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孙卫赤 青木 本报特约记者 丁雨晴 卢昊
奥兰多屠杀事件令美国人震惊,反恐、控枪和同性恋权益迅速成为焦点话题,与此同时,枪手的身份背景也将一个少数族裔群体推上前台——有美国媒体称,阿富汗移民担心自己社区受到影响。据统计,有约10万-30万阿富汗人生活在美国。尽管阿富汗人群体受到的关注并不多,但他们的社区常同其他穆斯林社区一起被提及。海外阿富汗人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离散群体之一,几十年的战乱迫使无数人逃离家园。最近两年令欧洲受到冲击的难民潮中,阿富汗人的人数排名靠前。“阿富汗人从未像现在这样不顾一切地离开家园”,美国《纽约时报》日前的一篇文章将阿富汗人称作“难民中的难民”,并称“这是(对西方)一种无比刺耳的提醒”。
阿富汗裔美国人的担忧
“这是个人行为,不代表阿富汗文化和伊斯兰法”“一些政客和媒体想利用这场悲剧,制造‘阿富汗恐惧症’,随着他们意识到99%阿裔美国人是正派、诚实和勤劳的公民,这种声音就将消散”“很多阿富汗裔美国人联系我,表达他们对这一懦弱行为的极大愤慨”……在奥兰多屠杀事件发生后,美国一些阿富汗裔社区的领袖,比如弗吉尼亚州的阿裔艺术家和诗人哈米德·纳维德、阿裔外交官扎勒米·哈利勒扎德(曾担任美国驻阿富汗大使)等迅速发声。根据美国当局提供的信息,枪手奥马尔·马丁出生在纽约,居住在佛罗里达州,父母都来自阿富汗。
但阿富汗裔社区仍然很担心。奥马尔·卡塔波是洛杉矶一个专门向离散阿富汗人播放节目的卫星电视频道拥有者,据“美国之音”13日报道,在马丁的身份被当局确认后,卡塔波的电话就响个不停,都是焦虑的阿富汗裔美国人打来的。数小时后,卡塔波不同寻常地加入到频道的家庭秀节目主持中。他表示,他想平息大家的焦虑。
“昨晚,我给我在加州弗莱蒙特的80岁母亲打电话……她不停地念叨枪手的名字‘奥马尔·马丁’”,阿裔美国记者法瑞巴·纳瓦13日写道,“我母亲住在弗莱蒙特市被称作‘小喀布尔’的社区。‘我们将会遭遇什么?警察将挨门挨户搜查我们的家吗?’她问。”
法瑞巴·纳瓦称,他母亲的问题表达出阿富汗裔美国人的恐惧和震惊。“我的社交媒体上充满了来自阿富汗裔美国人的反省和对同性恋群体的道歉。但也充斥着否认和曲解:他只是一匹‘独狼’、一个疯子,阿富汗人甚至没必要承认他的阿富汗裔身份。如果一个白人男子犯下这种罪行,所有美国白人都不需要承担责任。我们为何被迫承担责任?”
这并非阿富汗裔首次卷入恐袭事件。2009年9月,出生于阿富汗的美国人纳吉布拉·扎齐试图用自制炸弹袭击纽约地铁未遂。“有人担心,阿富汗人的名声受到玷污,阿富汗裔社区将受到影响”,“美国之音”援引卡塔波的话称。
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3日报道,特朗普周一呼吁将来自任何有过恐怖主义史的国家的移民列入非法移民行列。他还在当天与希拉里的辩论中提到,在纽约出生的马丁是“阿富汗人,他的父母是移民到美国的阿富汗人”。
值得一提的是,卡塔波所拥有的电视频道正是马丁的父亲老马丁播放自己的节目之处。老马丁在他的频道购买时间播出一个名为《杜兰族长会议》的政治话题节目,老马丁是主持人,他在节目中支持塔利班、谴责巴基斯坦等言论和思想倾向正受到美国媒体审视。
抱怨被贴上“极端”标签
“2001年,我们的社区在9·11之后首次被置于聚光灯下,那时我们大都支持以美国为首的打击塔利班战争。当时的媒体报道表明阿富汗人是受害者而非施害者。15年后,叙事方式发生改变,我们与其他的美国穆斯林社区被混为一谈,通常被打上极端分子和不容忍他人的标签。”法瑞巴·纳瓦写道。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美国的阿富汗裔和美国的其他少数族裔相比确实不同,因为代表着不同的背景、种族和宗教信仰。在美国媒体看来,阿富汗人有着非常复杂的文化,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文化和家庭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家庭义务是第一位的,并延伸到家族。在美国的阿富汗人的优势在于他们对家族和对部落强烈的忠诚感。虽然大家庭的扩展带来财务压力,但他们把忠诚与自己的文化传统捆绑在一起。美国媒体联盟在研究中发现,美国的阿富汗人几乎都在为阿富汗的重建而努力;而阿富汗的学者和政府官员也强调发挥流散在外的阿富汗人的作用。
阿富汗人移民美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那时的阿富汗移民也有来自英属印度的普什图族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少受到良好教育的阿富汗人进入美国。大批阿富汗人进入美国,则是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
