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试析了兽医临床检查注意问题、程序及猪口蹄疫诊断与治疗,希望对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检查问题;程序;猪口蹄疫;诊断;治疗
1兽医临床检查要注意的问题
兽医在进行临床检查工作的时候,应按照不同的动物种类特点,在通用的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确定临床检查的方法、程序、内容以及重点。如在对猪进行临床检查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应询问发病经过、目前的病情,调查流行病学,询问病猪的年龄等;其次应留意饲养卫生,防疫等状况,另外应检查关注病猪的整体状态及进行病理剖检等。在对家禽进行临床检查的时候,应主要调查家禽的病史,目前病发的经过和情况,同时也应调查防疫和环境卫生以及家禽的来源等情况。一般,家禽的检查即包含呼吸、腹部、口腔、食欲、消化系统等,还包括姿势、运动以及体温检查。其中,可尤其关注检查其呼吸系统。但在检查神经系统的时候,应检查其感觉机能、精神状态等。
2兽医临床检查的有效程序
2.1对病畜进行登记
首先,应登记动物的种类以及疾病出现的经过和预后等情况,还有,应对病畜的用药情况及检查情况、临床表现进行记录。
2.2对疾病进行临床检查
兽医应检查动物运动行为、体态姿势、精神状态、营养状态,发育情况和体格情况等。同时应对动物的皮肤、毛等皮下组织进行检查,并且应检查动物淋巴组织和眼结膜等,认真查看有无病变。全面了解畜群或病畜的以往病史及患病情况,详细了解和调查本地疫病的流行情况,以及当地检疫和防疫等情况。其次,还应测定动物的脉搏、体温等是否正常。对疾病进行临床检查的方法可以分为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部位检查以及系统检查等。
2.3对畜主进行问诊
通常情况下,兽医工作人员应对病畜的既往史,管理、饲养等问题向畜主进行询问,并且应搞清楚病畜利用的情况、既往病史的情况等。
3猪口蹄疫诊断与治疗(以此为例)
猪口蹄疫的流行和发生同样离不开易感猪、传播媒介、传染源三者构成的链条。它波及范围、流行强度与环境、病毒株和宿主抵抗力等多种因素有关。
3.1猪的易感途径。口蹄疫病毒能经摄入、吸入、人工授精和外伤等多种渠道侵染易感猪。摄入和吸入是主要的感染渠道。近距离非直接接触时,气源性传染(吸入途径)容易发生。另外,不可忽略其他可能的途径,如人工自然授精、胚胎移植、皮肤创伤等。
3.2传染源。处于口蹄疫发病期和潜伏期的动物,几乎全部的器官、组织以及排泄物、分泌物等都含有口蹄疫病毒。病毒随同动物呼出的空气、精液、粪便、尿液、唾液和乳汁等一起排放于外部环境,导致严重的污染,构成了皮病的传染源。
口蹄疫的传播方式:分别为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接触传播又可分为间接接触和直接接触。
3.3临床症状
病初期猪高热体温达40%~41%、精神沉郁、跛行、流涎、厌食。在乳房、蹄部、唇、鼻、口等无毛处发生红肿,严重时发生大小不一的烂斑和水泡。继而水泡破裂形成结痂、溃疡。若不马上治疗可伴有其他感染直至死亡,死亡率达80%。病理剖检可见支气管黏膜、气管、咽喉有烂斑及出血点。仔猪死亡之后可见心肌松软,心包膜有点状出血,切面有黄白色或灰白色条纹,像老虎身上的斑纹,俗称“虎斑心”。
3.4预防措施
3.4.1控制口蹄疫病毒的传播首先应切断传染源。在平时养殖户应提高猪场的消毒工作以及饲养管理,进人生产区的车辆及外来人员务必严格落实消毒制度。
3.4.2做好接种疫苗工作,第一时间接种猪口蹄疫苗。仔猪28~35日龄首免,可以用猪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苗。肌注1 ml;1个月以后再进行强免一次,肌注2 ml;种猪每3个月免疫一次,肌注2 ml;妊娠母猪分娩前1个月进行免疫一次,肌注2 ml。育肥猪或引进种猪可在引进一周后疫苗注射,每头2 ml。注射后14d后可出现免疫力,免疫期在3个月以上。
3.4.3猪口蹄疫发病时控制。如疑似为口蹄疫病时,马上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并采集病料送检。对发病现场进行封锁,落实早、快、严、小的原则。对于没有治疗价值的、发病严重的猪马上扑杀,污染物及肉和内脏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发病轻微的采取对症治疗。疫点周围可用2%的烧碱溶液消毒,每日消毒1次。疫区周围的猪要马上注射口蹄疫苗,之后再注射疫区内的猪。
3.4.4扑杀完的猪空舍消毒方法。
先清洗,用3%火碱浸泡,再清洗,再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消毒,干燥,熏蒸消毒。口蹄疫病毒对酸性非常敏感,故应采用酸性消毒药。Ph值应小于3的最佳。(有的地区选用过氧乙酸溶液)。最后一头扑杀完再在没有发病的,彻底消毒后空栏2~4周,方可解除封锁。
3.5治疗
口腔可用0.1%的高锰酸钾、清水或食醋洗漱,糜烂面上可涂1%~2%的碘酊与甘油或明矾,也可涂冰硼散。蹄部可用3%来苏水清洗患处,擦干后涂鱼石脂软膏或松脂油,再用绷带扎好。乳房可用2%~3%的硼酸或肥皂水清洗,之后涂红霉素软膏,定期把奶挤出,控制乳房炎。静脉注射安那加与清开灵、青霉素、葡萄糖等强心剂。
也可采用中药熬水用于预防治疗。绿豆、荆芥、桔梗、甘草、大黄、连翘、明矾、黄连、硼砂、冰片、贯众各6g熬水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