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江 王湘军
眶颧颞下入路小脑幕前切迹解剖学研究
何祖江 王湘军
目的 探析眶颧颞下入路小脑幕前切迹解剖学。方法 抽选使用福尔马林进行浸泡固定的10例头颅湿性标本,分为2组,分别实施传统颞下入路与眶颧颞下入路,对比2组标本的小脑幕前的暴露情况。结果 以基底动脉分叉为视野顶点,眶颧颞下入路的视野增加(29.4±7.1)°,传统颞下入路(17.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神经—颈内动脉复合体为视野顶点,眶颧颞下入路的视野增加(20.4±3.4)°,传统颞下入路(11.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大脑后动脉视野顶点状态下,传统颞下入路分别为(9.0±3.2)°,眶颧颞下入路分别为(16.5±4.1)°,眶颧颞下入路的视野增加显著高于传统颞下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眶颧颞下入路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能够明显增加视野,减轻对患者脑组织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眶颧颞下入路;小脑幕前切迹;解剖学
岩斜区肿瘤[1]位置极为特殊,与脑干之间距离较短,涉及到患者的重要神经血管,在临床治疗中,肿瘤全切难度较高,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属于颅底外科临床治疗中的难题,且手术入路多样化,例如乙状窦前入路、颞下经硬膜外入路等[2]。本研究随机选取10例头颅湿性标本,均通过10%的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分为2组,实施不同入路形式,以探究眶颧颞下入路小脑幕前切迹解剖学,现将探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抽取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使用福尔马林进行浸泡固定的10例头颅湿性标本,头颅标本均不存在外伤、手术痕迹以及畸形等,颅内未发现异常。分别通过红—蓝乳胶进行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颈内静脉的灌注。10例标本分为2组:传统颞下入路组与眶颧颞下入路组,其中传统颞下入路组中男4例,女1例,年龄30~67岁,平均(48.2±5.2)岁,包括2例蝶骨嵴脑膜瘤,1例鞍旁脑膜瘤,1例鞍旁—脚间窝巨大脑膜瘤,1例海绵窦脑膜瘤;眶颧颞下入路组,男3例,女2例,年龄35~70岁,平均(50.3±6.7)岁,包括1例蝶骨嵴脑膜瘤,2例鞍旁脑膜瘤,1例岩尖—桥小脑角区三叉神经鞘瘤,1例海绵窦脑膜瘤;分析对比2组标本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设备 使用型号为Zeiss的手术显微镜(Carl-Zeiss公司提供)及其配套显微手术器械;型号为TJ-Ⅱ的蛇牌手术头架;两脚规、游标卡尺、磨铣机、常规开颅手术器械以及1200万像素的尼康数码相机。
1.2.2 方法 标本备皮,并在冲洗干净后,利用75%酒精进行浸泡2周,并加入氨水或是软化剂,以消除福尔马林气味,还原标本的脑组织与皮肤色泽。头颅标本按照颞下入路体位固定于手术操作台中,且所有标本位置一致,以进行传统颞下入路与眶颧颞下入路。
(1)传统颞下入路:从标本颧弓上缘位置垂直向上一直到距离矢状缝中线位置4~5cm处,向后弯,一直到顶结节,并到达乳突,沿此线,切开帽状腱膜、肌肉、皮肤、筋膜、骨膜等,并将颅骨去除,切开硬膜,逐层进行神经、血管、脑组织的分离。
(2)眶颧颞下入路:标本固定于固定器中,并略向下倾斜20°左右,同时30°~45°的对侧旋转,以保证颧突与眶上缘在最高点位置,从与标本耳前颧弓根0.5mm处开始,沿耳前向上,顺着发际线,穿过中线2~3cm,切忌勿对腮腺导管产生损伤,并对面神经分支进行保护,皮切口需与耳软骨尽量紧贴,解剖腮腺,并将其与皮瓣附着,分离颞浅筋膜与颞深筋膜,以保证标本颧弓、额骨颧突、颧突、颧骨额突等的暴露度,皮瓣向前翻。眶骨膜通过神经剥离子进行分离,在患者眶上缘内的1/3位置找寻眶上孔或是眶上切迹。并利用显微磨钻磨开标本眶上孔,并保护眶上位置的静动脉。对标本颞肌进行逆行分离,并翻向下方。在标本颅骨位置进行钻孔,以充分暴露眶顶与眶骨膜。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标本的小脑幕前切迹区域存在的差异,并进行详细记录与对比分析。分量脑组织在最小牵拉状态下的视野角度。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5.0软件录入分析统计本文数据资料,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不满足的则通过平均值进行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本次探究中,以基底动脉分叉、神经—颈内动脉复合体以及大脑后动脉等用作视野定点,观察标本小脑幕切迹的暴露度,以降低影响测量结果。
2.1 不同入路影响的基底动脉分叉视野差异 眶颧颞下入路的视野增加显著高于传统颞下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8,P<0.05)。见表1。
