在越南国会选举期间,美国媒体上的报道集中于“独立参选人”,报道他们“想要多党制”的呼声,以及被淘汰出局后的愤怒。越南意识到这里面暗藏的危险。越通社、越南《人民军队报》等在国会投票前一再提醒民众注意“和平演变”危机。

越南《今日报》编辑部主任裴中正对记者说,越新党代表的那部分人,以前是南方的伪军,他们在美国支持下都做不了什么,在被统一后的现在,更不能以微小的力量改变事实。他说,他们成不了气候,“我们共产党内部在进行改革,其他力量改变不了这个国家”。▲

猜你喜欢
胡志明市广告牌国会
财神(大家拍世界)
纠错小医生
美防长罕见一年两度访越南
会咳嗽的广告牌
巴西研制出防蚊广告牌
“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