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与应急救援

2016-06-15 07:41:26汪旭光王尹军
工程爆破 2016年2期
关键词:安全管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

汪旭光, 王尹军

(1.中国爆破行业协会, 北京 100070; 2.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北京 100160)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与应急救援

汪旭光1,2, 王尹军2

(1.中国爆破行业协会, 北京 100070; 2.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北京 100160)

摘要:危险是危险化学品的天然特征,安全是危险化学品永恒的主题。每一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事故,既是其本质特征使然,也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往往在其偶发性中包含着必然性。只有在充分了解、掌握其本质特征基础上,合理设置外部条件,使其始终处于可控的安全状态,并做好安全管控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才是保障安全、防控灾害的根本方法。血的教训不可忘,要想悲剧不再重演,必须采用系统思维进行体系建设,利用先进信息通讯技术采用“互联网+”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全天候的实时动态监控体系,在规范管理、防患未然的同时,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准确信息和合理救援方案。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事故; 安全管控; 应急救援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与应急救援的重大意义

近几年,国内发生多起危化品重大爆炸事故,其中以天津港“8·12” 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典型代表。这些爆炸事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产生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表1为国内外近几年发生的典型爆炸事故。

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和应急救援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2015年8月31日,国务委员王勇在河北调研安全生产大检查时指出,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重特大事故损失极其惨重、教训极为深刻,再次暴露出安全生产领域问题突出、形势严峻。他强调,要加强危化品项目规划、立项、设计、审批、建设、生产、运输、经营、存储全过程监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完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加强安全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形成重预防、治根本的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有效管控,规范市场秩序,预防安全事故,防范爆炸案件,保障公共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大事。

表1 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典型爆炸事故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有序的救援不仅可以控制灾害扩大化,及时地挽救生命和抢救财产,尽可能地降低损失,还可以保护无辜人员免遭灾害波及。因此,应急救援工作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大力开展提升应急救援工作能力建设。

2从天津港 “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应吸取的教训

2.1情况简介

2015年8月12日晚22时51分46秒,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被称作“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该次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特别巨大的损失,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共造成165人遇难(其中消防人员99人),8人失踪(其中消防人员5人),798人受伤住院治疗;房屋受损的居民17000多户,商户779家;受损车辆超过2.2万辆〔1〕。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人民币,其他损失尚需最终核定,隐性影响难估,保险损失总额或达33亿美元,创保险史新高,使其成为中国近年来代价最高的灾难事件〔2〕。

2.2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立即做出批示,并要求督促各地强化责任,切实把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

国务委员王勇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吸取天津港“8·12” 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3火灾爆炸危害和原因探析

2.3.1火灾爆炸产生的危害

爆炸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图1),爆炸喷发的火球引发周边多家企业发生二次爆炸。在距离爆炸中心10km范围内均有震感,抬头可见蘑菇云(图2)。3km以上的诸多建筑物表层都在爆轰波的作用下遭到严重毁坏,距离爆炸中心1km处的玻璃碎片甚至还能侵彻入水泥墙(图3),破坏范围等同于武器爆炸产生的毁伤半径(图4)〔3〕。

图1 爆炸现场的火光冲天Fig.1 The towering flames of the explosion scene

图2 爆炸时可见蘑菇云Fig.2 Mushroom cloud made by the explosion

图3 现场破坏情况及墙上插的玻璃片Fig.3 The site damage and glass sheet inserted in the wall

图4 爆炸点附近烧毁的新轿车Fig.4 The burnt new cars nearby the explosion site

2.3.2爆炸原因探析

首先应该说明,爆炸原因的探析需要掌握大量的调查资料,据理推断才能得出合理结果。但是,由于笔者未能到达现场,没有获得第一手资料,只是根据有关资料和笔者的经验分析进行推理,因此探析结果仅供读者参考。

(1)探析的基本依据

事发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仓储业务的商品类别有(按照《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分类方法):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氩气、压缩天然气等);第3类:易燃液体(甲乙酮、乙酸乙酯等);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硫磺、硝化纤维素、电石、硅钙合金等);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硝酸钾、硝酸钠等);第6类:毒害品(氰化钠、甲苯二异氰酸酯等);第8类:腐蚀品和杂类(甲酸、磷酸、甲基磺酸、烧碱、硫化碱等)。

据现场救援指挥部掌握的情况,现场发现的危险品约有40个品种,数量总计3 000t左右,其中硝酸铵800t,硝酸钾500t,金属钠和金属镁500t左右,氰化物700t。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剧毒物品氰化物的临界储存量为50t,出现700t氰化物集中堆放的情况远超规定值。由此推断,其他危险品出现超量堆放的可能性比较大。

