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的探讨

2016-06-15 06:45李连会
中国新通信 2016年9期
关键词:读者创新

李连会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描述,在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今天;移动信息服务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影响也非常大,馆员要有创新服务精神,才能更好的发挥图书馆自身作用和功能,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 图书馆信息服务 移动信息资源 创新 读者

随着信息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服务要求越来越大,高校大学生们对信息的接受、利用和交流方式的多样化更加快捷,同时,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短信、微信、微博、博客等移动信息服务出现,使传统图书馆服务不可避免受到严重影响和冲击,笔者针对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试图构建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模式。

一、移动信息服务的特点

什么是移动信息化,是指在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构成的综合通讯基础平台上,通过掌上终端、服务器、个人计算机等多平台的信息互动沟通,实现管理、业务以及服务的移动化、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向社会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适时可得、电子互动的全方位管理服务。

1、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主要以移动电子设备为载体,以纸制图书、杂志、期刊和电子图书等知识来源为内容,它不同于图书馆的阅读模式是新兴阅读方式。

2、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具有收费低、简单易学、方便快捷等特点,人们通过可靠的无线网络业务,无需纸和笔纪录,就能反信息存储下来,随时随地可查询各种信息,所以受到师生的欢迎。

3、图书馆通过校园网站来查询馆藏信息、图书检索、图书续借、电子文献查询、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参考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并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读书月活动”,使更多师生走进图书馆;通过定期开展读者培训活动,让读者更有效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二、移动信息服务的不足

1、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大多数高校建成了校园网,而图书馆网站的服务内容单一,其主要作用是书目检索、预约、续借等基础性服务,缺乏多元化信息服务。

2、高校师生对移动信息服务的认知度不高,图书馆网站只有简单介绍或链接,向学生宣传推广活动不多,加上传统的借阅模式限制了信息服务的发展规模。

3、高校图书馆缺乏专业的网络信息的专门人才,现有的馆员多数缺少这方面知识,业务能力不高,缺乏与读者的互动,不能满足师生更深层次的服务需求。

4、各高校之间信息资源交流不够,在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高校都有自己的信息平台,但信息只在校内发布,只依靠本校的信息资源不足给师生提供好的资源,要通过学习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等方法给读者更好的服务。

三、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的形成

3.1加强各高校之间信息资源共建、实现资源共享

电子信息资源的发展使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建设上了一个台阶,通过各高校之间馆际信息资源共享,为读者创造了更加良好的信息获取平台。通过资源共享、资源共建为读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

3.2整合高校馆藏资源,给读者提供特色馆藏资源

随着电子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多,各高校之间多个数据库进行跨平台检索的需求日益增强。不同的电子资源系统采用了各自不同的检索平台和数据标准,同时数据库之间在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重复和交叉,这些因素将导致读者检索的难度不断增加,需要熟悉不同的检索系统和检索界面,检索完成后还需将来自不同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处理。

3.3开展多元化移动信息服务

移动图书馆依托集成的海量信息资源与云服务共享体系,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了信息资源的搜索与获取、自助借阅管理和信息服务定制了一站式解决方案。它通过设置个人空间与图书馆OPAC系统的对接,实现了读者借阅证件的挂失、馆藏图书查询、个人图书借阅历史查询、图书续借、咨询服务、移动图书馆检索历史记录、浏览历史记录等个性化自助服务。

3.4加强馆员移动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移动信息服务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加强馆员的业务培训多渠道的宣传推广移动信息服务尤为重要,首先,在图书馆网站、馆员个人微信、微博中给师生提供链接地址,要在图书馆网页醒目位置设置“移动图书馆”“手机图书馆”栏目链接;其次,通过QQ和手机短信等方式 告知师生。最后要有专门馆员负责在线和离线授课,指导学生如何使用移动信息服务,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同时又比较复杂的工作,同时高校在建设和发展图书馆移动信息资源的过程中,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的特色,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图书馆移动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陈娟:高校校园移动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电子世界》2013.4

[2]贾文广:浅谈高校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

猜你喜欢
读者创新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读者》光明行动”(33)
“《读者》光明行动”两周年特别公益活动(一)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光明行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