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消息?“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阴盛阳衰现象特别突出,我们学校教师队伍中男教师占比不到五分之一。”“这种趋势目前仍在持续加剧,我们家乡最近三年新招教师中,男教师占比约12%,接近十分之一了。”
多名来自于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在京对记者表示,农村教师队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已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新化县曹家镇展望村村委会主任杨娟娟告诉记者,她在新化县调研发现,全县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中,男教师占比仅为18%,特别是近3年招聘的教师中,男教师仅占比为12%,选送定向培养师范生中,男生仅占比9.7%。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礼雅小学校长蒙兰凤长期关注这一问题。她告诉记者,自己学校120名教师中只有20名男教师,占比不到五分之一。湖南省每年的特岗招聘面试中,几乎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她在各地调研发现,这一问题并非湖南的“专利”,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这一问题,有的地方男女教师比例接近1∶9。
农村教师队伍中“阴盛阳衰”持续加剧,让这些全国人大代表担忧。杨娟娟认为,这将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男生的性格会在14岁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其间一直都处在女性包围中,对他的性格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容易女性化、阴柔化。”杨娟娟说,成长过程中缺乏坚毅、勇敢、阳刚等男性气质影响,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来说,其性格养成都容易出现错位,长此以往,对整体国民性格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等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跟农村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低、待遇低、工作生活条件差等有关系,这一职业对作为家庭“顶梁柱”的男性显然吸引力不足。蒙兰凤和杨娟娟建议,要提高全社会对农村教师职业价值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改善生活和工作条件,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同时,完善教师招考聘用制度,完善改革师范生培养制度,引导更多优秀的男生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
教育部多措并举力助解决儿科医生短缺
《人民日报》消息?儿童医院少、儿科医生缺、孩子看病难,记者从国家卫生计生委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这些社会焦点问题有望在未来五年逐个击破。为此,教育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儿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
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巡视员宋毅介绍,当前,国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使得儿童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凸显,也对儿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要求。为此,教育部正在从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扩大儿科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积极主动承担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儿科学科专业建设等四方面入手,加大儿科医生人才培养力度。
据了解,教育部将继续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工作,为基层每年培养5?000名左右从事儿科等各科常见疾病诊疗服务的全科医学人才。要求38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增加儿科专业研究生招生数量,到2020年儿科专业研究生在校总规模力争达到1万人。根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过渡期内,教育部将儿科学专业化教育前移,力争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促进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有效衔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药教育处处长王启明表示,造成儿科医生短缺的主要原因,从卫生计生行业部门反馈情况看主要是儿科医生工作负担重、职业风险高、待遇低,难以吸引更多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儿科医疗工作,导致出现了“一些从医者不当儿科医生”的现象。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力解决儿科医生吸引力不足、医疗机构短缺和单独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关键性政策问题。教育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各项改革,医教协同,着力解决好儿科医生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