爆炸核心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坑,有近1万m2。据了解,该水坑区域正是硝酸铵、硝酸钾存放区域。也就是说,爆炸中心点正好存放着800t硝酸铵和500t的硝酸钾。如此多的爆炸性物质即使部分发生爆炸,其威力也是相当大的,更不可想象全部爆炸的情况了。事实上,现场发生了多次爆炸,而不是一次性爆炸。

据了解,发生爆炸的区域是码头的货物堆放场,而非各类物品有着严格堆放间隔的仓库。据此推断,安全条件不达标和野蛮装卸可能是这次火灾和爆炸事故形成的直接原因。

(2)简要探析

根据已公布的事发公司仓储货物资料和开始燃烧继而爆炸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燃爆起点不是硝酸铵、硝酸钾(钠)等存放处。因为这些物质虽然可以被引爆,但不易自燃。再者,金属纳(镁)虽是易燃物质,但在存储运输过程中,要用石蜡等熔铸保护,即使野蛮装卸也不易暴露于空气之中,且一旦暴露会立即燃烧,没有缓冲时间,也不应当是开始燃烧的物质。至于硝化纤维素等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是用容器包装的,不与空气接触,是难以引起燃烧的。但一旦经叉车等装卸工具野蛮堆放时,就有可能将其容器碰破,使其渗漏出来。从而在空气中引起自燃,在堆放处引燃大火,继而引发这次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应该说,这仅仅是推理探析,只能提供一点思路。一切应以正式公布的“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结果为准。

2.4应当吸取的教训

(1)关于货物的堆放和仓储

堆放场不能等同于仓库,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仓储活动,同时加强危险化学品堆放场或中转站的安全管理,避免野蛮装卸。

首先是堆放场和仓库的选址问题。应当远离工业园区、办公区、生活区、重要建筑、基础设施、历史文物、旅游景点等地点,根据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危险性等,严格按照安全距离要求,选择安全条件好的地点建立堆放场或仓库。天津爆炸点周边建筑物分布如图5所示〔3〕,爆炸点距离周边建筑物、住宅区和商业活动区都比较近,这就大大增加了爆炸事故的破坏程度〔4-8〕。

其次,堆放场地和仓库的建设也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在内部安全距离、安全设施和保障条件等方面一定要落实到位。

图5 爆炸点周边环境图Fig.5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explosion site

(2)关于多品种经营

由于化学性质差异,多品种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堆放、仓储和流通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应格外加强管理,制定规范措施。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的不同性质,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尤其注意不同化学品的相容性和危害扩大效应。

据了解,瑞海公司“经营”的危化品分别储存在仓库的“重箱区”、“运抵库”、“中转仓库”、“危化品库1”和“危化品库2”。 但这几个区域危化品的堆放次序比较混乱。“运抵库”存放着硝酸铵、硝酸钾、氰化钠、对苯二胺、二甲基苯胺;“重箱区”存放着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钛、甲酸、乙酸、氢碘酸、甲基磺酸、电石等;“中转仓库”存放着硫氢化钠、硫化钠、氢氧化钠、马来酸酐、氢碘酸;“危化品1号仓库”存放着硝酸钾、硝酸钠、硅化钙、油漆;“危化品2号仓库”存放着硫化钠、甲基磺酸、氰基乙酸、十二烷基苯磺酸。此外,旁边还放置10t火柴和94t硅化钙。这一布局明显违规,因为按照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4类和5类危险化学品不能堆放在一起。

(3)关于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

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不能陷于喊口号、走过场的“泥潭”之中,之所以说是“泥潭”,是由于不管是喊口号还是走过场,都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甚至是舒舒服服中麻痹大意而不能自拔,对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视而不见,从而越陷越深。

据了解,瑞海公司的安全文化方针是“更科学、更严谨、更规范,对生命负责”,安全标语是“金钱再好,没有生命美好,时间再紧,没有安全要紧”、“安全不是万能的,没有安全却是万万不能的”等。这些口号说得是句句在理,谁听到都会动心,甚至动容。可恰恰是这样的公司出了这么大的安全事故,不能不说这是个天大的笑话。

据报道〔9〕,堆放场的安全通道、消防通道等,于2014年4月刚刚接受了交港局安监处的检查。涉事企业官网信息显示,自2013年起,该企业除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进行了重大危险源火灾应急预案演练,安全月宣传工作之外,还多次接受有关部门检查。就在爆炸之前数日,天津高层与滨海新区等危化品重点地区负责人还谈了心。但还是没能及时发现涉事企业的重大安全隐患和违规行为,从而阻止爆炸事故的发生。现在看来,这些检查工作只是走了过场。这件事告诫人们,安全检查走不得过场,安全隐患糊弄不得,不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4)关于人员培训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作业。

