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实践研究

2016-06-16 08:36:22广东省梅州市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程中一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2期

广东省梅州市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 程中一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实践研究

广东省梅州市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 程中一

程中一 北大梅州新世纪实验学校副校长、北京大学特聘教授、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曾任北京二中亦庄学校高中英语教研组长、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2000余篇,出版著作《高考失误剖析》《中学英语典型错误解析》《中学英语同义词近义词巧辨》、大学英语教材《实用英语教育学》和中小学英语教材《新课程新教材新学案》等180余部。他已被载入《中国教育家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辞典》《世界名人录》。

摘 要: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有助于小学英语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效地使中小学英语衔接起来,为中学教学奠定基础。它是一种快速、高效、易学的教学方法,能为当前师生节省教学时间,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学习规律,从而使学生爱学、乐学,同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快乐、活泼、协调地发展,能较快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衔接;教法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

1.问题的提出

由于北大新世纪实验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新办学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校,所学的教材内容不尽相同,掌握的语法和词汇量也不相同,英语基础知识、英语水平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加之初一学生自小学毕业考试后近两个月没有看过英语书,英语遗忘严重。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紧跟中考,如何进行新课标规定的初一英语教学就成了备课组迫在眉睫、亟待研究的课题。

大部分学生不会音标,不懂句子成分,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针对这种情况,本校成立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实践研究”课题组。大家经过多次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讨和反复论证,一致认为“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 十分必要,开始实施了“中小学英语衔接的实践研究”,在英语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以下探讨,并在初一(1)、(2)班进行实验,试图探出一条教改新路。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书,不在于教学生,是教会学生学习。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我们从基础知识抓起,从培养自学能力入手,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采取的研究方法:实践研究法。

首先,我们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改的步骤和措施。根据“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实践研究”的精神,结合本校生源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经过反复讨论研究,确定教改方向与主攻目标——实施课题研究。

其次,组织、编写教改实验教学方案,以适应教改的配套教学需要。由于打破了原教材的顺序,教师需要根据各个教学阶段的需要,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组合,收集及编写配套教学资料。

最后,对学生进行动员,利用家长会及学生大会,向他们说明教改实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详细地向他们说明学校已经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与物质准备。

2.1 语音教学

我们在初一(1)、(2)班实施了“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实践研究”。我们一致认为学生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通、写不好都是英语单词记得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始初高中的衔接,帮助学生解决记单词难的问题。先复习音标,然后集中识词。笔者利用下面的音标序列表(见图1),一节课复习,一节课巩固,争取人人过关。

图1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根据音标拼读英语单词的规则,我们根据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编了这样一个口诀:

从前往后拼,首先读元音。辅音轻,元音重,两者结合猛一碰。拼过一节(音节),再一节,看准重音连起来。

教师还利用口诀教会学生划分音节:

“一归后,二分开,辅音连缀不分开。”

一归后,指在两个音节之间,若有辅音字母(r除外),这个字母划归后一个音节。例如:

Friday—Fri-day,paper—pa-per

二分开,指在两个音节之间,若有两个辅音字母,则分别划归前后两个音节。例如:

Sunday—Sun-day,granny—gran-ny;

辅音连缀不分开,指在两个音节之间的辅音连缀或辅音字母组合,如ck,th,sh,ch,tr,dr等不能分开,必须划归在一个音节;如果前一个音节是重读闭音节或开音节,它们一般划归后一个音节。例如:

chicken—chick-en,April—A-pril,agree—a-gree;

2.2 词汇教学

我们把小学英语词汇整理归纳,采取了下列方法教学生记英语单词。

(1)音形结合记忆

试想,如果学生能掌握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通过音形结合来记单词,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

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中重读它们的名称音。即所谓“长音”。

a读[e ɪ],i读[a ɪ],e读[iː],o读[ə ʊ],u读[j uː/uː]。例如:be,no,hi,table,student,name,these,bike等。

元音字母在重读闭音节中读它们的“短音”。即a读[æ],e读[e],i读[ɪ],o读[ɒ],u读[ʌ]。例如:cap,desk,clock,but等。

②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

去掉辅音字母名称中的元音音素[iː],就是该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这类字母有b,c,d,p,t,v。即b读[b],c读[s],d读[d],p读[p],t读[t],v读[v]。

去掉辅音字母名称中的元音音素[e],就是该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这类字母有f,l,m,n,s,x。即f读[f],l读[i],m读[m],n读[n],s读[s],x读[ks]。

学生掌握了上述拼读规则,有很多英语单词看到就能读出,读出便能写出,听到也能写出,也能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记忆单词。

(2)多种单词记忆方法

①分式记忆(动词过去式、动词过去分词的不规则形式)

