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刚
坚强内固定技术应用在口腔颌面外科的效果研究
邱华刚
新疆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目的 探讨在口腔颌面外科应用坚强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颌骨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为施行坚强内固定的患者,常规组为施行常规颌间固定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口臭发生率显著少于对常规组患者,术后咬合关系紊乱发生率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常规组,以上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坚强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治疗颌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口腔功能恢复快、骨折复位准确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坚强内固定;口腔颌面外科;颌骨骨折
近年来,随着交通意外、生活事故、打架斗殴等创伤性意外事件的上升,颌骨骨折在口腔颌面外科已成为常见病,尤其是位于面下1/3的下颌骨,因其位置较突出,容易受到外力的打击致伤[1]。由于颌骨血运丰富等特殊的临床特点,发生骨折后具有较快愈合的能力,如不及时治疗极易造成患者的颌面部畸形或咬合关系紊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目前多采取早期的积极手术治疗,早年传统治疗手段为采用颌间拴丝结扎固定、骨折处切开不锈钢丝内固定等方法处理,但存在进食困难、结扎不稳定等缺点[2],由于不能保持颌骨长度,对有骨质缺损及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无法建立起正常的咬合关系,从而造成患者颌面部畸形。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坚强内固定技术应用于颌面外科中,由于该技术的损伤小及简便实用等优点,深受患者及医师的欢迎。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颌骨骨折的46例患者资料,常规颌间内固定与坚强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46例患者资料均为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颌骨骨折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为施行坚强内固定的患者,常规组为施行常规颌间固定的患者。其中治疗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18~55岁,平均(33.4±2.6)岁,骨折部位:上颌骨骨折6例,下颌骨骨折17例。常规组男14例,女9例,年龄19~58岁,平均(33.6±2.3)岁,骨折部位:上颌骨骨折5例,下颌骨骨折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两组患者经相关辅助检查后确定无手术禁忌症,通过X线片来确定骨折部位及手术方式。 治疗组:①麻醉:根据患者自身及骨折情况确定使用全麻或局麻,②确定手术入路:患者骨折类型的不同来选择手术入路[3],口内进路适合颊孔区及正中联合部骨折的患者,口外颌下进路适合多部位、下颌角以及髁骨骨折的患者。③实施手术:充分暴露骨折断端,确立好合适的坚强内固定的位置,选取最适合的纯钛夹板,如有需要时可以使用持针器来进行塑形,使其贴合骨折区的骨面。钻孔固定,此时应尽量避开神经血管及牙根,使用钛螺丝钉固定夹板,使骨折断端贴合紧密,固定稳固。钻孔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冷却,以免局部过热灼伤骨组织进而影响钛钉的愈合。④缝合伤口:使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冲洗,对活动性出血点结扎处理,复位软组织、骨膜,将手术切口分层缝合。常规组:施行常规的颌间固定治疗,分别使用金属结扎丝将上下颌相对的几组单个牙进行结扎,将结扎丝上下扭结并拧紧,确保颌间固定的稳定性。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咬合紊乱及术后口臭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资料采用t检测,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χ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均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口臭发生率显著少于对常规组患者(P<0.05),术后咬合关系紊乱发生率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颌骨是支撑人的颜面部的主要框架骨之一,也是维持人的正常咬合关系的主要骨骼之一[4],其结构中的颊孔区、正中联合区、髁颈部及下颌角等均属于薄弱区。当受到外力打击易产生骨折。在治疗颌骨骨折时,常规的颌间固定技术是靠进行上下颌牙齿尖窝的锁结来复位骨折断端,如骨折断端两头复位对合不正确,则亦不能使颌关系得到正常恢复。而长时间的颌间牵引固定也造成患者的颞颌关节的负荷过重,导致患者咀嚼功能减弱[5]。而坚强内固定会形成一个三维固定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折断端的力学环境,使颌骨血供明显恢复[6],并可提供足够的骨间压力,这更符合骨间固定所需的生物力学的要求,提高了骨折愈合的速度。而纯钛板的使用既可使局部保持稳定,又允许有适度的生理性动度,固定较为准确,组织相容性较好,因此坚强内固定技术相较于常规的颌间固定技术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口臭发生率及发生术后咬合关系紊乱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为有效运用坚强内固定技术,使其发挥该技术的优势,操作医师应在术前充分了解手术方案,熟
练掌握整个手术过程,严格遵守坚强内固定技术的操作规范。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及身体情况选择不同长度、型号的钛板、钛钉。总之,坚强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治疗颌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口腔功能恢复快、骨折复位准确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王新, 谢富强, 潘红,等. 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总结[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 23(1):63-66.
[2]郭泽林, 吉星国, 杨琴,等.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12):1864-1865.[3]卢利. 颅颌面坚强内固定(八)髁突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内镜辅助技术[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4, 49(1):56-58.
[4]张飞, 周长友.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 2015(13):58-59.
[5]金艳红.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内固定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7):29-30.
[6]范强. 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3):338-338.