报道称〔10〕,瑞海公司的装卸工人对外坦言,这个岗位的工人此前没有经过危化品培训,也未取得从业资格证。有记者从瑞海受伤员工处了解到,他上岗操作时的防护措施只有一顶安全帽。危险化学品是特殊物质,操作人员只有充分了解其性质和安全注意事项,才能减少盲目操作或误操作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但现实情况表明,涉事公司并没有落实相关规定〔11〕。

(5)关于应急救援

这次应急救援过程中大量消防人员伤亡,令人十分痛惜,造成这个结果与现场发生多次爆炸有直接关系。

现场存放的数种化学品的活性很强,遇湿遇水容易发热并爆炸。用水不仅扑灭不了火灾,甚至还会助长火势并引起爆炸,例如电石等物质遇水会发热或剧烈爆炸。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用沙土覆盖隔绝燃烧环境。因此,在现场救援时,先弄清楚着火的物质是什么最重要,然后采取相应的有效扑救措施,不然救援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但是,由于天津爆炸的现场情况复杂,形势危急,为了尽快扑灭火灾,缩小危害范围,我们可敬的消防人员只能选择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最终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代价。

单个品种危化品的燃烧爆炸的扑救,已非易事,在化学品的种类、数量远超规定,具体位置不明的情况下,现场应急救援难度可想而知。而且,除了现场情况复杂之外,不同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品燃烧爆炸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会产生次生灾害,均大大增加了现场救援工作的难度〔12-13〕。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的应对措施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法规、文件、标准、规范等已经比较全面,其中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对危化品的商业行为进行了全面而详实的规范〔14-18〕。

但从天津港“8·12” 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来看,这些法规并未得到严格有效的贯彻落实。恰恰相反,出现的是严重违规现象,最终酿成大祸。由此推知,国内部分危险化学品企业在落实安全管理法规时,往往会出于短期利益考虑,抱着侥幸心理,通过各种手段使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流于形式或大打折扣,并千方百计地脱离安全监管,最终将自身、周边单位和人员置于安全风险之中。

鉴于上述基本情况,当务之急已经不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而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已经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尤其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加强安全监管,对危险化学品、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等,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动态监控。基于此认识,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3.1在国家层面,建立危险化学品管控与应急体系

(1)着力开展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夯实安全管控的技术基础,提高技术含量和水平。

从体系建设出发,紧紧围绕危险化学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机制、危化品检测与快速探测机理、复杂环境防护与控制、海量数据的快速采集、运算与传输、事故高效应急与处置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与危险化学品探测、溯源、监控、处置相关的理论、方法、技术、标准、规范、装备等研究。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特性和危险化学品控制与应急的共性科学技术,构建所需的科学技术体系。提升检验监测和应急的技术与装备水平。

(2)应用大数据、 云计算、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覆盖的管控与应急信息平台,全天候精确把控危险化学品状态(如数量、所处环境、流转情况等),及时应对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从而消除隐患,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为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安全生产法、建设国家安全体系、发展国民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增强我国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领域的创新能力、提升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的管控与应急水平。

(3)通过体系建设,完善危险化学品控制与应急相关的制度,以规范我国相关领域的行为、活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危险化学品管控与应急体系。

(4)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和很强实践能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造就一支专业齐全、技术过硬、国际领先的危险化学品管控与应急队伍,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2针对爆炸物品安全监管问题,建立示踪溯源立体化防控体系

关于危化品的流向登记和管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都有明文规定,其中以《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最为明确。事实上,我国在民爆物品流向管控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初步实现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但是,面对爆炸事故多发、社会治安形势复杂、反恐形势严峻的现状,我国民爆物品安全管理总体上还无法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要求,距离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迫切需要采用系统思维和先进技术手段建立民爆物品示踪溯源立体化防控体系,大力提升我国民爆物品的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严密的民爆物品安全防控网络,以有效遏制爆炸事故、防控爆炸案件和恐怖袭击。

(1)危爆物品示踪溯源立体化防控体系的技术基础

危爆物品化学示踪技术是由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新技术(2013年通过公安部鉴定、验收)。该技术实现了对危爆物品的本体标识,可一体化解决危爆物品的示踪、溯源(包括炸前与炸后溯源)、安检、打非等问题;可将源源不断生产的无限数量的危爆物品,用不同示踪编码分割成有限数量,有限数量+“身份编码”在根本上降低管理难度的同时,实现对同一示踪编码危爆物品的宏观管控;与此同时,绑定危爆物品包装信息可实现整体与个体、本体与包装、炸前与炸后相统一的全程流向管控。因此,基于化学示踪技术建立危爆物品示踪溯源立体化防控体系,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2)危爆物品示踪溯源立体化防控体系的建设目标