AAA式 put put put,set set set,cut cut cut等。

ABB式 find found found,have had had,lose lost lost 等。

ABA式 come came come,become became become,run ran run等。

ABC式 do did done,draw drew drawn,fly flew flown等。

②分类记忆

将同一类的单词归纳在一起记忆。例如:表示文具类的pen,pencil,ink,ruler,eraser等。

③对比记忆

将意义相反的单词归纳在一起记忆。例如:come—go,right—left,black—white,here—there,free—busy等。

④区别记忆

将同义词或近义词、同音词或近音词以及形似词归纳起来记忆。如同义词或近义词:learn,study;have on,wear,dress,put on,pull on;big,great;look after,take care of 等;同音词或近音词:write,right;meat,meet;rise,rice;food,foot;leave,live 等;形似词:quite,quilt,quick,quiz;bed,bad;beg,bag 等。

⑤分解记忆

对一些复合词要采用此方法帮助记忆。例如:

classroom—class+room;playground— play+ground;everything—every+thing;homework—home+work等。

⑥联想记忆

运用联想来记忆单词。例如:

由school联想到teacher,student,class,desk,classmate,headmaster 等。

⑦连词成句成文记忆

把英语单词、短语组成句子,每日几句,进行两两对话;或组成一个小短文,然后熟读背诵。

以上这些方法能帮助大多数学生通过初中英语词汇关。

2.3 语法教学

我们把十大词类、五个基本句型、八个句子成分、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时态等重要语法集中归纳复习。

2.4 中学英语教学

学生养成了“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的习惯以后,我们开始高中英语教学。

(1)集中时间突击单词

具有了自学能力,学生打开书就会读、背“必修一”生词,就会觉得英语好学好记,从而乐学、愿学。集中识词要求不高,只要求会读、背、默写,学生只要能掌握每个单词的一个意思就行,能记多少就记多少,不强迫学习,而是鼓励、奖励学习。

本校教师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从集中识词入手,以口语为突破口,解决学生记单词难的问题,让他们养成开口说英语的习惯。

要使学生在集中识词阶段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热情,就要充分利用中学生的记忆力、模仿力强、好奇心、好胜心旺盛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兴趣性和生动性,引进竞争机制,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帮助他们顺利闯过单词关。教师在课内外利用卡片,组织学生做一些游戏,寓学习于娱乐之中,还在课堂上开展预习单词、英汉互译、单词接龙等种种竞赛,把课堂气氛搞得既活跃又紧张。学生既是裁判又是参赛者。在自尊心、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的驱使下,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暗暗地使劲,比、学、赶、帮、超,充分发挥了学习积极性。

(2)以口语为突破口,进行两两对话

我们在集中识词的同时,进行两两对话的训练,以促进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语感,同时又可进一步巩固词汇,扩大词汇量。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口语能力,又有利于单词记忆,两者相辅相成。

在集中识词的阶段,我们利用每节课开始后的5~10分钟进行对话训练。开始时,让学生背诵简短的对话,而后进行模仿表演,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则转入自由对话。具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同桌对话,由同桌两位同学先准备两分钟,再进行对话。

第二种:接力对话,同桌对话表演完毕后,A坐下,B改为A,并任意指定一名学生为B,继续进行对话。

第三种:师生对话,教师为A,学生为B,后再反之。

第四种:集体对话,两组为A,两组为B,或男生为A,女生为B,再反之。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真正做到了人人开口,连平时一些胆小、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也敢于开口讲英语,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都能结合每个单元的对话课,灵活运用各种句型,形式多样。如购物、过生日、看病、问路、打电话等,学生都能自行表演。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热情。

开展两两对话,促进了课文教学。在课文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对话型的课文外,还常将故事课文改编为对话,让学生练习,并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或模仿表演短句、小品等。通过这些表演,既复习课文,又巩固了单词、语音,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文的适当集中

我们认为课文教学应该摆脱逐词逐句讲读的传统教学方法。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原则,做到在语言环境中直接应用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达到学习活的语言,而不是学习死的语言知识的目的。

在课文教学中改“讲读法”为内容丰富、多层次深入的“叠进法”。把性质相同,内容相近的课文集中成单元教学。按照预习、朗读、理解、熟读、背诵、操练、复习等环节进行。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通过三大程序来完成。

①课文理解。从视、听入手,通过预习、听录音、朗读、选择、判断等形式,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②课文分析。通过翻译词组、语言点评析、句型操练、语法分析等形式多次循环复现课文内容,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结构的掌握和对内容的理解。

③课文应用。通过课文问答、编写、复述、对话、阅读等各种口笔头操练形式,学生所学的知识在语言环境中得到实践,从而加强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以上每一个步骤,都有一个中心内容,但是每次学生都接触到整篇课文,实现了反复循环。

