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信

2016-06-15 14:06金蕾蕾
前线 2016年5期
关键词:诚信思想建设

金蕾蕾

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说道,巴基斯坦认为“诚信比财富更有用”,中国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两国传统文化理念契合相通。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将诚信与爱国、敬业、友善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更加明确了诚信这一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的建设和个人的发展中处于一个根本和基础的地位。加强诚信教育,树立诚信为本、诚信为重的观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诚”与“信”的辩证法

“诚信”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诚实,守信用”。所谓“诚实”,即人的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为人处世不说谎、不虚伪;所谓“守信用”,即对他人要做到“信”,通过大家共同缔结契约、制定法律来对群体进行共同约束,不食言、不违约,遵守共同的约定。

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与“信”并不是一个合一的概念。“诚”的概念早在先秦《尚书》中就出现了。《尚书·太甲下》中有“神无常享,享于克诚”的记载。此时的“诚”主要指人们对鬼神、祖先的信任。后来“诚”逐渐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孟子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在孟子看来,“诚”不仅是天道本体的最高范畴,而且是做人的规矩和要求。从中国传统思想渊源看,“诚”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教化和价值取向等非正式制度环境中形成,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内在修养的要求,即“内诚于心”。

“信”同样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字形分析,“信”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们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春秋时期经儒家的提倡,“信”也逐渐摆脱了原始宗教的神秘色彩,发展成为纯粹的道德规范。在儒家学说中,“信”是“仁、义、礼、智、信”伦理“五常”的重要内容。孔子曾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认为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丧失了做人的起码资格,是不能在社会中立足的。孟子也认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儒家将“信”作为朋友交往的重要原则。“信”的涵义一般分为两种:其一,“信”为真实;其二,“信”为不欺诈、不虚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的涵义主要是指在市场行为中的信用、信誉和社会交往中的恪守承诺。可见,“信”强调的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和普遍要求,即“外信于人”。

由“诚”和“信”的不同内涵和表现可知,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诚”是内因,“信”是外因;“诚”是修德,“信”是立命;“诚”是自律,“信”是他律。“诚”是“信”的根本、基础,“信”是“诚”的结果、归宿,二者相结合共同组成了诚信的基本含义,即诚实、真实、守信、无妄之义。同时,“诚”与“信”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当“诚”发展到一定程度、扩展到一定范围,“信”便会成为更多社会民众的共同操守,从而进一步促进更高层级、更大范围“诚”的出现,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正如管仲所指出的:“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结也。”管仲强调君王一定要注重诚信,诚信是团结和维系天下人的精神纽带。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讲诚信不仅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更关系到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更是一种行动准则,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内涵及意义

任何社会在长期发展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一个社会的文化道德体系建设。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作为指导当下社会主义文化道德体系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所包含的“诚信”思想与中国传统的诚信思想并不完全相同。前者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者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前者以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现代人际关系为主,后者以协调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社会人际关系为主。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诚信思想必然要更新换代,从传统诚信思想中汲取“营养”,形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内涵。

首先,诚实劳动是诚信思想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承载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时,就强调要“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又一次提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所谓“诚实劳动”就是要求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尊重客观事实,不作假,不投机取巧,不偷奸耍滑。当前,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了利益,疯狂制假掺毒,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问题让人们逐渐对社会诚信失去信心。汉代韩婴曾言:“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待人真诚,即使本来疏远也一定会变得亲密;待人虚伪,即使本来是亲戚也一定会变得疏远。同样的道理,在人与人的劳动关系中,不秉承诚实劳动的宗旨,必然会加剧社会道德滑坡和诚信危机,甚至会给国民经济埋下巨大的隐患。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想真正走向富强,必须依靠诚实劳动,因为诚实劳动是整个社会诚信思想的坚实基础。

其次,恪守承诺是诚信思想的价值依据。重诺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认为承诺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君子不轻诺,做不到就不随便说,只要是答应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都会想方设法办到。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诺的佳话,如“尾生抱柱”、“商鞅立木”、“魏文侯重诺”等。在今天,每一位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员都应该恪守承诺、言行一致。特别是对于共产党员而言,重诺守信、言行一致必须成为每个党员行为操守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引导党员、干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2015年12月28日、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就中央政治局当好“三严三实”表率提出要求时,再次强调“必须对党忠诚,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政治品质优秀,道德情操高尚,脱离一切低级趣味,时时处处以榜样力量感召干部群众”。从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要想“取信于民”,执政者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标准,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让社会诚信的价值标尺真正在人民群众的思想深处树立起来。

最后,诚恳待人是诚信思想的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一项基本课题,就是对“真”、“善”、“美”的诠释,揭示它们的理论意蕴和现实指向,而诚恳待人就是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在社会生活中,待人以诚,则会换得他人真心;与人为善,则自己也会变得快乐;以美的心灵感触世界,则未来都会充满希望。要实现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必须首先从个体的道德建设做起,将道德建设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从个体的道德建设入手,严以律己、诚以待人,才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整个社会和谐、健康的氛围才能逐渐形成。

倡导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党历来重视诚信建设,并把诚信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明礼诚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坚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则强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党的十八大将诚信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加强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倡导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夯实诚信经济基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诚信的基础。针对我国市场信用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今后要“推动建立质量信用征信系统,加快完善12365产品质量投诉举报咨询服务平台,建立质量诚信报告、失信黑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昭告天下”;联合信用惩戒,让“老赖”寸步难行。这些重要举措都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内尽快建立起“市场交易、信义为先”的理念,将市场经济放进诚信经营的框架内,促其健康、有序发展。

完善诚信法律法规,构建制度化诚信体系。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信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失信现象的打击惩处力度,肃清虚假广告、虚假信息等社会生活领域的“流毒”,用法律手段促进和规范社会诚信体制建设,营造良好的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

丰富诚信思想内涵,探索诚信教育新模式。充分挖掘中华传统诚信思想底蕴,用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诚信思想内涵。多宣传先进典型,让人们感知诚信的重要性、不诚信的危害性,自觉地诚信做事,使诚实守信成为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学校要将诚信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创新诚信教育模式。借助广播、校报等多种方式宣传引导,让学生充分感受诚信的力量;建立诚信档案,建立师生间、学生间的互评机制等,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规范学生的行为,让诚信真正入脑入心,成为广大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韩非子曾言:“小信诚则大信立。”诚信不仅关系到经济领域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还关系到社会领域的诚实、公正问题。加强诚信建设,于国于民至关重要。每个公民要从今时今日做起,将“诚信”刻在心底、落实在行动中,“信”立天下,“诚”就未来。

猜你喜欢
诚信思想建设
寒露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阿吾(一首)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