以服务于大局稳定、服务于社会民生、服务于行业发展为宗旨,以建立动态监控实时预警机制为重点,遵循统一、协调、规范、高效的基本原则,将危爆物品的生产、销售、运输、储存、使用,以及安全管理、流向跟踪、安检排爆、打非治违、应急救援、案件侦察、事故调查等所有涉爆领域和环节有机衔接起来,形成源头控制、过程跟踪、全程管控、溯源追责的综合治理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

(3)危爆物品示踪溯源立体化防控体系的建设内容

以危爆物品化学示踪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抓手,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通过构建危爆物品示踪溯源安监物联网,实时采集危爆物品各有关信息,按照各信息之间实际发生的关联关系依次与示踪编码进行绑定,实时跟踪危爆物品流向,监测危爆物品状态,建设全国统一的危爆物品全生命周期大数据。

实际上,除了危爆物品之外,其他危化品也迫切需要引入互联网思维,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参照危爆物品示踪溯源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模式,分门别类地建立各具特色又相辅相成互联互通的立体防控体系。实现全流程实时在线监控,即:政府监管平台的信息流(线上)与实际流通的物理流(线下)之间的同步对应和关联,不仅政府部门能够实时掌握各种数据、信息和实际流通情况,还可建立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和先进、高效、科学的全流程安全监管体系,实时监控各类危化品的流向、流量、储存、使用等各种情况。在危化品从生到灭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快速查询其历史轨迹、分布状况和各种动态、静态信息,在每个环节中都能够溯源追责。从而大幅提升管理效果和效率,并有效防范安全事故、降低管理成本,成为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法规、制度、标准等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必要且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助力快速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

3.3开发应用针对危化品救援的远程灭火系统

由于剧毒、易燃易爆等危化物品发生火灾爆炸时,对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不适宜近体救火救援,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和使用远程灭火系统,远距离投送灭火材料进行灭火。图6为一个远程灭火系统示意图。远程灭火系统主要包括指挥通讯工具、无人侦察机、发射系统、远程灭火弹等几个部分,也可将其集成在一个可以牵引移动的箱体货车中。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特性的危化品,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数据库,为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保障。

图6 应急救援远程灭火系统示意图Fig.6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remote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of emergency rescue

4结 论

顾名思义,危险化学品就是具有危险特征的一类化学品,危险性存在于其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因此,要想有效预防和控制危化品的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就必须采取系统思维建立全方位的立体化防控体系,采用“互联网+”模式,通过信息的高效采集、运算与利用,实现实时动态监控和有效监管。

建设各类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大数据,不仅有利于危化物品的安全监控,实现实时动态监控和预警,还可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准确信息,协同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援方案。根据各类危化品的危险特性有针对性地研究应急救援办法,研究完善远程灭火系统,丰富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应急救援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天津公布爆炸伤亡人数:165人遇难8人失联[EB/OL]. (2015-09-14)[2015-12-18]. http://news.hsw.cn/system/2015/0914/303398.shtml.

〔2〕 天津爆炸直接经济损失或达700亿隐性影响难估[EB/OL]. (2015-09-01)[2015-12-18]. http://news.china.com/focus/tjgbz/11173334/20150901/20307522.html.

〔3〕 天津港大爆炸五大追问[EB/OL]. (2015-08-13)[2015-12-18]. http://mt.sohu.com/20150813/n418787768.shtml.

〔4〕 宋占兵. 基于潜在生命损失的危险化学品仓储区规划选址和安全布局方法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1):37-43.

SONG Zhan-bing. Study on potential life loss based site planning and safety layout methods of storage area for dangerous chemicals[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9(11):37-43.

〔5〕 梁雪,刘骥,高建明,等. 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距离探讨[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1):87-93.

LIANG Xue,LIU Ji,GAO Jian-ming, et al. The situation of safety distance on dangerous chemical and its indications[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4(1):87-93.

〔6〕 高建明,刘骥,梁雪,等. 因安全距离问题引发的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4):60-66.

GAO Jian-ming, LIU Ji, LIANG Xue. Analysis of typical chemical incidents by safety distance question[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4):60-66.

〔7〕 师立晨. 危险化学品企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7(4):57-65.

SHI Li-chen. Problem presented in regulatory practice of external safety protection distance for dangerous chemical enterprises and there countermeasure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4):57-65.