表1 不同入路影响的基底动脉分叉视野差异(n=5)
2.2 不同入路影响的神经—颈内动脉复合体视野差异 眶颧颞下入路的视野增加显著高于传统颞下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4,P<0.05)。见表2。
表2 不同入路影响的神经—颈内动脉复合体视野差异(n=5)
2.3 不同入路影响的大脑后动脉视野差异 眶颧颞下入路的视野增加明显高于传统颞下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1,P<0.05)。见表3。
表3 不同入路影响的大脑后动脉视野差异(n=5)
颞下入路属于神经外科医生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入路[3-4],不仅能够有效暴露患者的海绵窦外侧部[5],而且能够显示患者小脑幕与视交叉后部的中切迹,因而使用范围极为广泛。颞下入路的使用操作极为简便,有利于患者环池[6]的暴露,为患者脑干腹侧于视交叉后部的观察提供方便。
眶颧颞下入路能够明显增加基底动脉分叉、神经—颈内动脉复合体以及大脑后动脉等的视野,清晰显示颅底结构,开阔医生手术视野,展示解剖关系。且眶颧颞下入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受到的脑牵拉,避免对患者脑组织血流情况造成很大影响[7]。颅底骨质切除或是妨碍部分切除后,会在颅底形成空间较大的地方,能够缩短患者手术的路径,可在不牵拉的情况下切除肿瘤。或者是将患者海绵窦直接显露,利用侧壁入窦将患者肿瘤切除。眶颧颞下入路不仅能够保证患者手术视野的开阔性,而且能够显露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可在直视状态下观察患者的颅底结构。手术视野平面较低,能够避免牵拉脑组织,减少患者脑组织受到的损伤。
手术操作过程中,需抵达患者小脑幕、磨除患者岩骨嵴,眶颧颞下入路的使用除了能够增加视野,减少牵拉外,还能够有效缩短暴露距离[8],促使岩尖、鞍区等区域变得前线,有利于显微手术的进行。
本研究选择本院的10例头颅标本,分成2组,给予不同颞下入路,以基底动脉分叉、神经—颈内动脉复合体、大脑后动脉为视野顶点,眶颧颞下入路的视野增加均显著高于传统颞下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激扬等人[9]的探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眶颧颞下入路在基底动脉瘤或是巨大型动脉瘤的切除中较为适用,不仅能够明显增加主治医生的手术视野,而且能够扩大基底动脉的区域,更为清晰的显示病变区域,为颞窝深部病变、复杂的后循环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多种手术方式的选择,但是其影响的颞下颌关节功能还需进一步进行探究。
[1] 邵雪非,王良伟,陶进等.颞下微骨窗入路的显微解剖[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4):360-363.
[2] 周玥,徐旭东.一例经右额颞眶颧入路颅眶沟通脑膜瘤切除术护理[J].天津护理,2013,21(2):163.
[3] 陈鹏,刘冰,张海钟,等.耳颞切口联合下睑缘切口治疗颧眶复合体骨折[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12(4):247-249.
[4] 刘志强,董伟,崔志强,等.额-颞-眶-颧硬膜内外联合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疗效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2):58-59.
[5] 韩志光.经额颞眶颧入路颅眶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
[6] 陈永汉,白锡波,田耀辉,等.经颞下入路对基底动脉顶端区域显微解剖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1(2):145-148.
[7] 廖立科,潘献彬.眶颧额颞下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跨前中颅底肿瘤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2):2,4.
[8] 张梦迪,王冀耕,何明达,等.颧弓骨膜上入路面中部模拟手术损伤情况的解剖学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22(4):218-221.
[9] 张激扬,吴安华.改良眶颧入路的临床应用[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10(1):31-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08
湖南 425100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系人体解剖教研室(何祖江 王湘军)
何祖江 E-mail:zujiangji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