美国人口普查局2000年的统计显示,当时阿富汗裔美国人有5.3709万人,2006年有6.5972万人,到2014年增至9.7865万人。和美国其他族裔一样,由于种种原因,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未必能准确反映实际人口情况,有媒体估计称,在美阿富汗人应在30万人以上。
阿富汗裔主要生活在加州、弗吉尼亚州,其中,北弗吉尼亚州有2万多人,旧金山湾区一带有4万多,南加州约1万人。纽约、佐治亚、俄勒冈、得州、佛罗里达也有少部分阿富汗人。
阿裔美国人通常居住在亚裔中产阶层附近,在非亚裔的中上阶层社区,也能发现少部分阿富汗裔。阿富汗人来到美国后,一些人会搬到其他有阿富汗裔社区的城市,但大多会停留在抵达的第一座城市。一些阿富汗裔渐渐脱离公共援助的福利制度,并最终购买房产;还有一些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创建了自己的小企业或加入特许行业。
最新统计发现,一些阿富汗新移民取代希腊人成为曼哈顿地区的商贩,少部分阿富汗裔进入医疗、法律和工程等专业领域;另一部分阿富汗裔成为地产商、旧车经纪人和政府雇员。整体看,阿富汗裔在美国生活得并不差。
一名曾在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工作的中国青年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在华盛顿遇到过许多开优步的阿富汗司机,感觉他们爽朗和善。他说,他曾连续两次坐上同一名阿富汗人的车,对方很健谈,称华盛顿地区有很多同胞。闲聊中得知,这个阿富汗人因通晓英语,被美军雇作翻译,随后来到美国,为五角大楼工作,年薪高达9万美元,合同到期后开始以优步营生。据了解,为帮助替美军工作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国民,美国方面设立了特殊移民签证(SIV)项目。
“阿富汗人,难民中的难民”
“阿富汗人,难民中的难民。”美国《纽约时报》5月30日讲了一段故事:过去10年,阿赫麦德一次又一次尝试前往西方,但每次都被遣返。当阿赫麦德在今年早些时候被土耳其驱逐出境后,他蜗居在喀布尔西部的一座桥下。近来约200名聚集在这里的人,约半数是被迫从国外回来的走投无路者。“没有任何其他地方容得下我”,他说。
阿富汗难民史堪称一部战争史。上世纪70-80年代,随着查希尔王朝的崩溃以及苏联入侵,1988年时,逃往巴基斯坦的阿富汗人约330万;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自然灾害和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又造成大批难民。
阿富汗作家哈勒尔·胡赛尼在名作《追风筝的人》中,讲述了阿富汗主人公阿米尔的故事:他在苏联入侵后随父亲逃亡,最后在美国旧金山定居。他的玩伴、仆人的儿子哈桑留在阿富汗看守老宅。1996年塔利班攻占喀布尔,哈桑及其妻子被当街枪杀。阿米尔几经辗转,找到哈桑的儿子并将其带回美国抚养。这部小说的描述被认为是阿富汗难民痛苦经历的生动写照。
联合国难民署的统计数据显示,30多年来,来自阿富汗的难民在全世界难民数量中居首,直到去年叙利亚难民数量超过阿富汗难民。2001年阿难民数量曾超过380万,此后有所降低,但到2015年秋季又增至约260万人。
德国《明镜》周刊称,去年德国涌入120万难民,首要来源国是叙利亚,其次是阿富汗。90%的阿富汗人逃往巴基斯坦和伊朗,不少人做保安、园丁、家政服务员;很小一部分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人脉,因此逃到欧美国家。这些难民多是阿富汗国内的精英阶层,有些是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或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媒体人士、政府人员等。德国联邦刑警局的一名官员对《环球时报》说,“阿富汗难民的刑事犯罪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可以说是最低的。”
许多阿富汗难民对收留他们的东道国心存感激。“我们已在澳大利亚过上美好生活,拥有一家企业。这是我的国家”,澳《信使邮报》11日援引15年前逃离阿富汗的阿米里的话说,“与生活在战乱国家相比,这是一种奢侈的生活。”
15年前正是美国发起阿富汗战争的年份,这场战争已超越越战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漫长的战争。美国沙龙网站3日称,现在阿富汗国内流离失所者仍在增多,“美国入侵阿富汗15年后,战争的后果仍让该国平民首当其冲。”
在美国,气氛远非和谐。美联社12日以“阿富汗赴美移民激增,99%支持伊斯兰教法”为题称,2001至2013年,美国接收近3万名获得绿卡的阿富汗移民,同期共接收150万穆斯林永久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