〔8〕 周薇,钱瑜,李林子,等. 基于环境风险后果评价的危险化学品码头选址[J]. 环境保护科学,2012,38(5):59-65.

ZHOU Wei, QIAN Yu, LI Lin-zi, et al.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 consequence assessment in site selection of hazardous chemicai wharfs[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2012,38(5):59-65.

〔9〕 十问天津港大爆炸[EB/OL]. (2015-08-14)[2015-12-18]. http://hangzhou.zjol.com.cn/system/2015/08/14/020786289.shtml.

〔10〕 瑞海公司“埋雷”:300多吨金属钠成现场最大隐患“员工防护就靠一顶安全帽”[EB/OL]. (2015-08-20) [2015-12-18]. http://www.chinatimes.cc/article/50257.html.

〔11〕 庞建军. 危险化学品产业聚集区火灾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39(11):42-45.

PANG Jian-jun.Research on fire risk analysis and measures in dangerous chemicals industry oluster districts[J].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3,39(11):42-45.

〔12〕 卜全民,童星.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3,39(12):73-76.

BU Quan-min, TONG Xin. Study on safe storage of dangerous chemicals[J]. 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3,39(12):73-76.

〔13〕 胡景伟,赵丹. 浅谈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管理措施[J]. 管理观察(电子版),2014,4(28).

HU Jing-wei, ZHAO Dan.Discussion 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storage of dangerous chemicals[J]. Digest of Management Science(electronic edition),2014,4(28).

〔14〕 胡玉华,胡旦平,蒋建平. 探索建立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系统对策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质量,2014(12):23-25.

HU Yu-hua, HU Dan-ping, JIANG Jian-ping.Research on the counter measures of establish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dangerous chemicals in China[J].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Standard and Quality,2014(12):23-25.

〔15〕 郭帅,郭宗舟,石燕燕,等. GHS背景下危险化学品登记数据的应用[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2):130-134.

GUO Shuai, GUO Zong-zhou, SHI Yan-yan, et al. Applications of hazardous chemicals registration data under the GHS background[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9(2):130-134.

〔16〕 尤秋菊,朱伟. 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监控现状与技术选择[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9(2):159-163.

YOU Qiu-ju,ZHU Wei.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chnology selection of supervision and monitoring on safety production of dangerous chemicals in Beijing[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9(2):159-163.

〔17〕 刘欣. 探讨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0).

LIU Xin. Discussion 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dangerous chemicals at home and abroad[J].Urban Construction Theory Research(electronic edition),2015,5(20).

〔18〕 张丽.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6):93-98.

ZHANG Li. Discussio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dangerous chemical from the correlative problems of dangerous chemical registration[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3(6):93-98.

The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emergency rescue of the dangerous chemicals

WANG Xu-guang1,2, WANG Yin-jun2

(1. China Society of Explosives and Blasting, Beijing 100070;2. Beijing 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Metallurgy, Beijing 100160)

ABSTRACT:Hazard is the natural feature of dangerous chemicals, and safety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the dangerous chemicals. Every safety accident of dangerous chemicals is caused by its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its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occasionality usually includes inevitability.Based on fully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ing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ngerous chemicals, setting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reasonably to make the dangerous chemicals always in a controllable security state and getting preparation for safety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rescue well were the fundamental method of safeguards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must be carried on with systematic thinking to ensure safety. A national unified and all-weather real-time 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advance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 model. At the same time of standardizing management and nipping in the bud by the system, the accurate information and reasonable rescue plans are offered for the emergency rescue work.

KEY WORDS:Dangerous chemicals; Accident;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Emergency rescue

文章编号:1006-7051(2016)02-0001-07

收稿日期:2015-12-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04005);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2016-XZ-09)

作者简介:汪旭光(1939-),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工业炸药、工程爆破、爆炸物示踪安检技术等研究工作。通讯作者:王尹军(1976-),男,高工,主要从事工业炸药、工程爆破和爆炸物品示踪安检技术研究。E-mail: yjwang0281@163.com

中图分类号:TD235; TQ08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051.2016.02.001

猜你喜欢
安全管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
基于堡垒机技术的运维安全管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智能综合管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软件工程(2016年11期)2017-01-17 19:34:41
对当前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的几点思考
珠江水运(2016年26期)2017-01-16 17:35:24
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
配网施工中的安全管控策略研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6:46:30
电力配网施工作业的安全管控实践
人防通信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浅谈工程安全评价中引入安全监测的现实意义
科技视界(2016年6期)2016-07-12 08:30:49
关于提升武警部队应急救援行动中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