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2016-06-17 19:19吴玉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9期
关键词:变革优化设计

吴玉红

【内容摘要】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自学—探索—小组讨论—展示—老师点评为主要流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改变课堂授课形式,激发浓郁学习愿望;设计课堂双边活动,促进鲜明个性发展;优化课堂当堂检测,实现有效分层推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参与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开发学习潜能。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 变革 设计 优化

学校是青少年长知识、强体魄的乐园,学习本应是有趣的、愉悦的、主动的求知过程,然而现在的课堂,是家长、老师片面追求成绩的主阵地,家长、老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学业成绩,学生被动的、无任何兴趣的学习,厌学、逃学现象时有发生。能不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而又能让家长、学校、社会满意呢?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是课堂,要达到效果,只有从课堂入手,变革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参与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参与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开发学习潜能。

一、变革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我晒课的课题是《图形的相似》第二课时。

我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特征。学生带着问题开始了这节课的自学。

首先从特殊图形出发,探索相似正多边形的主要特征,这里设计了两个特殊图形,一对是正三角形:

如图等边△A1B1C1是由等边△ABC 放大后得到的,观察这两个图形,比较:∠A与∠A1,∠B与∠B1,∠C与∠C1 的大小关系,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关系。

发现:相似的正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另一对是正六边形:

如图,两个相似的正六边形,你是否也能得到类似的结论?

学生发现了两个相似正六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从特殊图形入手,得到结论,是不是所有的相似三角形都有这样的结果呢,学生带着好奇,继续探究,于是我安排了:小组合作探究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请按要求完成探究1、探究 2)。

这里设计了两个探究:

探究1:如图是两个相似三角形.请各小组分别量一量两个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的度数和各边的边长,再小组讨论。

量得结果:

∠A=__°,∠B__°,∠C=__°,∠A1=__°,∠B1=__°,∠C1=__°。(精确到1度)

AB=__cm,AC=__cm,BC=__cm,A1B1=__cm,A1C1=__cm,B1C1=__cm。(精确到1cm)

发现:∠A__∠A1,∠B__∠B1,∠C__∠C1, __ __ (在横线上填写“=”或“≠”)

探究1学生通过度量,计算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结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____,对应边的比____。

探究2:如图是两个相似的格点四边形,它们的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1)请各小组长分工: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两个四边形各内角的度数,并比较对应角的大小关系。

∠A=__°,∠B__°,∠C=__°,∠D=__°,∠A1=___°,∠B1=___°,∠C1=__°,∠D1=__°。(精确到1度)

(2)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你利用勾股定理计算两个四边形各边长,并比较对应边的比大小关系。

AB=__cm,BC=__cm,CD=__cm,DA=__cm,A1B1=__cm,B1C1=__cm,C1D1=__cm,D1A1=__cm。(结果保留根号)

=__, =__, =__, =__;

结论:相似四边形的对应角____,对应边的比_____。

学生经历了从特殊到一般,体验、感受了定理的生成过程,收获了获取知识的快乐!

不仅熟悉了定理并且理解、掌握了相似多边形的特征,这一特征既是性质,也是我们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方法。在这基础上,安排了两类题目,一类是性质运用,另一类是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这节课我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自学—探索—小组讨论—展示—老师点评为主要流程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不情愿学习为愉快学习,变掌握结果为探索结果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只是结果的教学,而是过程的教学。课堂更多的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自我意识和积极体验,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只是“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得来的?”而且还懂得了“自己是怎样学会的”,这种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常规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是一个孤独的表演者,能听懂的学生忙着认真听,认真做笔记,听不懂的学生用各种方式消磨时间,有时基础差的学生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偶尔在课堂上捣乱一下,师生之间缺少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师生间关系较为生疏。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课堂,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根据导学案的预习提纲,学生先自学书本、探索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小组讨论每个人的探索结果,大家都在自学、热烈讨论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同学为了小组的荣誉,也参与进来了,将不懂的问题问问同组的成员,此时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及时与基础差的同学说说悄悄话,真诚地关爱一下,给他们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常规课堂平时几乎不可能为基础差的学生一对一讲题目,平时也几乎不可能有基础差的学生问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基础差的学生有了机会,走出了第一步,且每一节课都有机会,基础差的学生今天听懂了一题,明天又在教师的帮助下弄懂一个知识点,老师及时的鼓励,多次的交流,后进生对老师的好感由此悄然而生,师生之间的心的距离缩短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加深了,师生间的关系得以改善。学生又因对老师的好感以致于喜欢老师的功课,学习成绩自然提高了。

二、改变课堂授课形式,激发浓郁学习愿望

导学案教学模式由传统的“集体授课制”变为“个体”和“集体”相结合,以“个体”为主的形式,课堂教学过程由过去老师满堂灌,变为如今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循序渐进地自学过程,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导演,学生不再是记录员,而是真正的主角。学生在有老师设计的导学案线索下有创意地展示自我。

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学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研究知识的简单运用,并在小组内展示,学生在学习的内容和难度上有了选择的余地,学习的形式也是由被动的接受变主动求知,主动交流。原本从不发言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在全班同学面前声音洪亮自信地讲解,原本课堂上较为活跃且基础较好的学生选择在难度较大的题目且精心设计为同学讲解,学生在同学中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了,说话的能力自然提高了,声音小,扭扭捏捏的现象明显少了,声音响亮,大大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的现象明显增加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回答问题切中要害的能力加强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主动了,学生自信了,学习的愿望强烈了。

三、设计课堂双边活动,促进鲜明个性发展

目前很多教师备课时只备教材,按照自己的理念设计教案,精心策划课件,以求得到最佳效果。课上老师严格按照精心设计的教案来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学生只能服从老师,服从教案,学生没有独立的思想,纵而有独立的思想,课上也没有提问、表达、实践和发展的机会,这种教学缺乏生机和灵气,缺乏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也谈不上激情和兴趣的产生,更谈不上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久而久之,就会把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框定在老师既定的教案框架内,学生便成了老师实现教案的工具,遏制了学生独立的思维习惯、创新意识和探索、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只是结果的学习。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师除了在导学案上下足功夫,同时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形式上化足心思,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精神面貌改变了。

学生经独立思考完成,个别学生经同组成员或老师点拔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自身的体验或自学或在同组成员的讲解下,不仅掌握一个知识点,而且还会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充满了自信,课堂上参与的热情更高,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反映了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完整性,在问题的讨论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有的善于推理,有的长于质疑,有的思考深入,有的运算精巧,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才会实现人尽其才,各领凤骚。学生易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课堂变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优化课堂当堂检测,实现有效分层推进

课堂检测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必不可少的一步,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小组讨论—展示等程序后,对知识点理解、掌握得如何,老师又如何获知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呢,课堂检测能给老师一个答案。课堂检测要与本节课学生自学的内容有关,分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不搞死记硬背,不抄书上原例题,但可将例题进行变形,保证训练的内容是在能力的培养。课堂训练形式要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引导学生当堂完成,进行严格训练,让学生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老师及时收卷,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坚持让学生自查自纠或者同学之间互查互帮互助,及时弄懂当日的知识点。

课堂检测要体现基础性为主,让大多数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又要注意灵活性,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探索的机会;可以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小组探究,动手动脑,让全体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真正落实分层推进。

晒课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幸福的,在晒课的过程中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学信念,在晒课过程中自己的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得到升华,在晒课过程中,我享受到了学生成功的喜悦,我要说,所有的一切,都基于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的教育如同没有水的沙漠,没有鸟的天空,没有鱼的海洋。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中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学习,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提升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变革优化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变革开始了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