课文的适当集中使教师可以围绕课文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即帮助学生搞清课文中的语言现象,理解课文,又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操练,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最后跳出课文,在更大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相关知识和内容进行活用,这样可以较快地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我们把重难点变成口诀,化难为易,让学生学习少走弯路。例如:

be的几种形式:

学英语先记be的变化。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复数人称都用are。

基数词变为序数词:

基数词变为序数词,一般要加th。一、二、三特别记,八去t,九去e,f代替v和e,y变为ie,然后加上th。基数词若是多位数,只变个位不变十。

例如: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five—fifth,twelve—twelfth,eight—eighth,nine—ninth,twenty—twentieth,thirty—thirtieth,twentyone—twenty-first,one hundred and twenty-one—one hundred and twenty-first,etc.

不定式作宾补何时不带to? 我们就用下面的口诀帮助学生学习。

不定式作宾补何时不带to? 下面口诀给帮助。“两听”“五看”“一感觉”,使役动词有三个。help,find之后可带可不带(to),它们可以排在外。

两听,即hear,listen to;五看,即see,watch,notice,observe,look at;一感觉,即feel。

例如:I saw him go out just now. 我刚才看见他出去了。

I don’t like him because he made me copy the text 100 times. 我不喜欢他,因他曾强迫我把课文抄写100遍。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4)扩大阅读

“扩大阅读”体现了现代外语教育学关于目的性、文化情景性的思想和习得理论、输入学说等。对我国学生来说,它是落实学习外语实际目的的主要途径,也是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学习地道外语的重要渠道。说到底,阅读既是手段、也是学习外语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以前我们的英语教学总是拘泥于教科书,没有相当阅读量的配合。因此教师补充的应是泛读材料。

我们把《新概念英语》(New Concept English)作为阅读材料,每节课前增加一些阅读理解训练题。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叫一位学生上讲台复述,或者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在屏幕上打出答案,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每篇文章抄写两个好句子,记住三个生词;以上内容写在阅读积累本上,每周上交一次,作为评价的一种手段。合格记0.5分,不合格不记分。

在扩大阅读的同时,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整体理解和积累词语的习惯。

按上述几种方法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就有所提高,若坚持练下去,应付考试也就没有问题。

(5)分层教学

布鲁纳说:“教育目标既要追求优异成绩,也要培养参差不齐的才能,它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我们认为分层教学是使每个学生发挥最大学习效能的最好保证。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两极分化是很自然的现象,而“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各得其所。因此,我们进行“分层教学”。通过摸底考试和学生的个人意愿相结合,把学生分为A、B和C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的作业。让优秀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进行超前学习;也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直接获得教师的帮助,感到有奔头,充满信心。

让A层学生在学好课本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阅读量,特别是提供他们一些真实性的阅读材料,开拓视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并为将来成材、参加高考打下基础。对于B层的学生,首先调整他们的学习心态、改善学习习惯,上课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针对他们的弱项,给予专项练习。对于C层学生,实施补充他们所欠缺的知识,真正做到查漏补缺,使他们上课听得懂,知识得以消化吸收,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自信心不断增强。

在课堂上,采用一动一静的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做。无论是提问、翻译、造句、复述课文,还是布置练习、作业,都注意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难的题目一般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完成,比较容易的题目则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完成。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尤其要花大气力让中下层的学生拥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都有机会回答有挑战性的问题,感受到成就感。“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情

绪力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3.实践成果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实践研究”把小学阶段的“语音”“词汇”“语法”“课文”“写作”教学有机地和中学英语教学衔接起来,能较快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语音教学。利用汉语拼音规则把“国际音标分类”集中教学,指导学生学会48个国际音标,利用口诀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2)词汇教学。集中教授教材后面的词汇表生词,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我们提出了音形结合记忆、对比记忆、区别记忆和通过阅读理解记忆等10种方法培养兴趣。

(3)语法教学。利用口诀超前集中、随机集中、综合集中、相关集中、比较集中,把“课标”规定的24个语法项目都用口诀集中教学,变难为易,反复循环。

(4)分层教学。通过摸底考试以及学生的个人意愿,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布置不同作业,让每人都体会到成功感。

师生互动,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

期中考试,学校组织初一老师出初二的题目,初二老师出初一的题目,网上阅卷。试验班英语平均成绩超年级平均成绩33.5。年级平均分为74.24分,而其中初一(1)班平均分为107.9分,初一(2)班平均分为107.77分。

参考文献

程中一. 2011. 十六字英语教学法[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1).田式国. 2011. 实用英语教育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