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湉
CysC水平检测在短暂性脑缺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章 湉
目的 探讨CysC水平检测在短暂性脑缺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A组,另随机抽取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B组。检测2组的空腹静脉血CysC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对A组患者行头CTA检查判断血管狭窄情况(分为狭窄和未狭窄)及ABCD2评分评价危险程度(分为高危、中危、低危),分析二者与Cys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组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中,血管狭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血管未狭窄患者(P<0.05);中危组患者的CysC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而高危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的和低危组(P<0.05)。结论 血清CysC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血管狭窄程度、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有密切关系,在短暂性脑缺血疾病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CysC;TIA;疾病诊断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由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心脏疾病异常等诸多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频发TIA转化为脑梗死的风险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胱抑素C(CysC)、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是否有相关性报道还甚少。本研究探讨CysC水平检测在T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2例TIA患者作为A组,另随机抽取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B组。A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6.8±5.3)岁;所有患者头颅MRI均无梗死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症状持续均在30 min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TIA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B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57.1±6.1)岁,均为健康体检者。2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2组受试者均在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将其进行5 min的3000 r/min离心,储存于-80℃冰箱待检。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所有标本检测其血清CysC水平,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对A组TIA患者均从肘静脉注射碘佛醇100 mL+氯化钠250 mL,利用西门子64排CT机从患者头部主动脉弓水平至颅顶进行三维重建扫描完成头颅CTA检查,根据是否存在血管狭窄分为血管狭窄组与血管未狭窄组。
1.3 评价标准 检测2组的空腹静脉血CysC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对A组患者行头CTA检查判断血管狭窄情况及ABCD2评分评价危险程度,评价具体标准参考文献[4]中ABCD2评分标准执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全部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为正态分布,且方差齐者(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者(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采用U/ F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2组一般资料与血清CysC水平的比较(s)
表1 2组一般资料与血清CysC水平的比较(s)
?
2.1 2组一般资料与血清CysC水平的比较 A组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见表1。
2.2 不同情况患者血清CysC水平的比较 A组中,血管狭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血管未狭窄患者(P<0.05);中危组患者的CysC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而高危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的和低危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情况患者血清CysC水平的比较(s)
表2 不同情况患者血清CysC水平的比较(s)
?
CysC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已有研究证明其血清水平的升高是导致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可能TIA与脑梗死有相似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所有的有核细胞均能稳定产生CysC,它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其主要功能是对内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保护细胞免受不适当的外源性或内源性蛋白酶水解。血清CysC水平与脑血管狭窄程度及其对TIA的发生发展是否有密切关系、能否作为判断预测TIA后发生脑卒中的高危患者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1)TIA患者组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体检健康者组(P<0.05),这一结果与巴庆华等[5]、孔维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TIA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较正常健康人而言有明显增高,提示血清CysC水平升高从某种程度上与TIA的发生有密切联系。(2)TIA患者组中,头CTA检查血管狭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血管未狭窄患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潘云志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TIA患者出现的血管狭窄与血清CysC水平有相关性,可见血清CysC水平对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作用。(3)TIA患者组中,ABCD2评分中危组患者的CysC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而高危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的和低危组(P<0.05),这一结果与陈武松[8]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发生脑卒中风险越高者其血清CysC水平越高,二者有相关性,可见血清CysC水平对脑卒中风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中CysC水平的升高考虑可能是由于TIA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引起平滑肌细胞分泌组织蛋白酶,导致其抑制物CysC表达的上调;缺血性脑血管病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机制紊乱,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变化,减少了肾血流量,降低了CysC在肾小球的滤过率,从而减少了CysC的排除,血清CysC水平上升;此外,TIA患者的脑脊液CysC水平很高,发生引起血脑屏障受损,使脑脊液中的CysC进入血液,使血清CysC升高。CysC参与了许多血栓性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是一种理想的反应 GFR变化的内源性标记物,参与了TIA的一系列病理过程。本研究结果提示血清CysC水平对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以及脑卒中风的发生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是一种预测疾病严重程度且易于监控的指标。
综上所述,血清CysC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血管狭窄程度、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有密切关系,在TIA诊断中有重要的
应用价值。
[1] 张舸.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7):19-20.
[2] Saeeo RL.Risk factors for TIA and TIA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J]. Neuorlogy,2004,62:7-11.
[3] 丁立东,徐运,茆华武,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 2评分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 14(11):1179-1181.
[4] 李智慧,于海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卒中发生率及颅内血管狭窄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8):3-5.
[5] 巴庆华,滕军放,赵莘瑜,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Hcy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5):751-753.
[6] 孔维,康永刚,赵锦华,等.血清胱抑素C、C反应蛋白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11-13.
[7] 潘云志,刘宏斌,陈丽莉,等.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3,47(1):82-84.
[8] 陈武松.血清胱抑素C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5):32-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5.008
江西 330009 南昌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章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