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强内部控制以提高事业单位物资管理的策略

2016-06-16 22:34罗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10期
关键词:物资管理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罗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飞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事业单位物资管理取得较快发展,而且在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大力开展下,其特点渐渐凸显出来。想要有效地保证事业单位物资安全,提升其物资管理水平,以便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鉴于此,该文主要从当前事业单位的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加强内部控制,以便提升事业单位物资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物资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0-0283-02

近年来,事业单位内部的物资主要指,为确保单位内部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及业务正常进行的时候,所需要的相关物资材料,和一些没有达到固定资产所规定标准的部分器具、工具以及低值易耗品。而且,事业单位内部随意采购的一些办公用品,通常情况下,在采购的时候将其列为支出,但在实际采购中,大量大批量的采购物资会直接报支,往往会导致流失且浪费大量的材料,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漏洞。正是因事业单位采购材料的流动性较大,且一直在消耗与添置的重复过程当中,这就使得事业单位在进行物资管理时,具有一定的阻碍。

1 分析当前事业单位物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第一,在当前的事业单位物资管理过程中,在限额标准之下,很多物资采购起来比较随意,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人员对于采购的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且未完全落实相应的采购制度及政策,这就使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偶尔会擅自采购[1]。

第二,事业单位没有一个标准、灵活的物资采购计划及采购方式,未将采购效果放于首要位置,这就使得在采购时,存在各种各样的隐性及显性风险。

第三,物资预算的编制方法并不准确,且预算的时候,缺乏一定的远见,导致预算编制的质量非常低,和物资预算采购的执行相互脱节。

第四,对于物资供应商缺乏足够的了解,再加上物资采购人员所具备的专业水平较低,严重影响着物资采购与管理发展。而且,事业单位也缺乏配套的管理及采购方法,物资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与采购人员存在很大差异,管理职责不够明确,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等,严重影响物资管理质量。此外,事业单位对于物资供应商缺乏一定的管理,对于物资供应商内部的财务状况、产品质量、信用度、生产能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不够了解。

2 分析加强内部控制以提供事业单位物资管理的具体对策

2.1 构建健全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管理机构属于事业单位内部的物资管理工作、采购工作得打正常运行的一个主要保障。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财务、采购、验收以及资产监管等各个部门,应互相合作,以便形成一个高效、合理的监督机制。同时,在构建物资采购部门的过程中,应将物资采购单位、供应单位、监管单位相互融合发展,以便构建一个有效的管理制度,所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物资采购的计划、预算、审核、采购计划的执行、支付资金、质量管理等。

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需加强对物资合同的管理与控制,对于各种凭证,应逐一审查且核实,对于采购的项目应进行实时跟踪,制定一个完整的财务报告,充分反映出事业单位的物资使用规模、资金应用范围,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此外,物资管理部门可在物资采购中,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增强采购人员违规、违法的采购成本,提升物资采购资金应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物资管理质量。

2.2 加强对物资采购单位的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的任何物资,包含平常的零星支出项目,管理部门应构建专门的科室进行统一管理,例如,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业务的需要,常常外出工作,这部分人员对于纸巾以及茶叶等需求量非常大,还有如计算器等一些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一般情况下,均是各个科室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之后经过财务部门报销之后,可将其直接列为支出,因根据自己所需进行购买,未经过审批环节,部分物资还可使用,但会重新购买,这就易导致物资流失及浪费。而且这些物资均按照零售价的购进,从开源节流上看,长时间使用下来,其支出数额还是很大。若单位进行统计采购,并将其存放到相关的科室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在相关部门需要用到的时候,可填写领料单直接领取,这样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2.3 建立规范化的专用材料台账制度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的业务材料,属于上级部门直接拨入各科室,主要用在开展相关的活动、宣传以及特殊人群所使用的公共物品。而且,大部分发到科室内的物资,只显示数量,未标出单价与金额,这些物品由于未经单位的职能部门进行采购与入库,管理起来十分不便。很多物资材料主要集中用在一些专业的业务活动当中,往往会忽视管理过程。因此,从提升事业单位的物资管理能力方面出发,财务部门应对其进行统一、集中化的管理,理清管理顺利,对物资实行约束性的管理。

首先,事业单位可利用制度管理的形式,和各个专用下拨的物资材料的科室来签定相关的管理协议,主动要求各个科室应建立完整的台账,以便准确、详细地记录下各种物资材料的接收、发放、存储以及使用期限等,对于部门出现过期、霉变以及失效的物资,应该公开说明原因,并根据相关物资处理规定,对其进行处理,管理人员不能随意地处置及报废物资[2]。

其次,台账的记录应随时、随地接受相关的抽查且纳入事业单位物资管的季度、年度等管理考核当中,以便从物资管理的制度上,规范、制约相关材料管理。对于部分条件较好的单位,可应用简单的理财软件,对物资进行网络化的管理,财务部门可直接从网上,就能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各科室物资使用及流动的情况。

最后,因一些专用的物资材料使用性较强,且一些日常包公用品,如铅笔、橡皮等,虽然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进行实地盘点的时候,工作量较大且花费的时间较长,但这样能保证管理人员全面、细致地了解及掌握物资变化情况,了解库存量。这样物资保管及管理部门在上报物资采购计划的时候,可清晰地了解到采购物资的数量与种类,确定好需要采购的材料,对于库存量充足的物资可不同采购,避免资金闲置,使得事业单位内部的物资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合理、严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物资管理的水平及效益[3]。

2.4 构建完善的物资采购及入库机制

事业单位应该按照物资实际使用情况,在采购之前,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同时按照物资库存的情况以及实际使用量,确定好需要采购的数量,以免造成物资积压[4]。同时,对于所采购的物资材料,在验收的时候,应该和发票进行严格、细致的核对,待核对准确无误之后,再填写相关的入库单,清晰的列出各项物资的数量、品种、采购金额以及规格大小等。所填写的入库单应该一式三联,一联交由物资保管部门留存,一联随着物资采购的明细账进行登记入账,而最后一联则随着购货的发票报支,直接列到材料科目进行核算。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内部控制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的物资管理非常关键,且属于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工作,所涉及的管理科目较多。因此,事业单位应针对物资的采购、入库、核算等各环节,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针对物资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应采用有效的物资管理措施。避免内部管理管理人员实行暗箱操作,进而提升物资管理效率,降低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同时相关管理人员也要多总结物资管理经验,加强内部控制,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物资管理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以便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裴敬玲, 梁运吉.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浅析[J].新经济, 2015(26).

[2] 李红.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企业导报, 2014(7).

[3] 周春霞. 关于事业单位物资集中采购审计的研究[J]. 财经界, 2013(12).

[4] 向廷平. 浅析事业单位应急储备物资的会计核算[J]. 财会月刊, 2015,10(17).

猜你喜欢
物资管理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实现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